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全链条 “中国新特产”从红遍全国到走向世界
创始人
2025-08-23 10:10:20

  这个夏天,大家吃小龙虾了么?作为夏季的夜宵美味,小龙虾可以说是“人气菜品”了。据统计,2024年,我国小龙虾的产量已经达到了344.76万吨,养殖产量更是排到了我国淡水养殖品种的第4位。

  但是您知道么,小龙虾并不是中国的传统“土特产”。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小龙虾,看看它在中国的发展变化。

  硬核“逆袭记” 从外来物种到夜宵顶流

  被大家误以为是“土生土长中国美味”的小龙虾,实际上是地地道道的外来物种。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短片,让小龙虾自己来讲讲吧。

  小龙虾花式吃法打开味蕾新体验

  说到小龙虾,就不得不提起湖北省的潜江市,“中国龙虾看湖北,湖北龙虾看潜江”。根据统计,2024年全国每10只小龙虾里,就有4只小龙虾产自湖北,而潜江市更是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称号,从养殖到加工,从餐饮到流通,潜江虾稻产业的综合产值已经达到了870亿元。在潜江市,光是小龙虾美食的做法就已经超过了100种。

  今天在演播室,我们也为大家带来了两道潜江小龙虾的新品,这道是“榴梿虾”,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将软烂的榴梿肉与龙虾一起烧制,看着就非常入味,直播间里现在都飘着榴梿浓郁的味道。旁边还有一款神秘口味的小龙虾,看着平平无奇,但是据说非常独特,可能会颠覆您对小龙虾口味的印象,和咱们平时喝的某种饮品有关,那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咱们先卖个关子,让我们跟随总台记者的镜头,一起走进潜江,看看那里的龙虾盛宴。

  在潜江街头逛一圈,会发现这里的龙虾元素简直“无孔不入”。作为中国小龙虾之乡,每到小龙虾上市的旺季,随便钻进潜江一家饭馆,几乎每张餐桌都能看到一道“油焖大虾”。油焖大虾是将小龙虾配以葱、姜、蒜及秘制卤料包,采用煎焖结合的工艺制作,成菜色泽红亮,兼具鲜香与油润口感。作为潜江龙虾的“开山鼻祖”,这口经典味儿早已刻进每个潜江人的骨子里。

  小龙虾在潜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2019年时,做法已经达到118种,除了我们熟知的油焖大虾、蒜蓉大虾、卤虾等等,近年来,潜江龙虾还在不断探索新的口味与做法。其中,酸甜开胃的柠檬泡泡虾、辛辣鲜香的藤椒小龙虾等皆如后起之秀般迅速蹿红,成为潜江人餐桌上的新宠。现在,还大胆融合了跨界风味,为食客们带来舌尖上新奇的体验。

  当小龙虾遇上榴梿,每一口小龙虾都是“热带甜果”的绵蜜甜香。当龙虾遇上咖啡,融合了咖啡回甘的尾韵,层次丰富,令人惊艳。将小龙虾做成这些新奇口味,这到底是一场舌尖上的奇妙冒险,还是让人避之不及的黑暗料理?为什么要这样搭配设计?这些菜的受众又是哪些人群呢?

  潜江市商务局副局长 吴维:潜江龙虾产业的推广,离不开我们潜江餐饮的口味创新,也只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有我们养殖和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我们潜江龙虾也远销海外30多个国家。我们下一步也是想围绕我们在海外市场的相关需求,定制化地做一些潜江龙虾不同的口味产品,来进一步拓展我们的市场,同时也推动潜江龙虾成为中国对外宣传的味道大使。

  “四季有虾”实验田 揭秘小龙虾的养殖密码

  五花八门的好味道成为小龙虾产业发展的钥匙,但如此大的需求量如何才能稳定供应?在潜江市,2024年小龙虾的养殖量就已经突破了20万吨,而且还实现了“四季有虾”的技术突破。我们来到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一起来揭开潜江龙虾的养殖密码吧。

  总台记者 倪晶依:我现在在湖北省小龙虾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大棚实验室里,“养大虾”“养好虾”的秘密就藏在这里。在我身后,大棚里一共有6片长方形的池塘,每片池塘约400平方米。一眼望去,这些池塘没什么不同,但仔细瞧瞧,每个池塘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比如,三号塘的水位就比其他的高,二号塘的池边围了一圈网子。那么,这些细微的不同,就是为了让研究人员在同等的自然环境下不同的人工环境会对小龙虾的生长带来怎样的影响。要不要围围网,什么时候投虾苗更合适,这些实验数据都可以直接指导养殖户实践。

