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70万巨额罚单落地,广发银行IPO之路再生波澜 广发银行600万事件后续 广发银行天价罚单
创始人
2025-09-15 22:14:29



作者 | 刘银平

编辑 | 付影

来源 | 独角金融

一场针对银行业的监管风暴席卷而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多家银行开出罚单,直指银行在信贷管理、数据治理等核心业务方面的违法违规行为。其中,广发银行以6670万元的罚款金额“领跑”

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是2家未上市银行的其中一家,尽管其资产规模、核心资本、营收及利润等方面长期领跑其他非上市银行,甚至比多家上市银行规模更大、业绩更佳,但筹划IPO16年,依然未圆上市梦。

从过去几次IPO中止情况来看,内部治理一直是其上市的最大阻碍之一。如今再收巨额罚单,上市路途迷雾重重。

1

史上第三大罚单,

年内银行业第二大罚单

6680万元的罚款金额,是广发银行史上第三大罚单,也是今年除华夏银行(600015.SH)收到的8725万元罚单外,银行业收到的第二大罚单。广发银行此次主要违法违规行为包括相关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等。此外,两名相关负责人李工凡、陈卉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在监管披露罚单信息的当日,广发银行就发了公告回应,此次处罚是基于2023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该行开展风险管理及内控有效性现场检查发现问题作出的处理结果。广发银行诚恳接受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高度重视监管意见的落实,已完成处罚相关问题的整改。

过去几年广发银行一直都是监管罚单的“常客”,每年都收到数十张罚单,年罚款金额超千万元。根据企业预警通统计的信息,2025年以来广发银行总行及各地分支机构被处罚33次,罚款总金额8284.98万元(不含针对个人的罚款金额)。



图源:罐头图库

除了本次处罚以外,今年百万级以上罚单还有2张。

7月18日,广发银行无锡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三查”不到位、票据业务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三查”不到位等违法违规行为,被无锡金融监管分局罚款210万元。

3月3日,广发银行郑州中原福塔支行因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虚增存贷款,被河南金融监管局罚款180万元。贷款业务违规是银行业监管处罚的重灾区,纵观今年以来广发银行收到的罚单,约9成罚单都涉及信贷业务违规。

除此之外,近十年来广发银行有约十位高管因违规违纪“落马”,还包括3名董事长在内,严重侵害了广发银行声誉,内部治理能力遭到质疑。合规漏洞频现,给这个“非上市元老”的上市之路增添了屏障。

2

超3.6万亿资产规模,

IPO之路为何16年未果?

在中国银行业协会推出的“2024年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中,广发银行排在第16位,该名单主要依据各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排名,除了广发银行,名单前25位的其他银行都已上市。

单从规模及业绩来看,广发银行在股份行中并非垫底,从2024年末的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息净收入、归母净利润等规模数据来看,广发银行不仅高于恒丰银行,还高于在A股上市的浙商银行(601916.SH)、在港股上市的渤海银行(9668.HK)。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广发银行总资产3.69万亿元,较去年末的3.64万亿元增长500亿元。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超3万亿元,却迟迟未能上市,在国内银行业算是独一份的存在了。

自筹备上市计划开始,广发银行的IPO之路已走过了16年。位于超一线城市的广州,政策支持、融资环境良好,上市之路却一波三折。



图源:罐头图库

2009年广发银行首次提出上市计划,但由于股权结构复杂、股东利益问题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未能推进下去。

2011年广发银行启动“A+H”股上市计划,由中信证券和高盛高华证券作为辅导机构,但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市场波动和内部问题,上市进程再次受阻。

2014年原董事长李若虹“落马”。2016年3月,中国人寿(601628.SH)收购了花旗集团及IBM持有的广发银行36.48亿股股份,总对价约为233.12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国人寿持股比例由20%升至43.686%,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经过这一变动后,该行上市进程再次停滞,2017年年中上市进展变更为“暂时中止”。随后,广发银行收到银行业历史上最大罚单。

在2019年上半年工作会议上,广发银行提出“三至五年内实现公开上市”的计划,但由于内部治理、资产质量等问题,进展缓慢。

2020年以来,广发银行的IPO计划仍在积极筹备中,持续优化结构、提升资产质量并强化内部治理,多次传出上市动态。2021年5月,由中信证券辅导IPO的广发银行状态变为“辅导备案终止”。

