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18日凌晨两点,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25个基点。时隔一年,美联储再次降息有何影响?专业人士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之下,国内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普通人可以通过提升对于股票和基金的配置比例,提高预期回报。
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再度同步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从历史角度,美联储降息会影响大类资产,概括而言:1、美股:大多保持上涨,仅“衰退式降息”情景下持续下跌;2、美债收益率:保持下行趋势;3、美元指数:短期偏弱,中长期无一致规律;4、黄金:短期无一致规律,中长期大多上涨。具体到本次看,考虑到市场对后续降息的预期已经打得很高,预计整体资产表现仍将与历史规律相似,只是影响幅度不会太大。
对国内货币政策而言,伴随美联储降息,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再度同步,缓解了我国货币宽松的汇率压力。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静静认为,资产方面,短期风险资产或普遍进入波动期,中期仍然看多美股。第一,此前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定价过于饱和,而本次会议没有给出更多就会让大家选择获利了结,美债、商品、美股均先涨后跌。第二,降息因素暂告一段落,短期关注中美谈判结果,若中美在对华关税调降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人民币或启动破7行情。
第三,中期关注特朗普和美国国会对2026财年新版财政法案的态度,预计美股泡沫化过程或将持续至明年底,调整仍是机会。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同样认为美联储降息对于全球资产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在宣布降息之后,美股三大股指一度出现冲高,随后则出现快速回落。美元指数一度出现大跌,但尾盘出现反弹,最终收涨。中概股则纷纷出现大涨,特别是知名中概股涨幅较大。美联储降息对于黄金价格也会形成一定的支撑,近期国际金价大幅上涨,现货黄金价格甚至突破3700美元每盎司,创历史新高。
杨德龙还强调,美联储降息可能会引发全球央行降息潮。中国央行也有较大的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有望通过降息降准来提振经济,稳住楼市股市。这对于当前已经开启一轮牛市的资本市场会形成利好的推动。对于普通人来说,在美联储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之下,国内存款利率有望进一步下降,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普通人或可调整股票和基金配置
普通人可以通过提升对于股票和基金的配置比例,提高预期回报。当前中国权益资产将更具有吸引力,债券价格则出现回落的风险。普通投资者还可以在投资组合中配置20%左右的黄金类资产,从而实现保持增值的效果。长期来看会金价仍然有上涨的趋势,虽然短期涨幅过大,也有一定的震荡回调的压力。
面对美国降息,昨日(9月18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沪指跌逾1%。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831.66,跌1.15%;深证成指报13015.66,跌1.06%;创业板指报3095.85,跌1.64%。全天成交额31666亿元,较上日放量7637亿元。
对于美联储的此次降息,会带来哪些影响?多位来自券商、基金的专业分析人士均认为此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
美联储降息符合市场预期
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认为,美联储下调联邦基金利率25bp至4.0-4.25%,符合市场预期。点阵图与6月相比,年内降息次数从2次增至3次,2026和2027年仍维持各1次不变。经济预测方面,上调了GDP和通胀预测,下调了失业率预测。鲍威尔称本次降息应被视作“风险缓释”的降息,50bp的降息幅度未获得广泛支持。
会议过后,主要资产价格V形反转,市场降息预期变化不大。利率期货隐含的10月降息概率维持80%左右,年内剩余降息次数仍维持1.8次左右,即10月和12月连续降息的概率约80%。
开源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何宁同样表示,本次会议降息25bp早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但由于9月会议发布经济预测以及点阵图,因此市场比较关心美联储对后续美国经济的预测,以及降息预测。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则认为,美联储如期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美联储这次降息开启了今年新一轮的降息周期。根据点阵图显示,年底还会降息两次,分别在10月份和12月份两次议息会议上,明年和后年各降息25个基点。这次降息后,美联邦基准利率降到了4%~4.25%。这次降息的主要驱动力是前几个月美国劳动局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预期,显示出美国经济增速放缓,甚至有陷入衰退的风险。而美国通胀回到了3%以下,接近美联储长期通胀目标2%。
本次降息属于偏“预防性”的宽松
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陈嘉荔认为,美联储降息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增速尚在正常水平、资产负债表风险暂未显著,主要为对冲趋势放缓的“预防性降息”,其核心逻辑相当于稳住整个经济的“利润表”,避免紧缩程度过大导致衰退。这类降息主要看最终效果,如果顺利带来“软着陆”(比如1995年),则风险资产在政策确认后有良好表现。但若因为通胀反弹出现摇摆,则风险资产在政策再度折回的背景下会一定程度表现不佳(比如1967年)。
另一类是经济衰退、外生冲击、金融系统性风险等背景下的“应急性降息”,这种情况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已经出问题,属于被动救火,会面临相对漫长的资产负债表修复,通常难以避免资产价格先行大幅下挫。
在陈嘉荔看来,从美国经济基本面和政策周期的特征来看,美国本次降息整体属于偏“预防性”而非“应急性”的宽松。这一组态与1967年、1995年预防性降息的政策环境更为相似,而与2001年、2007年的应急性降息有明显不同。
熊园同样认为,本次会议的基调偏中性。美联储释放的信号表明,现在的降息依然是预防式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令市场感到失望。往后看,仍维持此前判断:美联储10月连续降息的概率较大,但12月以及2026年是否还会连续降息,核心取决于就业数据能否触底回升,以及下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结果,仍需边走边看。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吴鸿森 邱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