  我们都知道,小龙虾是夜行动物,喜暖畏寒,过去一到冬季,小龙虾就打个洞、窝一冬、不长个、不繁衍,是夏季限定款美食。而从去年开始,潜江在冬天也能够稳定产出小龙虾。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距离我们所在的实验大棚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就是“四季有虾”研究基地。从我们航拍画面能够看到,这个池塘跟普通的池塘不一样,一批批虾苗正从池塘的外圈转运到内圈,这是在做什么呢?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清晰,我们请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在现场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模型。

  这个蓝色的模型就是模拟的刚才我们看到的池塘,这个池塘是回字形的结构。中间白色的部分,就是模拟的土埂。池塘分内外两圈,不同的区域放不同的虾。外圈是放繁育阶段的虾,内圈是放生长阶段的虾。这样分区放置,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精准调节不同区域的水位,让不同生长阶段的虾都有适宜的环境生长,互不干扰。外圈生、内圈养,循环往复。这种独特的养殖模式已经获得了专利,可以大大提升养殖效益。2024年湖北省推广“四季有虾”的养殖面积约35万亩,养殖产量突破3万吨。

  当然,现在我国最主流的养殖方式其实还是虾稻共作,无论是产量还是面积都超过了85%。而潜江正是这种模式的发源地。现在,当地还正在探索立体养殖模式,将鳝鱼、鳜鱼等水产共同繁育,同时,刚才我们看到的同塘繁养一体化,也将逐步推广到稻田。

  打通全链条 从红遍全国到走向世界

  搞定了“四季有虾”的小目标,潜江小龙虾靠着稳定的供应“圈粉无数”,可如何突破地理限制,把这口鲜活送到全国“吃货”嘴边,甚至出国门闯世界?靠的就是用“硬核操作”打通从虾塘到餐桌的全链条,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在推动小龙虾产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潜江这座小城打造出一座堪称行业典范的“国家级小龙虾产地专业市场”,高峰时段日交易量达2800吨。这就是潜江小龙虾交易中心。它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中国虾谷”。

  总台记者 王镜雅:虾谷的清晨,是被装着小龙虾的“早班车”唤醒的。现在是早上八点,当天新鲜出水的小龙虾已经齐刷刷“到站”交易中心。随便拎起一只都是透着水灵灵的鲜。可问题是即将踏上远途的小龙虾,怎样才能一路锁鲜、新鲜上桌呢?答案就在这专门运输小龙虾的泡沫箱里,当地工厂在箱子四周特意设计了13个标准的透气排水孔,来保障小龙虾在遥远的运输途中也能呼吸新鲜空气。运输前,只需将冰块放在正中间,隔上一层编织袋防止小龙虾冻伤,再加上标准化冷链护航,就能让小龙虾舒舒服服地住上“空调房”。在运输的48小时之内,存活率达到94%以上。再往上看,全国各大城市的线路牌在头顶排得整整齐齐,从周边地市,如郑州、南昌,到遥远省份,像新疆等地,这一个个路牌不仅是小龙虾的“旅行地图”,也是中国强大商贸流通网的真实写照。

  从这里出发,依靠沪渝高速、234国道、318国道等交通动脉,潜江小龙虾的物流直达专线,只需4到14小时就能把鲜活的潜江小龙虾送到全国600多个城市、1200多个服务网点。作为全国最大的小龙虾交易中心,2025年上半年,这里的鲜活小龙虾交易量高达17.7万吨,交易产值更是达到75.27亿元。

  去年5月开始,潜江将小龙虾线下的交易市场转到了线上。依托潜江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全国各地的小龙虾产业从业者都能在这里轻松实现“云对接”,让小龙虾生意做得更顺、更省心。如今,潜江小龙虾供应链平台已经吸引了1097家入链企业,累计交易金额达181.61亿元。

  在潜江,鲜活的小龙虾的生产、贸易只是产业链的一部分,智能化的加工制造体系则让鲜活的小龙虾有了锁定“鲜味”的魔法,将曾经的“夏日限定”变为如今的“四季美味”。

  想要真正实现将每一只虾都“吃干榨尽”不浪费,小龙虾的每个部位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虾肉成为美食,虾头、虾壳则可以转化为虾粉、虾油等产品,还可以提炼出甲壳素、虾青素等高附加值的衍生产品。

