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顶流”者的故事
每个节假日,从早到晚地值守;每个楼栋,事无巨细地关注;每位居民,全心全意地守护……红桥区铃铛阁街道西关北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伟,是千万个基层干部中的一员,做着这个岗位上平凡的工作;他也是天津顶流网红打卡地西北角片区的社区一把手,付出着远超本职工作的时间、精力。
如今,他是社区大小事的守护者,是西北角片区升级发展的操盘手,更是社区居民和商户的主心骨。日前,本报记者对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的刘伟进行专访,解读西北角背后“顶流”者的故事。
这六年——
这里一天天发生变化
上午八点多,西关大街、西关北街以及欢庆胡同等西北角片区主路上,游客摩肩接踵,浓浓的津味烟火气中,每家商铺门前都排着长长短短的队伍,食物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西北角片区。刘伟进行着例行巡查,“你们后厨的卫生一定不能放松啊,一会儿高峰过去要记得再检查一下。”“昨天居民反映你们楼道灯坏了,下午得了空儿去看看。”一路走过来,刘伟细细观察街区各处的问题与变化,也要跟商户和居民随时聊上几句,很多小问题在谈笑间悄然解决。
“刘书记,刚看见您(获得)全国劳模的公示啦!实至名归呀!”这两天,居民和商户跟刘伟见面问候,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居民和商户的认可来自刘伟十几年来默默地付出与片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这里以前都是占道的市场,还有很多私搭乱盖的建筑,当地居民还有逢喜丧和节日宰杀牛羊的习俗,路边更是经常血水横流、垃圾遍地,无论卫生还是安全都有很多隐患。”刘伟指着如今整洁繁荣的西关大街对记者说,“2017年我还在综合执法部门工作时,就参与了这里的拆违工作,当时一些摆摊商贩也在我的劝说下改为店铺经营,如今也都成了咱西北角片区的骨干商户。我从2019年来到社区工作,在街道领导的指导下与社区团队一起对片区进行规划设计,一步步慢慢改变,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的西北角。我也算是看着这里一天天地变化,所以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都有着特别的感情。”
这三年——
别人过节他们“过关”
2022年,西北角作为天津卫历史悠久的“美食中心”,在网络快速蹿红,到了2023年,这里更是成为天津顶流“网红”打卡地,高峰时日均客流量达到10万人次,自爆火至今,西北角累计接待游客2000余万人次。
流量来得太快,西北角面临空前严峻的考验。“比如以前九十点钟就能收摊的商户,那会儿节假日就要下午两点才能收摊,还有好多商户都是因为准备的食材物料不够,强行收摊。”刘伟直言,网红效应甫一出现,接待能力、环境卫生、游客体验以及扰民等各个方面问题接踵而来。其中,人流量激增带来的安全隐患和秩序问题只能社区自己想办法解决,刘伟和社区工作人员轮番巡查,一到节假日,别人过节、他们却在“过关”。
人气顺了,片区环境也要过“颜”关。从2023年开始,西北角先后修建了口袋公园、红石榴展览馆、红石榴广场、文创主题墙、文创市集,推出系列文创产品,临街的两幅楼体彩绘更是成为区域地标。“所有硬件设施、外观更新和环境扫保加强以及慰问居民等,都需要资金投入,这也成了我们前行路上最大的困难。”刘伟说,“我们探索成立‘西北角红石榴公益慈善基金’,由我担任理事长,带头逐个走访商户,讲述‘街区好、商户才能更好’的理念,激发商户的参与热情,募集资金282余万元。”基金会启动“西邮记”公益邮局、“益德成”公益非遗等20个“造血类”项目,持续为基金注入“源头活水”。
脚步不停
让西北角展现新风貌
曾经,不少人预言西北角红不过半年。而今,西北角的现象级网红经济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刘伟和他的同事们,用始终如一的坚守、不断更新的变化、用心用情的服务,将西北角的流量稳稳锁住,让“网红”变“长红”,从不可能变成常态化。
作为社区书记,刘伟对区域发展的思考从未停歇。下一步,他将专注于深耕社区发展。“从现状分析得出,目前社区建设精神文化层面尚有缺失,服务性及文化性不明确,因此我们要深挖社区文化,提炼本区特色的符号,将创新的表现形式与社区文化服务结合,融入现代元素和流行文化,展现社区新风貌。”
刘伟说,“我们正在策划,接下来社区将运用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提升文化墙的观赏性,同时兼顾实用性,逐步提高西关北里、铃铛阁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精神文明建设,让社区越来越好是刘伟始终未变的心愿。但作为丈夫和父亲,刘伟全心投入工作的同时也难免忽略了对家庭的照顾和对妻女的陪伴。“如果有机会,希望能抽空陪爱人和女儿一起旅游放松一下。”已经多年无暇休假的刘伟,心里深藏对家人的愧疚,“能这样全身心投入工作,也多亏家人的支持。父母、妻子和孩子都很支持我的工作,孩子跟我谈心时也会以我的工作优秀为荣,这些都是激励我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