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健康委于9月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白露)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提问:9月,诺如病毒感染逐渐进入流行期,同时又迎来了开学季,学校和孩子们应该如何做好预防?
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官旭华
9月份以后,诺如病毒感染开始进入流行期,一般情况下,每年的10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是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季节。感染诺如病毒以后,最常见的症状是呕吐、腹泻,此外还有恶心、腹痛、头痛、畏寒、发热以及肌肉酸痛等。诺如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传播方式也多样,包括人传人、摄入呕吐物或者是粪便引发的气溶胶,还包括经过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者水传播。学校、托幼机构是人群聚集的场所,也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的场所,需要特别提高警惕。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勤洗手,餐前、便后、加工食物前、外出回家后,做好手部清洁,建议可以用肥皂或者洗手液,用流水洗手20秒钟以上。
二是要注意食品安全和饮水安全,不要喝生水,建议喝白开水或者是瓶装水,食用蔬菜和水果要彻底地洗净,烹饪加工食品要做到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确保食物彻底煮熟煮透,特别是食用贝类产品。外出就餐时要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
三是要做好居室的日常清洁和通风,要保持厨房餐具的清洁,及时地清理垃圾。
四是做好规范消毒,如果家庭成员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炎症状,我们要对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规范处理,对被污染的环境和物体表面要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对于门把手、马桶按钮、卫生间这些接触频繁、容易被病毒污染的区域和部位要定时消毒。
五是感染以后尽量居家休息,减少与其他人的密切接触。对于特殊岗位的人员,比如厨师、婴幼儿的看护人员,以及送外卖的快递员等,不要带病上岗。感染诺如病毒以后,一般2~3天即可恢复。
学校和托幼机构还要落实好日常的防控措施,比如,加强食堂、饮用水源、图书馆、教室等的环境卫生工作,必要时开展预防性消杀,要严格地执行晨午检制度,落实因病缺勤追踪和疫情报告,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还要做好诺如病毒感染防控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师生应对诺如病毒感染的知识和技能。
提问:很多人认为,“流感是小毛病,不用太在意”;还有人认为,“只有出现发热才是得了流感,不发热就不是”。请问是否是这样?
湖北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官旭华
这两种观点都不正确。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它的特点是发病急、传染性强、症状重,患者通常出现高热、咽痛、咳嗽、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严重的还可以引发肺炎、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流感不是小毛病,大家需要重视流感。
流感病毒有四种,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一般甲型和乙型病毒会引发每年季节性的流行。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或者咳嗽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的黏膜直接或间接地传播。在环境密闭或者通风不良的房间内,流感病毒还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
高热,尤其是39~40℃的高热是流感的典型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感染者都会出现发热。特别是一部分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他们可能不发热,或者仅仅表现轻微的发热,而主要表现出咳嗽、咽痛、流涕或者乏力,这些被我们称为流感的“不典型症状”,更容易被忽视或漏诊,但是对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它的传染性和潜在风险是同样存在的。
因此,在这里我们特别提醒,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是流感预防的重点人群,每年冬春流行季节前,建议接种流感疫苗。这些重点人群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必要时科学地佩戴口罩;在流感的流行季节,少去人群聚集的场所,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