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凯 通讯员 麒轩
9月11日,2025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上,来自南京麒麟科创园的5家中国科学院系研究院的多项最新成果组成方队重磅亮相,与多家企业、科研机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对接。代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中国科学院系“麒麟方队”影响力正变得越来越广,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成果越来越多。
江苏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是我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品牌活动,也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平台,已成为江苏创新生态建设的“重要窗口”。本届大会以“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 创新融合发展打头阵”为主题,举办“主题大会+对接洽谈+专场活动+专家江苏行”系列活动,围绕我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中发布科技成果与创新需求,广泛组织科技界、产业界、金融界深度对接。
本次大会上,麒麟科创园企业中科硅纪(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携其产品从4000多项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全国遴选的80家“科创未来之星”企业名单,成为AI与机器人领域的亮眼代表。该名单全国仅80家企业入选。这不仅是对中科硅纪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的高度肯定,更印证了其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领先地位。
会上,省科技厅、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支持主办重大科技成果发布对接专场。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现场展出了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综合系统装备研制平台及相关设备器件。该研究院依托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关键技术,实现低轨卫星通信领域技术突破,支撑了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仿真验证及接入网模拟测试,实现低轨卫星通信空基、地面系统和终端的一体化仿真验证。
该研究院聚焦卫星通信和低空自组网两大研究方向,形成系列可产业化成果;在技术基础上开展原型系统研制,并为成果产业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目前已成功孵化引进了近30家卫星通信相关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家。
走进展厅,重大科研设施代表“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的海报十分醒目。该设施由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等共同建设,是国内首个云网边端一体协同的算力网基础设施试验场,致力于为算网融合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技术突破、核心部件研制、系统平台开发与应用创新验证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试验环境。
研究院现场重点主推两大拳头产品。其一是信息高铁智算算力网AI开发平台,是覆盖AI算法开发全生命周期的人工智能基础平台。平台入选国家数据局首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实现全国9个智算算力站的成功并网,汇聚算力总规模达1500P,已支撑50余个科研行业大模型落地。技术成果支撑建成了南京城市算力网调度平台。其二是信息高铁模型工厂服务平台,该平台面向“训AI、用AI、学AI”,构建集多元算力调度、模型与数据集汇聚、全流程工具链于一体的一站式AI集成创新平台与社区,致力打造开源开放的AI代工厂。
中科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展出大规模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分秒级大功率飞轮储能技术、高导热灌封胶、无硅导热垫片、自修复高拉伸弹性体及复合材料等技术成果。该研究院依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成立,面向国家和江苏省能源领域的“双碳”发展需求,围绕能源的源头、转化和利用全过程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和科研平台体系建设。研究院正在建设的“百兆瓦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试验平台”是中国科学院在宁布局的重大科学技术设施之一,也是国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单机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的10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试验装置。
中科南京软件技术研究院公开展示了开源软件重大基础设施,该设施由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建设,是国内首个开源软件采集存储、开发测试、集成发布、运维升级等一体化设施。该设施目前已发布“源图3.0”,累计获取分析开源软件2.7亿款,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开源软件治理平台。设施深度支持国产操作系统根社区开源欧拉、开源鸿蒙等,有效支撑华为、阿里等重点企业创新需求,服务行业头部企业80余家,入选中国科学院网信工作十大进展、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收录成果。
本次大会,中科南京生命健康高等研究院携多款先进产品亮相创新药与高端医疗器械产业专题路演、科技金融对接服务专场等活动,该院在研的mRNA疫苗项目还与产投基金完成对接。该研究院致力于新型疫苗、抗体和分子诊断等方向关键理论和技术创新与产品创制等,现场展出的禽流感广谱性流感疫苗,拥有以HA蛋白头部AS1表位为靶点的全球首创性设计,广谱性、安全性突出;季节性广谱性流感mRNA疫苗,保护效果达到国外同类研发水平。
南京麒麟科创园目前已是北京以外中国科学院创新资源集聚程度最高、门类最为齐全、成效最为显著的集聚地之一。2020年,江苏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约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作为承载地的麒麟科创园迎来大批“国字号”重大科创平台、“国家队”科研人才云集。目前,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等6家研究所密集设立7家创新研究院;布局在这里的多个“中国科学院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均聚焦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堪称“国之重器”。
今年以来,园区正全面实施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行动。要围绕新一轮省院合作协议、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落地等重大机遇,切实将以“中国科学院系”为代表的高端创新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全市首家中科概念验证中心建成上线。全力推动工业人工智能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建设,谋划启动国科大南京学院二期建设,推动在建科技基础设施申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持“信息高铁”“开源软件”“决策智能”等加快实现产品研发、场景建设、行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