近两年,广发银行鲜少传出IPO进展,上市之路按下暂停键。

3

近17年营收、净利首次“双降”

内控问题频发、IPO停滞的同时,广发银行在业绩上也交了一份不甚理想的答卷。

2024年,广发银行营业收入629.37亿元,同比下降0.63%,归母净利润132.59亿元,同比下降5.25%,这是近17年来首次出现营收、净利润“双降”的情况

2021年之前,广发银行资产规模和负债规模增长较快,除了个别年份,涨幅基本在10%以上,2020年总资产突破3万亿元,2022年后资产及负债规模增速均下降。2022-2024年资产规模增速分别为1.72%、2.68%、3.86%。

广发银行存款规模占负债规模的比例在6成以上,总负债规模增长放缓,和存款规模增长放缓有一定关系。

截至2024年末,广发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2.26万亿元,同比增长3.47%,2023年、2022年存款规模增速分别为0.54%、3.59%。在居民存款规模大幅增长的背景下,广发银行的存款规模增速在同类银行中处在较低水平。

公司存款规模浮动较大,公司定期存款规模在连续下降三年之后,2024年末达到1.07万亿元,同比增长29.37%;但公司活期存款规模连续两年低速增长之后,2024年末为0.51万亿元,同比下降30.88%。



图源:罐头图库

和存款一样,2022年以来贷款规模增速也明显放缓,2022-2024年末贷款余额分别为2.05万亿元、2.07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0.84%、3.08%。

营收和利润下滑,主要因核心业务中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双双下滑,2024年分别为496.51亿元、109.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78%、7.43%。

值得注意的是,广发银行投资数据表现亮眼,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0.13%至66.72亿元,不过由于占营收比重不高,未能阻止整体业绩下滑。

一直以来,广发银行对信用卡业务有着高度依赖,过去两年广发银行营收不理想或与信用卡业务收缩有一定关系。2022年以来信用卡透支余额连续下降,截至2024年末为3928.46亿元,同比下降7.54%。

2024年末广发银行信用卡透支余额占个人贷款与垫款余额的比例为45.9%,占比较去年同期下降2.19个百分点,这一比例比所有上市银行都要高,在股份行中也高居榜首。除了收入下降,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信用卡额度使用率下降也显示出广发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挑战。2021-2024年,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1.54%、1.58%、1.59%、2.19%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表示,银行通过信用卡业务拓展小额贷款业务,可以增加银行利息与手续费收入。同时,发展信用卡业务也是不少银行的硬性指标,有考核业绩的需求。但是,如果银行对信用卡持有人的资质审核不严格,容易影响银行资产质量,同时盲目加大信用卡发放、降低申请门槛,会影响银行的风控,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



图源:罐头图库

资产质量连续两年得到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两年“双降”,拨备覆盖率稳中有升,风险抵御能力增强。2024年不良率为1.53%,较上一年下降了0.05个百分点,企业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个人贷款不良率则维持低位;拨备覆盖率为165.6%,较上一年上升了4.69个百分点。

广发银行通过债权转让、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手段,不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2024年以来多次在银登中心转让不良资产收益权,接盘方包括粤财信托、华润深国投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实现对部分不良资产的剥离,对降低不良贷款率起到一定作用。

根据广发银行2025年上半年经营管理工作会议披露的信息,上半年净利润达成进度目标,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作为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广发银行整体综合实力及品牌影响力较强,客户基础庞大,连续3年入围国内系统性重要银行,行业地位突出。最大股东中国人寿财力实力雄厚,银保协同深化,助力其各项业务保持较强的竞争优势。风险管理水平逐渐提升,不良率持续下降。

