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商业生态联盟(BEA)、海尔集团、加里·哈默管理实验室(MLab)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人单合一模式引领论坛暨第二届零距离卓越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本届论坛以“组织智能:构建AI时代的智能交互生态”为主题,吸引了全球400多位专家学者、跨国企业代表等现场参会。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管理创新教授马克·格瑞文、Thinkers50首席执行官米科·莱斯凯拉担任本届论坛主持人,瑞士IMD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创新管理学荣誉教授比尔·菲舍尔、彼得·德鲁克欧洲学会会长理查德·斯特劳布等全球管理界专家现场探讨了AI时代组织智能的新未来。
海尔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以《人单合一:商业模式的新启蒙》为主题,提出了对人单合一模式下组织创新的期待,正如2000多年前庄子在《养生主》中留下的哲思:“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当企业蜕变为生态,每个人都是自主创客,便不再是被动的“工具人”与“燃料”,而是主动创造的“火种”。
2005年,海尔创始人、海尔集团董事局名誉主席张瑞敏首次提出人单合一模式,经过20年的演进已经成为跨越商业周期的管理范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论坛开幕致辞中指出,人单合一模式经历了孕育期、萌芽破土期、扎根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四个阶段。在孕育期,海尔培育“人的价值最大化”基因,早在创业之初,“企业即人”“赛马不相马”“员工是源头活水”“人的价值最大化”等理念在海尔便已确立;为克服金字塔上升的“大企业病”,2005年,人单合一从萌芽破土而出,追求“人的价值最大化”成为海尔的管理哲学;在扎根生长期,海尔以十年时间推进人单合一在各业务版块的试点、总结、凝练、复制推广,颠覆传统金字塔结构,去掉1.2万多名中间管理层,彻底打破科层制。
经过近20年的实践和沉淀,人单合一开始开花结果,自组织、自主人、自进化已成为体系,去金字塔结构的链群合约、回归三权的增值分享、零边界生态的自纠错机制推动人单合一进入新的时期——生态创业、生生不息阶段。
张瑞敏在主旨演讲中表示,只有人的自我启蒙,才是商业模式自我进化的动力。他将海尔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总结为三次“砸”、三次“创零”:第一次是1985年,砸冰箱、创零缺陷品牌;第二次是2005年,砸科层制、创零距离组织;第三次又间隔二十年,砸标签、创零边界生态。
人单合一的本质是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中心,通过机制设计让每个人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在不断追问中实现模式的自进化。这三次“砸”,每一次都是对旧模式的彻底扬弃,三次“创零”,则是对新范式的坚定建构,它们共同勾勒出人单合一持续进化的主线。
张瑞敏在演讲中再次引用管理史学家斯图尔特·克雷纳在《管理百年》中的观点,管理上没有最终的答案,只有永恒的追问。人单合一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进程。它不仅在二十年间完成了从1.0到2.0的迭代,更指向未来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持续融合与引领。
二十年间,从消费互联网风起,到人工智能云涌,人单合一持续进化,实现了从1.0到2.0的跃迁:在人单合一1.0阶段,“零距离”打破了企业内部的科层制壁垒,通过增值分享,彰显每个人的创新价值;进入2.0阶段,人单合一迈向“零边界”,通过智能交互生态彰显生态相关各方的创新价值。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费尔普斯评价,人单合一模式破解物联网时代管理难题,开拓属于物联网时代的管理模式。
本届论坛汇聚了全球顶尖学者、企业家及生态方代表,共同探讨未来组织的形态与动力,他们一致认为在当前的全球产业形势下,人单合一的价值性和引领性日益凸显,因为它满足了所有人的基本需求,那就是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人单合一恰恰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土壤。
这种价值与认可在海尔海外并购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海尔在跨国并购时,并没有大量派驻管理人员,而是通过输出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实现业务的整合。事实印证了这一模式的有效性:日本三洋被海尔收购后推行人单合一模式,当年即实现扭亏为盈;新西兰斐雪派克、意大利Candy在采用该模式后,市场份额及经营绩效大幅提升;美国开利商用冷柜并入海尔一年后便实现盈利;通用家电复制人单合一模式,5年多时间里实现收入翻番,2023年跃升规模全美第一大家电公司。