  潜江市小龙虾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章云:截至目前,潜江小龙虾的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共有19家,生产出了60多种产品,组成了小龙虾产品矩阵,建立了涵盖餐饮、食品、医疗等多领域的全产业链体系。可以说,从田间到餐桌,从国内到国际,潜江将这小小的一只虾“吃干榨净”,综合(年)产值已经突破了870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航展被“机器狼”刷屏,未来...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第十五届中国航展刚刚开幕,比“机器狗”更加硬核的“机器狼”首次亮相并很快冲上热搜。...
金字塔之巅:上博传奇395天   8月17日24时,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落下帷幕,大展共吸引277万人次观展,...
马杜罗谴责美国企图颠覆委内瑞拉...   新华社加拉加斯8月22日电(记者田睿)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22日在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举行的一场活动上...
【活力中国调研行】从“靠山吃山...   成片翠竹从山脚漫向云端,野生动物在湿地间嬉戏。草木茂盛、曲径通幽,游客三三两两漫步在湿地公园……...
从《在太行山上》到《游击队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为...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2025“守护...   2025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守护消费”铁拳行动,聚焦消费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危害健康安全...
应对强降雨:多地紧急转移安置群...   央视网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23日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未来两天,中国降雨将分为南北两条雨...
300元买电摩事件后续,九号公... 近日,有网友在抖音本地生活以300元下单九号电动摩托车一事引发热议。刚刚,九号公司就这一事件做出官方...
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比上年...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王雨萧)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5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51.3万...
华北东北等地雨水较多 今年第1...   央视网消息:据中央气象台消息,过去10天,华北、黄淮东部、东北地区东部以及华南、江南西部、西南地...
新疆温宿:稻田“长”出澳洲龙虾...   这两天,在新疆温宿县和浙江金华市联合开展的“水稻—澳洲淡水龙虾综合种养试验”取得成功,首捕当日,...
打通全链条 “中国新特产”从红...   这个夏天,大家吃小龙虾了么?作为夏季的夜宵美味,小龙虾可以说是“人气菜品”了。据统计,2024年...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黄登红:航空...   黄登红,湖南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2024年全国优秀教师获得者。扎根职教一线24年,黄登红...
填补正史空白 中国专家修撰《...   8月22日拍摄的《西夏通志》。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摄  新华社银川8月23日电(记者艾福梅)在2...
通讯|从印尼自贸区到中国自贸港...   新华社印度尼西亚巴淡8月22日电 通讯|从印尼自贸区到中国自贸港——新航线为中印尼经贸合作再添新...
全球瞭望|肯尼亚媒体:中国抗日...   新华社内罗毕8月22日电(记者严钰景)肯尼亚主流媒体《星报》22日刊载记者奥尼扬戈·孔扬戈撰写的...
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570....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国家统计局8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早稻产量达570.3...
有托育机构降价一半以上,“带娃...   多地通过发放托育补贴、托育消费券等方式支持托育发展  有托育机构降价一半以上,“带娃难”能否顺利...
一些骑行团公然招募低龄学员长途...   在绿灯亮起那一刻加速冲出骑行道,在人流与车流间横冲直撞,把家长的叮嘱甩到“九霄云外”;骑着尺寸比...
俄称控制多个定居点 乌称正挫败...   8月22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16日至22日,俄军控制了顿涅茨克地区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
【世界说】外媒:超三成美企计划...   中国日报网8月22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美国企业近期持续释放信号,预示未来几个月内美国消费者可能面...
联合国确认加沙发生饥荒 民众:...   联合国有关机构8月22日发布最新粮食安全阶段综合分类分析报告说,巴勒斯坦加沙地带超过50万人正陷...
所以,西藏!   这里有世界第一高峰  也有地球最深的峡谷  千山之巅、万水之源  这里神秘美丽  这里天地辽远 ...
【中国那些事儿】国际旅游期刊:...   中国日报网8月22日电 在中国壮美的西藏自治区,念青唐古拉山脉正经历着华丽蜕变。这里不但拥有萨普...
e法耀陇原 | 天光染绿处...   央广网张掖8月22日消息(记者费权)初秋的祁连山脉,雪线映着天光漫向云端,山丹马场的高寒草甸如绿...
绥德: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吉镇镇的羊肉加工厂里机器轰鸣,四十里铺镇的牛棚里肉牛膘肥体壮,薛家河镇的万亩高粱长势正旺……连日...
奋进一甲子 雪域换新颜   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村民其加回忆起自己的孩童时代——  那时,家人们点着油灯吃饭,有...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福建这个荔枝村...   在莆田木兰溪畔,一个名为“北大”的村落正悄然“破圈”。这里学位的天花板,要颁给千年“学龄”的荔枝...
漫步天津 共赴上合之约 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日益临近津城街头巷尾“上合元素”悄然增多迎接盛会的氛围渐浓8月5日拍摄的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