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因脊柱问题而感到无助和恐惧?近年来,脊柱疾病日益成为困扰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脊柱肿瘤所带来的痛苦和影响更是让许多患者深陷绝望之中。然而,在河南援疆医疗团队的努力下,哈密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了一台高难度脊柱肿瘤手术,展现了医疗援助的力量与希望。
在河南的援助下,哈密市中心医院成为东疆区域医疗的领航者,最近,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唐恒涛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与哈密市脊柱外科的张积利主任紧密合作,成功为一名因肺癌转移导致不全性截瘫的患者实施了复杂的脊柱手术。这场手术不仅是技术的挑战,更是对生命的承诺。
患者的病情复杂,脊髓受压严重,手术方案涉及到颈胸段的联合固定与椎体全切重建,这需要对脊柱解剖结构的精准把控以及对肿瘤切除与神经保护之间的微妙平衡。唐教授的团队在术前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充分评估了患者的情况,为手术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手术中,团队采用了先进的“颈胸段多节段螺钉固定+钛网植骨融合”技术,结合实时导航,精确完成了关键操作。通过超声骨刀,团队能够精准切除受压椎板,完整剥离肿瘤,并利用自体骨移植填充钛网,成功实现了脊柱的稳定性重建。唐教授将这一手术比喻为在脊柱的“十字路口”上重建一座稳固的桥梁,既要确保清除肿瘤病灶,又要保护脊髓神经,难度可想而知。
术后,患者的下肢肌力明显改善,麻木感逐渐消退,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这不仅是患者个人的重生,更是哈密市中心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的实力体现。近年来,医院通过“柔性引进+本土培养”的双轮驱动,在脊柱微创和肿瘤切除等领域实现了技术突破,让复杂手术变得触手可及。
许多患者家属感慨,以前需要到乌鲁木齐进行此类手术,现在有援疆专家坐镇,心里踏实多了。这样的变化不仅提升了患者的信任感,更是对本土医疗水平的认可与期待。
从中原腹地到天山脚下,援疆专家们用手术刀架起了民族团结的健康桥梁,展现了医疗援疆工作的崇高使命。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协作,不仅为患者重建了脊柱的物理支撑,更在哈密各族群众心中筑起了对本土医疗的信任之基。医疗援疆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温暖的延续,这正是河南援疆医疗的最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