进入新时代,全球管理学界都在找寻一种能够有效对抗“大企业病”、提升组织活力的新管理范式,全球产业界和学术界都在探索与研究。人单合一的快速迭代与创新则为他们提供了灵感,全球顶尖商学院纷纷将人单合一纳入经典教学案例,全球TOP10商学院中9家引入海尔案例,其中哈佛商学院收录35个,海尔成为进入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最多的中国企业。
不仅是在全球管理学界,如今人单合一已经从一个管理创新的范式上升为企业管理的全球标准。2025年3月,人单合一硅谷研究中心主任安妮卡·斯泰贝以海尔人单合一模式及智能交互生态实践为基础撰写的ISO 56012《创新管理-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指南》提案,以98%高票通过,成为ISO首次以中国原创管理模式为基础发起制定的国际管理标准,标志着人单合一成为全球认可的创新范式。
在本届论坛上,彼得·德鲁克欧洲学会会长理查德·斯特劳布授予张瑞敏“终身荣誉会士”称号,以表彰其在全球管理创新领域的开创性贡献。正如管理大师加里·哈默所言,“世界正在不断变化,现在比以往更需要充满活力、富有动能的组织,海尔是世界上最具变性的组织之一,我们都希望看到这样的组织涌现,满足用户利益相关方及员工不断增长的需求”。
本届论坛举行了第二届零距离卓越奖颁奖典礼,吸引了来自六大洲28个国家及地区、涵盖15个行业的95家组织参与,较去年增长近36%,其中不乏德国拜耳集团、德国零重力实验室、西班牙印达罗航空等大规模跨国企业和前沿创新机构,最终41个组织脱颖而出。
以拜耳集团为例,这家拥有160余年历史的欧洲领先的生命科学企业,近年来其面临着业绩亏损与组织臃肿的困境,2023年引入人单合一模式的理念,构建了以“动态共享所有权”(DSO)为核心的新运营模式,以分布式决策、用户零距离与团队赋能重塑组织架构。截至2025年年中,已在全球一半业务中推行,组建超100个先锋团队,推动审批流程大幅精简、响应速度显著提升,并力争实现20亿欧元成本节约,逐步扭转经营效率与创新动能。
零重力实验室由汉莎集团于2015年创立,致力于通过数据工程、分析和机器学习提升航空业务效能。该实验室突破传统层级限制,引入基于“合弄制”的自主管理模式,以专业“圈子”取代部门,实行同意制决策和赋能型领导。团队在多个项目中取得实质性成果,例如为汉莎航空餐饮实现食物减废的量化改进,有效赋能人才自主决策与持续成长。
如今,人单合一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创新张力,吸引着社会各界关注与学习。全球已自发成立15个人单合一模式研究中心,75个国家和地区的41万余家企业在学习人单合一模式,其中有8.2万家已成功复制,他们成为人单合一模式跨领域强大适配性与创新推动力的生动体现。
在论坛现场,海尔集团智慧住居、大健康、数字经济三大产业生态也分享了人单合一2.0的最新实践成果。
在智慧住居生态,海尔智家构建了全球领先的智慧家庭生态平台。这背后支撑的是其自主研发的智慧家庭智能交互引擎,能通过Uhome大模型驱动全球超级智能体,一端连接需求,和用户交互;另一端聚合生态,实现快速响应。以Leader懒人三筒洗衣机为例,经过8000多万次交互,上市7天预约8.8万台,目前已交付近20万台,并衍生出多品类、跨区域的“懒人洗家族”。
在大健康产业生态,盈康一生以人单合一重塑复杂的医疗健康领域。聚焦生命科学,盈康一生与广州实验室共创全球首个呼吸系统的百万队列全自动化样板库,实现-80℃单次入库4800份样本等行业引领,并联合共创2款全球首创产品、2项国家标准和3项行业标准;在医疗服务领域,盈康一生下属医院联合器械企业、国家医学创新中心、AI技术创新公司多方开展脑机接口治疗帕金森临床应用,使患者跨省就医率达83%。
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卡奥斯打造用户全流程参与的工业互联网新生态,以用户为中心,连接各行各业企业、软硬件资源方、开发者以及内部链群,形成零边界的价值网络。目前,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链接90万家企业,覆盖20大行业,汇聚30多万个开发者,连接5000多家生态伙伴,推动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
论坛还成立了“零距离卓越联盟”,旨在汇聚全球领先的创新实践组织,促进跨行业、跨地区的经验共享与资源协同,进一步推动人单合一模式的全球化应用与创新迭代。
人单合一20年的探索,不仅是一次管理革命,更是一场关于组织生命力的进化。它始终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内核,持续激活个体创造力、重构生态价值网络、推动组织向无界生态演进。周云杰表示,种下人单合一种子最好的时间是20年前,其次便是现在!
上一篇:以色列捅了娄子,巴铁正式成了沙特保护伞,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以色列捅下马蜂窝 以色列捅了大马蜂窝
下一篇:两件大事刷屏!“924行情”即将一周年,下周市场会修复吗? 两件大事刷屏!“924行情”即将一周年,下周市场会修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