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泽生物医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景泽生物”)近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金公司和国元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不过,这家专注于辅助生殖与眼科药物赛道的生物制药公司,正面临着“单药获批、多管线押注”的研发现状与“巨额亏损叠加资金告急”的上市困境。
仅一款产品获批
景泽生物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辅助生殖药物和眼科药物两大赛道的生物制药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5年6月20日,景泽生物是中国企业中辅助生殖和眼科领域获得最多处于临床阶段大分子药物的公司之一。
招股书显示,研发管线方面,景泽生物目前有8个候选药物,仅一款辅助生殖治疗领域的产品获批。
在辅助生殖治疗领域,景泽生物核心产品JZB30(重组人促卵泡激素冻干粉针剂)于2025年4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商业化,这是该公司首个获批产品,对标全球促排卵市场占有率领先的进口药果纳芬水针剂型开发。此外,景泽生物还在开发JZB30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适应症。
JZB33则是景泽生物对标果纳芬水针剂型开发的生物类似药,配以预灌封卡式瓶注射笔,提高用药便捷性。2025年6月,景泽生物完成了JZB33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已向国家药监局提交NDA。
眼科领域,景泽生物的核心产品为抗VEGF眼内注射液JZB05,是对标抗VEGF药物阿柏西普(艾力雅)的生物类似药,目前已完成JZB05头对头艾力雅的I期临床研究,并进入进一步对比的Ⅲ期临床研究,预期将于2026年下半年提交NDA上市批准。
去年亏损2.43亿元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景泽生物尚未产生收入,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其2023年和2024年年内亏损分别为2.46亿元、2.43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1.22亿元、1.33亿元。
截至2024年末,景泽生物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859万元;流动负债净额达13.25亿元,较2023年末的9.48亿元进一步扩大。景泽生物表示,若不计入此次IPO募资,仅按2024年平均现金消耗水平,现有资金仅能维持5个月的财务可行性。
2018年至2023年,景泽生物完成pre-轮至C+轮融资,C+轮投后估值30.9亿元,募资总额9.27亿元,主要用于建设生产设施、推动产品研发和日常经营。而此次上市,景泽生物同样计划将募资金额主要用于推进多个管线的临床试验、开发生产等。
不过,景泽生物的研发高度依赖第三方。该公司委托合同研究组织(CRO)开展临床前研究和部分临床试验,生产环节也依赖第三方代工。曾有医药行业分析师向媒体表示,这种模式存在风险,如第三方可能无法按时交付合格产品,或因合规问题影响研发进度。因此,如何平衡自主研发与外包合作,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是景泽生物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国内绝大部分具有辅助生殖需求的患者会在当地的生殖中心就诊。因此,建立覆盖生殖中心的广泛销售网络十分关键。招股书显示,景泽生物计划与国内知名药企合作分销JZB30,对于境外市场,其已与南京健友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将促卵泡生成素(FSH)产品的工程细胞株及JZB33专有技术授权给南京健友进行美国市场的JZB33注册及商业推广。
景泽生物表示,未来,公司计划组建一支商务团队,协助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不过,组建团队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且能否覆盖全国主要生殖中心和医院存在不确定性。
除上述风险外,景泽生物还在招股书中提示,公司高度依赖候选药物的成功,这些药物几乎全部处于临床前或临床开发阶段,如果无法成功完成候选药物的临床前项目或临床开发、无法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或无法实现候选药物的商业化,或在上述任何事项上遭遇重大延误或成本超支,其业务前景将受到重大影响。此外,临床开发涉及漫长而昂贵的过程,且不能保证结果;候选药物在商业化后将面临与生物药物及其他辅助生殖和眼科学药物的激烈竞争,且可能无法与竞争对手有效竞争。
在生物医药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景泽生物的上市之路充满挑战。景泽生物能否凭借此次上市突破资金瓶颈,成功将研发管线转化为商业化产品,实现扭亏为盈?有待时间检验。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