四川一女子睫毛上“住”了6只螨虫,双眼红肿干痒视力模糊
创始人
2025-08-19 08:38:57

  眼睛干痒、红肿、掉睫毛……这不是恐怖片,而是发生在蒲女士身上的真人真事。

  近日,四川德阳57岁的蒲女士终于摆脱了长达两个月的痛苦——她的双眼曾饱受红肿、干痒、分泌物增多与视物模糊的折磨。自行购买使用眼药水无效后,她前往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求诊,竟发现令人震惊的病因:自己一根不到10毫米的睫毛上,最多寄生了6只蠕形螨!

  “蠕形螨感染与生活环境、个人卫生、用眼习惯等有一定关系,与眼表的环境直接相关,眼睛健康状况不佳的患者容易暴发蠕形螨感染,而蠕形螨感染暴发又会加重眼表的炎症。”8月18日,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唐德友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经过8周时间的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目前患者蒲女士的症状已得到显著改善,其眼睛恢复了健康,不再遭受这些看不见的“虫子”的困扰。

  眼睛干痒难忍 视力模糊

  原来是睫毛上的“隐形房客”搞鬼

  57岁的蒲女士两个月前觉得眼睛又红又痒,眼角还有脏脏的分泌物,看东西模糊不清。

  起初曾自行到药店购买眼药水使用,情况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糟糕,于是来到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唐德友在仔细询问蒲女士病史后,为其进行了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发现蒲女士双眼球结膜轻度充血、泪道狭窄、结膜炎、睑板腺功能障碍、睫毛根部可见鳞屑和分泌物。

  随后,唐德友医师为蒲女士进行专科检查,他从蒲女士的左右上下眼睑分别拔取4根睫毛,放入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其一根不到10毫米的睫毛上居然寄生了6只蠕形螨,结合其病史及相关症状表现,唐德友医师诊断蒲女士为蠕形螨性睑缘炎。

  ▲光学显微镜下,从蒲女士眼部提取的睫毛上住着螨虫(箭头所指)。

  “生活环境、个人卫生、用眼习惯等很多诱因均是蠕形螨睑缘炎的致病因素,该例患者也有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唐德友主治医师介绍。

  确诊后,唐医生为蒲女士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首先是用专门的除螨湿巾清洁睫毛根部,然后配合使用除螨药物。同时,唐医生还叮嘱她要注意眼部卫生,定期更换枕巾和毛巾;注意饮食均衡,适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居住环境的干燥和通风,减少蠕形螨的生存空间。

  经过8周时间的系统治疗与精心护理,目前患者症状已得到显著改善。蒲女士的眼睛终于恢复了健康,不再遭受这些看不见的“虫子”的困扰。复查结束后,她感慨:“以前总觉得眼睛干痒是小问题,没想到竟然是螨虫在作怪!大家一定要重视眼部健康,别像我一样拖到严重了才后悔。”

  唐德友医生提示,摸过猫狗后要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注意个人与环境卫生,勤换床上用品,如果出现不明原因且反复发作的眼红、眼痒等症状,请及时到眼科就诊。

  “住”在眼睑里

  肉眼难以察觉,蠕形螨到底有何危害?

  在人类眼睑的毛囊和皮脂腺中,存在着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微小生物——蠕形螨。

  从生物学特征来看,这种螨虫平均长度仅为0.3毫米,属于微小节肢动物。它们喜欢温暖潮湿的环境,尤其是人类的毛囊和皮脂腺。其生存方式为寄生,主要依靠吞噬皮肤碎屑和油脂来维持生命活动。

  “像蒲女士这样的中老年群体,由于眼部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免疫系统减弱,更容易成为螨虫攻击的目标。”唐医生介绍,当外界环境湿度升高、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或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种原本“安分守己”的“隐形房客”,就可能从“共生者”转变为“入侵者”,对眼部健康构成威胁。

  “蠕形螨睑缘炎病程比较长,需要长时间用药治疗+定期随访评估疗效。同时采取勤清洗烘晒床品、避免共用毛巾及眼妆用品等措施可以降低复发风险。”唐德友介绍,如果螨虫数量过多,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就会刺激眼部组织,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眼痒、干涩、红肿等,甚至导致睫毛脱落和引发睑板腺功能障碍。因此,中老年人需要更加注意眼部卫生,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以预防蠕形螨等寄生虫的感染。而蠕形螨的治疗原则以局部驱螨为主。

  据CCTV-1《生活提示》栏目报道,根据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功能实验室的统计,在干眼症患者中,有约三成伴有螨虫感染,而70岁以上高龄眼病患者中,螨虫感染率更是高达八九成之多。

  为什么眼睛也会感染螨虫呢?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主任医师吴正正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提到,螨虫是我们人类非常常见的一种寄生虫。蠕形螨会引起睑缘炎,引起干眼症,或者是睑板腺功能障碍,复发性的霰粒肿等。“在我们生活当中,大家有时候就是共用毛巾,洗漱用品,它就会在我们之间相互传播,这种接触的感染概率还是很高的。”

  螨虫无处不在

  高温清洗或暴晒可以除去螨虫

  螨虫的种类很多,但最广泛存在的有两大类即尘螨和蠕形螨。螨虫不仅存在于人体皮肤,在沙发、地毯、床上用品等家居环境中也容易滋生。

  当你打扫卫生或整理床铺时经常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甚至胸闷等不适症状,提示你可能是对尘螨过敏。尘螨是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真正引起过敏反应的是尘螨的排泄物和尸体。

  据CCTV-1《生活提示》栏目报道,家中的尘螨以人脱落下来的皮屑为食,床上、沙发、地毯、毛绒玩具,都是尘螨经常出现的地方,枕芯、被子和床垫是床上用品中滋生尘螨最多的地方。

  除螨的正确方式是怎样的?

