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迅股份“闪电”冲刺科创板:十年控制权之争 柯氏父子终掌舵 优迅股份未来有前途吗 优迅股份概念股
创始人
2025-09-15 20:17:1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彭新

9月19日,厦门优迅芯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优迅股份”)将“闯关”科创板。

这距6月26日优迅股份科创板IPO申报获受理,还不到三个月。在完成两轮问询回复后,优迅股份更新招股书并即将“闪电上会”。

优迅股份本次拟募集资金8.09亿元,用于“下一代接入网及高速数据中心电芯片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车载电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800G及以上光通信电芯片与硅光组件研发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与上一版招股书不同的是,公司取消了原拟8000万元的“补充流动资金”用途。

从招股书与问询函回复来看,优迅股份以“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为自我定位,并在10G及以下前端芯片的国内份额上占优,但公司整体毛利率自2022年的55.26%回落至2025年上半年的43.48%,盈利承压。

与此同时,IPO发行后两位实际控制人的合计表决权或降至约20.35%,存在潜在控制权变更的风险。

在行业周期与上下游议价权不断演化的背景下,优迅股份将如何在治理、产品结构与毛利率之间找到新的平衡,仍待观察。

业绩波动的“冠军”身份成色如何?

光通信产业链涵盖自上游核心光电元件、中游光模块(光模组)到下游光设备与应用领域(电信、数据中心、终端侧等)。

优迅股份主要从事光通信前端收发电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位于产业链上游;主要产品包括激光驱动器芯片(LDD)、跨阻放大器芯片(TIA)、限幅放大器芯片(LA)、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等,为无晶圆厂半导体设计公司(Fabless)。

根据更新后的招股书,优迅股份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73.14万元、5491.41万元和6857.10万元,三年总和达到2.1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净利润为4168.69万元,表明其盈利能力仍在延续。

从营业收入看,其业绩呈波动上升态势:2022年营收3.39亿元,2023年小幅下滑至3.13亿元,2024年回升至4.11亿元,同比增长31.1%;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2.38亿元。

在招股书中,优迅股份自称为国内光通信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列。其核心产品“10G及以下光通信前端芯片组”率先实现低成本CMOS工艺集成,填补国内空白,显著压低相关芯片价格,降低下游光模块企业应用成本;目前已大批量进入国内主流模块厂、系统设备商与三大运营商,由此形成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优迅股份引用光通信行业咨询机构ICC数据称,2024年度,优迅股份在10Gbps及以下速率产品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行业主要参与者还包括MACOM、Semtech、亿芯源、嘉纳海威等。

在收入结构上,优迅股份主营业务中约九成收入来自光通信收发合一芯片,并明显依赖10Gbps及以下产品:2025年上半年其占比达86.74%;25Gbps及以上产品同期占比仅0.19%;跨阻放大器芯片(TIA)占比为11.81%。

然而,即便自称“冠军”,优迅股份也面临激烈竞争。

招股书披露,优迅股份整体毛利率从2022年的55.26%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43.48%,与其市场地位形成反差。

对于毛利下滑,优迅股份在问询回复中称,主要是受价格与成本两端综合影响:行业供需与竞争变化导致价格回落;“千兆+FTTR(光纤到房间)”等项目推广下,战略大客户在采购量增加的同时也强化成本管控,公司为维持合作与份额给予一定价格让利;同时,晶圆成本与产品结构变动亦抬高平均单位成本。

此外,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下行,还与客户结构变化相关——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代理式经销收入占比有所上升。优迅股份表示,随着供需与汇率趋稳、新产品规模化出货带来的成本下降,毛利率有望企稳并有所回升。

作为Fabless企业,优迅股份上游集中度较高,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在80%—90%之间。优迅股份披露已在CMOS工艺上推进国产化:2025年上半年,境内供应商C与B2合计贡献近半CMOS晶圆采购量;同时维持与国际锗硅(SiGe)工艺厂合作。下游方面,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2023年为52.25%,2024年为53.30%,2025年上半年升至65.53%,显示在行业景气切换阶段大客户权重上升。

实控权更迭堪称商业“大戏”

值得注意的是,在优迅股份这家自称“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招股书背后,却隐藏着一场长达近十年、堪称商业“大戏”的实际控制权争夺战。

从优迅股份历史沿革可发现,其实控人历经两次变更,并且一度长达九年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董事会运作也曾陷入停滞。

