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重重
9月19日也就是本周五,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优迅股份)即将迎来科创板首发上会。
“写企业”离不开“写人”,优迅股份创始人柯炳粦的个人经历跌宕起伏亦有很多值得写的地方,如何判断命运关键期、如何又在关键期做出抉择,今年古稀的柯炳粦绝对可供当代年轻创业者学习。更甚者,说一句“柯炳粦是当代闽商传奇之一”并不为过。腾跃曾查阅跟踪了与柯炳粦有关的线下线上资料,若以“上帝”视角回溯,确能从柯炳粦处看到很多异人之处,优迅股份若上市也可看作是历史对柯炳粦的一种“奖赏”。
不过今天写的人不是柯炳粦,而是与他相关的“关键人”。闲话不多说,有机会找时间单开一篇结合时代背景、产业来写写柯炳粦的创业历程。
下面我们切入主题。
优迅股份此次选择上市的地点是上交所科创板,科创板对发行人的要求之一就是要披露核心技术人员的变动情况,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按照要求核查论证并发表意见。
优迅股份在招股书中说,“2023年以来,公司核心技术人员为林永辉、林少衡、陈哲、章可循,未发生变动。”事实恐怕并非如此,招股书披露,2024年6月付某担任优迅股份副总经理,不到一年,2025年3月付某就已辞任优迅股份副总经理。
这里有一个疑问,招股书里的付某是谁?显然,付某并非人名,应是招股书把他匿名了,这在IPO公司的招股书里较为少见。创业者都是被委屈撑大的,以柯炳粦的胸襟和风采应该不至于此。付某匿名原因为何外人不知,但此举却成功吸引了多数媒体注意。
猜一下此人吧,梳理公开线索发现,这个付某应该叫付生猛。不知人名准不准?优迅股份或保代等可在后台留言。
付生猛不仅是任职时间较短的副总经理,他应该也是优迅股份的核心技术人员(报告期内)。
据优迅股份的公众号文章(2023年5月10日发文)显示,付生猛曾是优迅股份的研发总监,在该文中其被列入“公司核心高管及技术专家代表”等。当天厦门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发表的文章显示,付生猛还是该协会的专家委员会代表。从先后时间看,研发总监付生猛的继任者是现在被列入核心技术人员的章可循。
说实话,付生猛作为优迅股份前研发总监(报告期)副总经理都不算报告期内的核心人员,那么又有谁算呢?优迅股份此次可是上的科创板啊。
优迅股份并没有在报告期内将付生猛列入到核心技术人员之中,更没有就2023年以来其核心技术人员出现的变动做出说明,比如付生猛为何离职副总经理?当然保荐人中信证券也没有,而这就说不过去了。因为后面还有事情。
通过优迅股份公众号发布不同文章的照片相貌比对,付生猛还是优迅股份新成立的子公司武汉芯智光联的总经理。需要注意的是,武汉芯智光联地位很重要,它是此次优迅股份募投项目之一的承担单位。同样,付生猛在武汉芯智光联的地位也很重要,除了总经理职位外他还是这个子公司的重要技术人员:武汉芯智光联公开了4个集成电路布图,付生猛是对应四个布图的创作人之一。
目前我们只知道付生猛在短期内辞任了优迅股份的副总经理,不过现在的工商信息显示武汉芯智光联的经理仍是付生猛。此次募投项目中,“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计划投资1.6亿元,项目位于武汉,实施主体便是武汉芯智光联。
据目前工商信息,武汉芯智光联的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是柯腾隆,经理为付生猛,财务负责人杨霞。柯腾隆是优迅股份总经理,杨霞则是优迅股份的董秘,此二人乃掌控全局者,难把精力和时间放到武汉项目。换言之在武汉芯智光联的管理层中,只有总经理一职可能是单一职务,该子公司目前具体情况如何不得而知。
付生猛辞任优迅股份副总经理之后,其是否也辞去了武汉芯智光联总经理职务?付生猛若尚在优迅股份体系内,其发挥实际作用吗?一个子公司的总经理如果辞任了总部副总经理,那其在子公司中还能实际发挥多大作用呢?是不是又要打个问号了。
若上述答案均为否,那么落地武汉并由武汉芯智光联实施的“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目前由谁前期规划、后期落地?总不能由总经理或董秘来负责吧。翻看优迅股份公众号发现,今年5月30日优迅股份+武汉芯智光联与一家深圳公司举行了战略签约仪式,出席者中优迅、武汉芯智光联方面为总经理柯腾隆、副总经理陈哲和武汉芯智光联车载架构师蔡长波,出席名单可没有武汉芯智光联总经理。
说实话就算优迅股份后期上市了,类似这种关键信息亦是投资者极度关心议题,绝非不足为外人道也。需要指出的是,优迅股份这个武汉子公司直接关系到近两个亿的募投项目的落地成效。现在优迅股份进入到上会关键期,腾跃在这里给发行人、保荐人中信证券提个建议,你们真需要想好如何把情况讲透、说清。
优迅股份招股书披露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也很有意思。
目前优迅股份监事会主席/股东是蔡春生,蔡春生从2007年就已接盘徐平部分股份。招股书给出的蔡春生简历显示,其从1997年12月至今任厦门正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
厦门正达房地产开发公司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这个公司不是有限公司也不是股份公司,其主管部门为沈阳驻厦门办事处。目前全民所有制企业非常少见,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的原则,蔡春生应当是厦门正达的“厂长”。
本质上全民所有的厦门正达是另一形式的“国有企业”,所以优迅股份监事会主席/股东蔡春生的身份变得极为特殊:他是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也是民营企业的股东、总经理和监事会主席。时代给予的复杂身份太少见了,其中涉及众多法律法规纪律等历史和现实因素。不过也正因为牵涉到优迅股份的核心“董监高”和资本市场,所以问题再难也得厘清:蔡春生这种复杂身份符合法律法规+纪律的所限、所规吗?
不知道发行人的保荐人中信证券和律师有没有去考虑、求证、论证这些问题?若没有,趁着优迅上市之前给资本市场和监管部门一个交代,一并厘清吧。
还有一个问题也很有意思,这个问题涉及到优迅股份的架构问题。
报告期内的2022年9月17日,优迅股份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该文章中出现了陈涵霖和蔡春生的名字。文章中将其二人的职务称为厦门优迅/优迅副董事长,但是招股书关于此二人的简历中却没有这一职务。
当然,若从外部人角度看,陈涵霖、蔡春生与柯炳粦毕竟是多年的老兄弟,如陈涵霖在武汉的恒隆大厦(一个写字间)就租给了武汉芯智光联,甚至该子公司揭牌时陈涵霖曾出席捧场。所以,如果给老兄弟们一个“名誉职位”似也无可非议。
但需要注意,公司法规定“董事会设董事长一人,可以设副董事长。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董事长不能履行职务或者不履行职务的,由副董事长召集和主持”。
所以按公司法规定,副董事长并非是公司里的闲职或名誉职位,既然优迅股份的官方公众号已宣称二人为优迅副董事长,那么招股书中为何不见?
此二人除了股东、董事、监事会主席身份之外,在优迅股份的实际管理结构与董事会中还发挥何种其他作用?
免责声明
(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