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假期,是否总是觉得去医院看病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每到五一、国庆、春节等长假,儿科门诊总是人满为患,许多家长因为孩子的过敏、感冒、腹泻等问题,慌忙带着孩子就医。然而,实际上,很多情况下的就诊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特别是非急症的情况。那么,为什么在假期就医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呢?
首先,假期的医疗资源通常非常紧张。在这段时间,很多医院仅开放急诊和部分门诊,这意味着许多检查无法进行。例如,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往往需要进行过敏原检测,但在假期,实验室可能并不开放。慢性咳嗽或鼻炎的孩子可能需要做一些专项检查,但假期的医疗环境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结果,家长们排队等待了半天,医生却只能开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而真正的诊断却要等到假期结束后再来复查,给孩子和家长都带来了额外的麻烦。
其次,假期期间的交叉感染风险也显著增加。医院里的就诊人流量大,尤其是在儿科,感冒、发烧、腹泻的孩子扎堆。如果孩子只是轻微的过敏或慢性问题,长时间待在医院反而可能被其他传染病感染。为了保护孩子的健康,尽量避免在假期去医院就医是非常有必要的。
最后,很多假期就诊的患儿,其实症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许多家长总是想着“等放假再来看”,但事实上,慢性问题更适合在平时就诊,这样检查会更全面,医生也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解释病情。如果孩子有过敏史,家长可以提前关注相关的科普知识,学习如何避免诱发因素,减少急性发作的可能性。
当然,假期也并非完全不需要就医。对于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严重过敏反应(如全身皮疹+肿胀)、外伤等急症,必须及时就医。而对于慢性过敏、长期鼻炎、轻微皮疹等问题,则建议假期后再预约专科门诊。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平时多关注可靠的科普知识,很多问题在家就能初步判断;慢性问题不要拖到假期,提前在工作日预约检查;同时,备好常用药物,如抗过敏药(如西替利嗪)和退烧药(如布洛芬),避免半夜临时去医院。
假期是放松和休息的时刻,不要让孩子和医院双向折磨。理性就医,既能省时又能省力,最重要的是保护孩子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