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完成七轮融资后,上海镁信健康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镁信健康”)正式启动港股IPO。
6月30日,镁信健康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高盛(亚洲)、中金公司以及汇丰银行担任联席保荐人。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7年的镁信健康自2018年开始向机构投资人进行融资,至今共进行了七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到31.37亿元。工商注册信息显示,目前股东有38家,公司创始人兼CEO张小栋通过以其名义实益持有的股份及上海盈卓、上海盈雅及上海盈颂等公司合计持有镁信健康约26.22%的投票权;另外前五大股东中,上海医药大健康及上药云健康合计持股10.72%,云鑫创投持股10.63%,Prismatic Frame持股7.16%,创新工场合计持股6.50%。礼安镁上、富达成长基金、亚洲礼来基金、AIHC MASTER FUND等共计12家外资股东参投了前七轮融资,共计持股比例约为27%。
招股书显示,镁信健康目前仍为亏损状态,但亏损额逐年收窄,在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净亏损4.46亿元、2.88亿元、0.76亿元。
以镁信健康此前融资金额测算,业内人士估计如果下半年镁信健康完成港股上市,有望创下半年港交所最大IPO。
对此,《华夏时报》记者联系到镁信健康方面,对方以“正在缄默期”为由拒绝了采访。
上海医药、蚂蚁集团等为重要股东
天眼查显示,2023年1月镁信健康完成最后一次C+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方汇丰集团,不过未披露融资金额。其最大的一笔融资发生在2021年8月10日,彼时中金公司、博裕资本、清池资本、中银投资、歌斐资产、波士顿投资、GIC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光大控股等23家全球投资人参与镁信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20亿元;同年3月5日又有蚂蚁集团、蚂蚁金服、博远资本、北极光创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等十余家机构参与其B轮融资,金额达到10亿元。
“将工商注册的股东信息与实际参投的企业相对比,全球投资镁信健康多轮融资的机构可能远不止38家,这样的阵容注定其港股IPO定价不会低,不过也要看全球路演的状况。由于镁信健康在国内创新的业务模式,在两地资本市场也没有可参照的上市企业,相似的参照企业可能是平安旗下港股上市公司平安好医生,当时该企业2018年港股上市发行价超过54港元,股价最高达到145港元上方,成为市值超过千亿元的健康管理平台。随着当前港股IPO热潮迭起,镁信健康的IPO有很大的想象空间。”7月1日,国内一家大型券商投行部负责人陈炜(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
据了解,港交所上市申请书到上市的完整流程,通常需要6-12个月,具体时间因企业资质、行业特性和市场环境等因素而异。主要阶段及时间分布分为审核与聆讯阶段3-6个月,递交申请后,港交所通常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首轮反馈意见,企业需1-2个月回复并修改文件,路演与招股阶段3—4周;通过聆讯后路演约7天,招股包括定价和股份分配需2周;最后一周内可实现挂牌上市。不过市场预计,镁信健康或许不需要那么长时间。
财务数据方面,招股书显示,以2024年平台支付总额(GPV)计算,镁信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去年底,公司累计服务保单数量约3.93亿元,与超140家药企以及超90家保险公司达成合作,2024年营收为人民币20.35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约38%。
此外,镁信健康三年来连续亏损,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分别亏损4.46亿元、2.88亿元以及7950万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招股书显示:“历史亏损主要归因于中国医药多元支付市场的独特性和处于发展初期,加上公司策略重点在于搭建基础设施及不断进行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已投入大量资金为业务运营奠定基础,该等投资均用于建立必要的基础架构,包括技术开发、业务运营、平台建立及团队扩充,此等措施均需要大量的前期资金,这也是造成净亏损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该等短期亏损是必要的策略性投资,将带来可观的长期成长机会,同时为未来的获利能力建立稳固的基础。”
风口下的盈利模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招股书中公司从现金流、盈利展望及市场风险三方面对公司的前景做出了预判。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流达到15.26亿元,包括长期定期存款人民币2.61亿元,可以满足公司12个月的营运需求。对于智药解决方案和智保解决方案的需求增长,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创新药械解决方案支付年复合增长率为11.8%,到2030年将增长至人民币2433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17.8%;中国商业医疗险保费(不包括重疾险,护理险及失能险)预计到2030年总保费将达到人民币1.35万亿元,2024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0%,表明创新健康保险服务市场扩张空间巨大。
而对于经营风险,镁信健康在招股书中指出:“不能发现患者、保司及药企的动态需求,可能无法吸引新客户或留住足够的现有客户,这将对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可能无法开发并向客户推广新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会对我们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我们所处的行业在不断变化,若无法有效地参与竞争,我们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我们的部分业务受到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严格监管,并受制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演变和发展,这使我们面临风险及挑战;医疗保健相关行业的监管要求持续发展,这些变化或未能合规可能会对我们的业务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我们无法保证未来能够盈利或持续保持盈利。”
在业内人士看来,港股IPO风潮下半年会愈演愈烈,无论是镁信健康还是其他国内A股公司,港股正成为他们理想的再融资之地。就在同日,科创板芯片概念股和林微纳(688661.SH)也发布了拟赴港IPO公告。
“我们对于香港能够从全球其他证券交易所手上重夺新股融资排名冠军宝座感到十分振奋,鼓励内地龙头企业来港上市、简化A股上市公司的申请上市程序,以及更理想的估值、更佳的市场流动性和资金承接能力均是推动香港新股市场爆发的动力。”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东区上市业务合伙人鲍捷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鲍捷指出,上半年港股以40只新股融资1021亿港元画上完美的句号,与去年同期的30只新股融资132亿港元相比,新股上市数量增加33%,融资总额更是攀升了673%。
“目前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只要未出现重大负面的地缘政治或宏观经济干扰,港股2025年具备全球IPO市场领先地位。这份信心源自强劲的申请上市名单、日益增强的市场动力,以及整体转趋有利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A股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创新企业,正积极利用香港这一国际融资平台,拓展全球资本、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出海的战略。同时随着科企专线等政策新措施落地,将有更多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来港上市,为市场注入更多增长动能。香港的上市制度持续优化,吸引了大量新经济企业及潜在上市申请人,资本市场的深度与竞争力不断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领先上市平台的地位。”鲍捷表示。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上一篇:七轮融资超30亿元,镁信健康港股IPO募资猜想:有望成为下半年港交所最大IPO 镁信健康上市 镁信健康融资价值分析
下一篇:终止百亿级新能源项目,普利特拟投资10亿加码新材料,账上现金不足8亿 普利特重组项目 普利特等投资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