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科普月“川渝科普云联动”活动于9月24日正式启动。这场以“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为主题的科普盛事,旨在通过多样化的特色板块,架起科学殿堂与大众生活之间的桥梁,让科学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活动的“天府科普大咖说”板块中,科学家和行业专家将与基层群众携手共进,消除科技与大众之间的距离感。活动负责人指出,这种跨领域的交流模式能够有效打破传统科普的壁垒,形成“知识交互、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推动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同。
此外,“走近科普基地”“科普云市集”“成都市科普场馆地图”等板块,充分利用线上活动的高互动性和强反馈特点,改变了传统科普单向传播的模式,引导公众主动探索科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公众不仅能被动接受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营造出人人热爱科学、积极参与科普的良好社会氛围。
“追光科学家精神”板块则运用超高清技术,生动再现了川渝科学巨匠如胡锦矗、常隆庆等人的故事,观众将“走进”1974年的卧龙自然保护区,追寻野生大熊猫的足迹;感受1940年攀枝花兰尖铁矿发现的艰辛历程,真正体会科学精神的可感可知。
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板块中,公众将了解到数字技术如何赋能智慧农业,推动生产升级;“科技小院”如何服务农村基层,激活乡村市场。通过这些展示,观众将共同见证科技力量为川渝地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典赞川渝科普”“蓉遇科普·2025”板块则致力于展示科普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推广优秀的科普作品,努力营造一座崇尚创新的科学之城。与此同时,“志愿服务献爱心”板块在智慧化、人性化的服务过程中,展现了社会科技快速发展背后的人文关怀与温暖力量,为公益事业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最后,“科普‘成’绩单”板块依托大数据平台,实时汇聚和动态呈现科普成效,以清晰直观的数据看板记录活动轨迹、参与规模与社会反响。这不仅是一份成果展示,更是对优化科普工作、提升服务效能的探索尝试,推动科普事业向精准化、智能化的新阶段迈进。
此次活动的启动,不仅展现了川渝地区在科普领域的创新与努力,更为未来科技与生活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这场盛大的科普活动,期待能够激发公众对科学的热情,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应用,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