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新闻网·更济宁讯(记者 曹务行)济宁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丰富景区业态,加快景区软硬件提升,全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前不久,由现象级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改编的虚拟现实电影在济宁落地,观众佩戴VR设备,就可以在500平方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内时空“穿越”,了解李白在济宁生活的23年时光。
观众徐女士:“今天通过现场体验,感觉也很新奇,孩子也很喜欢,既感受到了长安城的繁华,也感受到了李白的不同凡响的一生,感受他的慷慨还有豪迈。我觉得这个感受可以伴随孩子,可以让他更好地了解历史。”
今年,济宁市各地推出“一梦入大唐”“孔子文化数字中心”等多个沉浸式数字文旅体验项目,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以现代科技引领文旅新风尚的同时,济宁市以大项目为引领,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儒家文化、运河文化文旅新场景。今年端午假期,曲阜尼山鲁源村景区盛大开园。景区打破传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多点位构建沉浸式演艺场景。其中,光影夜游项目,引领游客从“看景”到“入景”,带给游客全新动态体验。
游客蒋莹:“鲁源村给我的感觉,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就像一个世外桃源,给人感觉身心放松。”
同时,鲁源村将儒家文化、自然生态与前沿科技融合,与周边村庄联动发展,有效激活乡村经济。
鲁源村景区运营负责人周巍:“未来8平方公里的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将集夫子洞景区、尼山圣境景区、鲁源村景区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一个寻迹、明礼、朝圣的完整传统文化体验路线。未来鲁源村将为游客提供全员NPC的体验模式,集合(采用)‘文旅+大教育’‘文旅+科技’的方式,为游客呈现一个‘全时 全季 全龄’的体验空间。”
在位于任城区的河道总督署遗址公园展示馆内,“红领巾讲解员”正在向市民讲述济宁运河文化发展历史。
市民董春英:“进入馆内,看到了很多的3D影片的呈现,再加上我们很多小讲解员的这些深情地去讲解,了解到我们的运河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感受非常深刻。”
为历史文化遗产插上科技的“翅膀”,河道总督署展示馆通过动画形式还原古代治河场景,游客戴上VR设备,便可身临其境体验运河文化风情。
河道总督署展示馆工作人员程诺:“运用了丰富的多媒体等数字技术,通过文物展品、场景复原、光影互动、文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现深厚的运河文化和历史,助力游客增加参与感、体验感和沉浸感。”
近年来,济宁市统筹做好“项目建设、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市场开发”,不断加快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成功引进灵山集团、华强方特、华侨城、恒力等国内领军企业,建成运营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方特东方欲晓、蓼河夜游、鲁源村、“运河记忆”文化街区、福特纵横户外主题公园等文旅地标,累计创建国家A级景区100家、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6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6家,让海内外游客通过旅游,更好地感受中国文化独特魅力。
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高军锋:“我们是想让游客沉浸式地‘走进’文化,而不是单纯地‘隔着玻璃看’。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比单纯的看文字介绍,我认为更具有冲击力,现在越来越多游客因为这些新场景,对我们济宁有了新的感受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