  中国家电研究院环境所专家介绍,除螨仪有一定效果,但无法彻底清除枕芯等深处的螨虫及过敏原。

  床单、枕套要定期清洗,最好使用60℃以上的热水,对于被褥里无法经常清洗的棉絮,可以在暴晒的同时有力拍打,中国家电研究院环境所专家介绍:“在70%~75%的湿度条件下,是螨虫比较适宜的一个生长环境,通过晾晒,一个是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它的湿度,从而达到有效杀死螨虫虫体的效果。”

  专家建议,整理换季衣物、床品,尤其在拍打除螨时,一定要戴上口罩,避免吸入过敏原引发不适,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将洗干净的衣物、床品放入真空袋中保存,减少尘螨的滋生。

  红星新闻记者 王明平 受访者供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深观察丨是什么让超六成美国人说...   当地时间18日,美国又一项关税措施正式生效!  自即日起,美对进口钢铁和铝征收的50%关税范围进...
【光明论坛】让绿水青山既有高颜...   今年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良...
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不断完善…...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央统战部...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高原启新程...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学习新语·抗战|中流砥柱 民族... 这是一段壮怀激烈的烽火岁月这是一场涅槃重生的伟大征程14年浴血奋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学习新语...
西北华北东北及华南西南部分地区...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监测显示,昨日京津冀、山西、内蒙古、山东及广东、广西、海南等地部分地区出现...
高温、暴雨预警齐发 这些地方将...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19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暴雨蓝色预警。  中央气象...
借阅机密文件学习却偷拍发给妻子...   部分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在处理涉密文件时,把“顺手可为”当成“无伤大雅”,将“图一时方便”等同于“...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酸奶店...   过去,青藏高原行路难;如今,多地交通可畅达。这不仅是游客的感受,更是当地老百姓的切身体会,特别是...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钱俊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
被“外籍院士”33亿元投资忽悠...   近日  自称“外籍院士”“苏辙后人”的商人苏文  投资33亿元项目“流产”风波  引发热议  8...
四川一女子睫毛上“住”了6只螨...   眼睛干痒、红肿、掉睫毛……这不是恐怖片,而是发生在蒲女士身上的真人真事。  近日,四川德阳57岁...
感知生态之变丨2.8万台红外相...   近年来,我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积极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一大批珍稀濒危动植物...
金正恩视察“崔贤”级驱逐舰 了...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18日视察“崔贤”级驱逐舰,了解了该舰艇武器系统综合运营测试过...
尘封90多年后,英雄真容重现世...   近日,一张赵尚志在抗日游击队时期的照片被发现,尘封90多年后,英雄真容重现世间。  据介绍,19...
赏“星”悦目!这幕绝美“星月童...   本月20日至21日清晨,太阳系中亮度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颗行星——金星、木星,将与一轮弯月在东南方...
英媒称乌拟以千亿军购换美安全保...   当地时间18日,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其看到的一份文件报道称,乌克兰将承诺向美国购买价值1000亿...
以色列取消澳大利亚驻巴勒斯坦代... △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资料图)  当地时间18日下午,以色列外交部长萨尔发表声明称,以方决定撤销澳大...
今年缘何早出伏?   新华社天津8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8月18日,末伏的最后一天,意味着今年长达30天的“三伏”终...
水利部:“七下八上” 暴雨洪水...   目前,“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刚刚结束,记者从水利部今天(18日)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今年的...
淋雨十几分钟确诊脑膜炎!雨天回...   近期阵雨频繁,有时在外走着突然就下起了雨,如果没带伞,难免会淋湿。然而,一次看似普通的淋雨,却可...
长三角低空航线+1 昆山 上海...   8月18日,首条连接江苏昆山与上海市中心的低空航线正式通航,仅需20分钟即可实现上海与昆山两地跨...
湖南衡阳一老人从四楼掉到了三楼...   8月17日,湖南衡阳一老人从四楼掉到了三楼的雨棚上,经消防救援人员努力顺利救回。网友呼吁:多关注...
缅甸将于12月28日开始举行大...   新华社仰光8月18日电(记者张东强 黎广滔)缅甸联邦选举委员会18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于2025年...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红星社...   西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60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深入,7个地(市)全部创建为全国民...
【世界说】美媒:企业无力承担关...   中国日报网8月18日电 美国政府此前公布的经过调整的“对等关税”已经生效,美数十个贸易伙伴将被征...
文化中国行丨从“雨过天青色”品...   汝窑,因复杂的烧制工艺和“雨过天青”般的绝美釉色,位居宋代瓷器“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占...
“两山”理念的新疆实践丨“绿围...   俯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拉里昆国家湿地公园(8月6日无人机摄)。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 摄 ...
江山如画|不屈   当太行群峰在墨色中挺起脊梁,当黄河波涛载着烽火奔涌向前,一卷书写不屈史诗的丹青之作缓缓铺展开来。...
世运会的活力密码:超越“入奥”...   为期12天的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今晚落下帷幕,116个国家和地区的6679名运动员、随队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