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亏损1.6亿元至1.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约亏损2.6亿元至2.3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上个月,万泰生物的“馨可宁9”在国内获批,作为全球第二款九价HPV(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其国内定价不足同类进口疫苗的一半。新疫苗的获批能否挽救万泰生物的业绩?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均承压
万泰生物的业务主要涉及体外诊断(IVD)及疫苗两大领域。其中,体外诊断产品涉及新冠、肿瘤标志物、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体外诊断试剂及诊断仪器;疫苗业务主要有戊肝疫苗、二价HPV疫苗和鼻喷新冠疫苗。
对于今年上半年业绩预亏,万泰生物解释,此次亏损是由于疫苗板块受行业政策调整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销售承压,收入及利润同比显著下滑;IVD板块受政府集采降价、检验套餐解绑等因素影响,销售收入亦承压,导致整体净利润出现阶段性下滑。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2024年,万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22.45亿元,同比下降59.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下降91.49%。其当年营收、净利润均创公司上市5年来新低。
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万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3.54亿元、57.50亿元、111.9亿元、55.1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18亿元 、20.21亿元、47.36亿元、12.48亿元。
万泰生物曾披露,2024年业绩下滑,主要因素为公司疫苗板块受市场调整、政府集采及九价HPV疫苗扩龄等影响,销售不及预期,疫苗板块收入出现大幅下降。
其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万泰生物疫苗板块实现营收6.06亿元,同比减少84.69%,毛利率同比减少21.17%。此外,疫苗产销情况分析显示,万泰生物2024年疫苗生产量为1059.32万支,同比减少64.66%;销售量为904.92万支,同比减少42.40%。
HPV疫苗行业竞争加剧
疫苗板块一直是万泰生物的营收主力。2019年12月30日,万泰生物二价HPV疫苗(商品名为馨可宁)获批,成为首款国产二价HPV疫苗。随后的2020年,万泰生物实现营收23.54亿元,其中,馨可宁实现销售收入6.93亿元。2021年,万泰生物实现营收57.5亿元,其中疫苗板块贡献了33.63亿元,这一年万泰生物并未披露馨可宁的具体销售数据。不过,从中标价格和采购数量可以算出,馨可宁的实际采购额超过33亿元,一款产品撑起了公司过半营收。2022年万泰生物业绩达到顶峰,在实现111.85亿元营收的同时,实现净利润47.36亿元,疫苗业务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75.93%。
不过,随着默沙东九价HPV疫苗在2022年9月将适应人群扩展至9—45岁女性,且供应量增加,国内二价HPV疫苗的销售开始下滑。到了2023年,万泰生物净利润同比下滑73.65%。此外,HPV疫苗的市场需求也出现了下滑迹象,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愈发显著。万泰生物2024年年报显示,其疫苗库存量为3137.46万支,同比增加5.18%。
业绩承压下,部分投资者将希望寄托在万泰生物的九价HPV疫苗上。在九价HPV疫苗的研发过程中,万泰疫苗持续投入科研资金。万泰生物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仅九价HPV疫苗,万泰生物的研发投入已达约10亿元。
今年6月4日,万泰生物开发的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获批上市,该疫苗覆盖HPV16/18/31/33/45/52/58七种高危型和HPV6/11两种低危型,可预防上述型别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适用于9-45岁女性,为中国第一款、全球第二款九价HPV疫苗。次日,万泰生物涨停,收盘价为78.36元/股。
7月8日,万泰生物宣布,馨可宁的定价为499元/支,仅为进口九价HPV疫苗价格的约40%。截至7月15日收盘,万泰生物股价报59.12元/股,相比馨可宁9获批次日已经缩水近四分之一。
公司2025年上半年预亏是阶段性调整还是可能持续的趋势?导致亏损的核心因素是否已在可控范围内?目前公司已采取或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改善短期经营?预计何时能看到业绩拐点?九价HPV疫苗“馨可宁9”目前的生产进度、市场铺货情况如何?首月订单或接种量是否达到预期?预计该产品在2025年下半年能贡献多少营收?对于投资者关注的股价波动问题公司如何看待?是否有稳定股价的相关举措?7月15日,新京报记者就上述问题向万泰生物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新京报记者 张兆慧
校对 穆祥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