然而,频遭监管处罚暴露出治理隐患,盈利能力的下滑则削弱市场估值及投资者信心,IPO之路再增荆棘。对广发银行来说,上市或许不急于一时,在股东加持与规模优势下,解决内控问题、提升盈利水平,或许更加切合实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从税收和资本占用角度分析债券投... 随着中国债券收益率的持续下行,税收和资本占用差异对机构配债偏好的影响愈发明显。广义基金为追逐高息收益...
冰火两重天,受不了了 冰火两重... 图:Looming 聊两件事,一个是房,一个是股。 它俩是多数人的核心资产; 它们的价格趋势,像扔往...
3年采购超2000台!众擎机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朱成呈作为具身智能的代表之一,人形机器人发展正加速迈进产业化临界点。近日,...
寒武纪的“博弈”:机构乐观预测... 作为人工智能芯片的代表公司之一,寒武纪在短短月余上涨超一倍,这在市值超千亿元的大盘股之中并不多见,在...
这只医药股,上市两个多月股价暴... 还没有产品获批上市、还在亏损中的药捷安康(02617.HK),在登陆港股上市后的短短两个多月,却创下...
第128期:42.25 第12... 2025年9月12日更新:【#大V综合信号#】42.25不买不卖(上期47.15)
天纺标:将检测触角深入“衣食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天纺标检测认证股份有限公司(即天纺标,871...
北交所第二例!创远信科拟“股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黄鑫宇)9月15日晚,北交所上市公司创远信科(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即创远信...
康强电子股权遭拍卖,徐翔泽熙A... 作者 | 谢美浴、于婞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近日,康强电子(002119.SZ)一则司法拍...
英伟达收购迈络思一案,市场监管...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李玲 根据9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经初步调查,英伟达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
西贝不懂公关?罗永浩必败无疑? *此图由AI生成 作者| 史大郎&猫哥 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 罗永浩和西贝的争端,想停...
西证国际证券被取消上市地位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15日,西证国际证券发布公告称,9月12日收到联交所发出的函件,其中表示联交所...
冠豪高新独家回应涨停:涨停非“...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陶野)9月15日,冠豪高新(600433)股价强势涨停,收盘报3.47元,涨幅...
西贝致歉:将尽可能把中央厨房前... 预制菜风波中的连锁餐饮品牌西贝,发布致歉信。 9月15日下午,西贝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致歉信中指出,...
“免签朋友圈”扩大、跨境游客通... 央视网消息:9月15日7时50分,黑龙江省绥芬河公路口岸旅检大厅迎来了首批享受免签政策入境的俄罗斯旅...
6670万巨额罚单落地,广发银... 作者 | 刘银平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一场针对银行业的监管风暴席卷而来。近日,国家金融监督...
出口竞争力与金融市场吸引力:美... 2025年9月美联储货币政策如何调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美联储理事会将于9月17日召开关键会议,市场...
“One蛇口杯”太子湾海上嘉年... 9月13日,深圳南山蛇口太子湾海域掀起阵阵浪潮。由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招商蛇口冠名、招商街...
华新精科登陆主板:产能未饱和仍... 本文授权来自《中国民商》 作者:郑勇康 编辑:张佳茗 近日,江阴华新精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新精科...
“顾客虐我千百遍”措辞引发网友...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 9月15日中午,西贝餐饮集团就近期预制菜争议道歉。 西贝在信中称,近日,西贝受到...
煤炭巨头兖矿能源海外“淘钾”再... 千亿煤炭巨头兖矿能源(600188)宣布终止并购高地资源。9月15日,兖矿能源公告称,近日,因约定的...
邮储银行财报里的“进”与“忧”... 文 / 八真来源 / 节点财经当时代的“马车”放慢速度,各行各业都深有感触。过去几年,银行业身处愈发...
深圳900亿市值央企,调整董事... 【高管】蒋铁峰卸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招商蛇口”)董事长职务,引起该公司高层连锁...
模拟芯片板块大涨,圣邦股份、纳... 红星资本局9月15日消息,今日,模拟芯片设计板块全线飘红。截至收盘,圣邦股份(300661.SZ)、...
潮汕父子卖珠宝,飙上135亿 ... 作者:刘婧汐 江昱玢编辑:骆一帆 陈晓平图源:潮宏基一对潮汕父子,距离两地上市再进一步。9月15日,...
模拟芯片板块大涨,圣邦股份、纳... 红星资本局9月15日消息,今日,模拟芯片设计板块全线飘红。截至收盘,圣邦股份(300661.SZ)、...
龙芯中科:龙芯首款GPGPU芯... 9月15日,龙芯中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龙芯中科,688047.SH)在上证e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时...
时尚珠宝巨头,又要IPO了 时... 时尚珠宝巨头,又要IPO了作者 | 苏青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当Z世代开始买黄金...
21独家|浦发信用卡被集中盗刷... “人在家中坐,钱往卡外飞。”作者 | 吴霜编辑 | 方海平近日,多位浦发银行信用卡用户在社交媒体上发...
“活封”3个月,还债7个亿!北... 在民营经济促进法实施深化的背景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这一理念正得到践行。作者 | 郭聪聪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