直至2022年,现任董事长柯炳粦及其子柯腾隆成为实际控制人,但优迅股份股权分散的隐患并未消除。优迅股份还在风险提示中表示,可能出现优迅股份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或其他影响其履行公司决策权和控制权的不利情形,存在一定的控制权变更风险。

因此,关于优迅股份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的演变过程,以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股权与控制表决权是否清晰等问题,受到监管审核的重点问询。

有趣的是,随着优迅股份回复了监管审核问询函,连同招股书一起,其中详细披露了公司技术创始人Ping Xu如何一步步被边缘化,最终黯然离场。以及柯炳粦及其子柯腾隆,如何通过一系列股权运作和制度变革,成功将优迅股份控制在手中的故事。前后过程如同一部商业剧本,向外界徐徐展开。

2003年,优迅股份的前身厦门科芯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作为一名拥有专业背景的技术专家,Ping Xu以技术作价,占据了优迅股份60%的绝对控股权,出任总经理,全面负责技术与产品开发,是公司名副其实的创始人和实际控制人。与此同时,柯炳粦以创始股东身份出任董事长,负责外部融资与日常管理。

创业初期,优迅股份权力结构较为清晰。Ping Xu持有60%股权,出任总经理,主导研发;凭借技术优势和控股地位,Ping Xu在董事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柯炳粦持股12%,负责融资与运营,尽管其自公司设立之初即担任董事长,角色更近似职业经理人。

然而,平静的湖面下暗流涌动。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至2009年间。由于公司技术开发和盈利状况未达预期,Ping Xu与其他股东及管理层在经营理念上产生分歧。2009年3月,一纸董事会决议打破了平衡,会议决定实行董事长负责制,并大幅调低了Ping Xu的薪资 ,这标志着权力天平开始向柯炳粦倾斜。

矛盾很快公开化。因Ping Xu另设企业经营,优迅股份以侵害商业秘密为由将其告上法庭并最终胜诉。至2013年,Ping Xu已事实性地不再担任总经理一职,一场围绕优迅股份控制权的漫长博弈正式拉开序幕。

从2013年1月到2022年11月,优迅股份进入了长达九年的无实际控制人时期。这一时期的关键在于公司章程中一项“重大事项董事会全票制”规定,即公司章程修改、增资、高管聘任等重大事项,必须由出席董事会的全体董事一致同意方可通过。这一条款成为各方相互掣肘的工具,导致公司治理一度陷入僵局。

然而,在董事会层面陷入僵持的同时,柯炳粦父子在经营和股权层面正悄然巩固势力。柯炳粦虽未获正式任命,但自2019年起已实际行使总经理职权,并于2022年4月获得董事会追认。其子柯腾隆则于2014年加入优迅股份,从董事长助理一路晋升,至2022年8月已任常务副总经理。

更关键的布局发生在股权层面。2014年5月,历史股东魏翔拟将其14.37%的股权转让给柯炳粦,为规避股东分歧尽快完成交易,柯炳粦联合另外17名自然人共同出资,并由自己作为名义股东代持该部分股权。尽管由于股东反对,这次关键的股权转让直到2021年12月才完成工商变更,但在此期间,这14.37%股权的表决权已牢牢掌握在柯炳粦手中。

随着优迅股份筹备上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变得刻不容缓。自2021年底起,优迅股份控制权之争的节奏骤然加快。

首先是创始人Ping Xu彻底出局。通过一系列密集的股权转让退出直接持股,Ping Xu的持股被逐步稀释和剥离,至2022年8月,Ping Xu已不再直接持有任何公司股份。

2022年11月,优迅股份公司性质由“中外合资企业”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由董事会变更为股东会。这一变化彻底废除了董事会全票否决权机制,改为由持股比例决定的表决权上。此时,柯炳粦、柯腾隆父子已通过直接持股、代持多个员工持股平台等手段,合计控制了优迅股份26.25%的表决权,在分散股东格局下维持相对控制优势。在2022年11月,柯炳粦、柯腾隆被正式认定为公司新的实际控制人,完成了对优迅股份的最终掌控。

如今,柯氏父子合计控制优迅股份27.13%的表决权,这场长达十年的控制权之争,以柯氏父子的完胜告终。

然而,招股书中亦坦言,本次发行后,实际控制人控制的表决权比例稀释至20.35%,可能出现优迅股份控制权被第三方收购或其他影响其履行公司决策权和控制权的不利情形,存在控制权变更风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税收和资本占用角度分析债券投... 随着中国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税收和资本占用差异对机构配债偏好的影响愈发明显。广义基金为追逐高息收益...
冰火两重天,受不了了 冰火两重... 图:Looming 聊两件事,一个是房,一个是股。 它俩是多数人的核心资产; 它们的价格趋势,像扔往...
3年采购超2000台!众擎机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近日,...
寒武纪的“博弈”:机构乐观预测... 作为人工智能芯片的代表公司之一,寒武纪在短短月余上涨超一倍,这在市值超千亿元的大盘股之中并不多见,在...
这只医药股,上市两个多月股价暴... 还没有产品获批上市、还在亏损中的药捷安康(02617.HK),在登陆港股上市后的短短两个多月,却创下...
第128期:42.25 第12... 2025年9月12日更新:【#大V综合信号#】42.25不买不卖(上期47.15)
天纺标:将检测触角深入“衣食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即天纺标,871...
北交所第二例!创远信科拟“股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5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即创远信...
康强电子股权遭拍卖,徐翔泽熙A... 作者 | 谢美浴、于婞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近日,康强电子(002119.SZ)一则司法拍...
英伟达收购迈络思一案,市场监管...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李玲 根据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
西贝不懂公关?罗永浩必败无疑?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罗永浩和西贝的争端,想停...
西证国际证券被取消上市地位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5日,西证国际证券发布公告称,9月12日收到联交所发出的函件,其中表示联交所...
冠豪高新独家回应涨停:涨停非“...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陶野)9月15日,冠豪高新(600433)股价强势涨停,收盘报3.47元,涨幅...
西贝致歉: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 预制菜风波中的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发布致歉信。 9月15日下午,西贝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致歉信中指出,...
“免签朋友圈”扩大、跨境游客通... 央视网消息:9月15日7时50分,黑龙江省绥芬河公路口岸旅检大厅迎来了首批享受免签政策入境的俄罗斯旅...
6670万巨额罚单落地,广发银... 作者 | 刘银平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一场针对银行业的监管风暴席卷而来。近日,国家金融监督...
出口竞争力与金融市场吸引力:美... 2025年9月美联储货币政策如何调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美联储理事会将于9月17日召开关键会议,市场...
“One蛇口杯”太子湾海上嘉年... 9月13日,深圳南山蛇口太子湾海域掀起阵阵浪潮。由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招商蛇口冠名、招商街...
华新精科登陆主板:产能未饱和仍... 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近日,江阴华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新精科...
“顾客虐我千百遍”措辞引发网友...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9月15日中午,西贝餐饮集团就近期预制菜争议道歉。 西贝在信中称,近日,西贝受到...
煤炭巨头兖矿能源海外“淘钾”再... 千亿煤炭巨头兖矿能源(600188)宣布终止并购高地资源。9月15日,兖矿能源公告称,近日,因约定的...
邮储银行财报里的“进”与“忧”... 文 / 八真来源 / 节点财经当时代的“马车”放慢速度,各行各业都深有感触。过去几年,银行业身处愈发...
深圳900亿市值央企,调整董事... 【高管】蒋铁峰卸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蛇口”)董事长职务,引起该公司高层连锁...
模拟芯片板块大涨,圣邦股份、纳... 红星资本局9月15日消息,今日,模拟芯片设计板块全线飘红。截至收盘,圣邦股份(300661.SZ)、...
潮汕父子卖珠宝,飙上135亿 ... 作者:刘婧汐 江昱玢编辑:骆一帆 陈晓平图源:潮宏基一对潮汕父子,距离两地上市再进一步。9月15日,...
模拟芯片板块大涨,圣邦股份、纳... 红星资本局9月15日消息,今日,模拟芯片设计板块全线飘红。截至收盘,圣邦股份(300661.SZ)、...
龙芯中科:龙芯首款GPGPU芯... 9月15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龙芯中科,688047.SH)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时...
时尚珠宝巨头,又要IPO了 时... 时尚珠宝巨头,又要IPO了作者 | 苏青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当Z世代开始买黄金...
21独家|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 “人在家中坐,钱往卡外飞。”作者 | 吴霜编辑 | 方海平近日,多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
“活封”3个月,还债7个亿!北... 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深化的背景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正得到践行。作者 | 郭聪聪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