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从牛股到妖股,只需再加两个20CM涨停!
9月25日,股价涨幅超过十倍的“牛股”上纬新材(688585.SH)再度被交易所紧急停牌。当日晚间,公司发布公告称自2025年7月9日至9月25日期间,股价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及严重异常波动情形,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经向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于9月26日起停牌,自披露核查公告后复牌。这也是公司股票自7月9日披露控制权变更事项以来的第二次停牌。
上纬新材9月23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实控人正式变更为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邓泰华之后,公司股价连续两日20%涨停,截至停牌前收盘报132.1元/股。
“若以股价今年连续涨停起测算,上纬新材只要再来一个涨停,涨幅就达到20倍。从资金面来看,上纬新材近期再获融资客大幅加仓,截至9月24日,其目前融资余额达8.10亿元,创历史新高,较9月9日阶段低点6.15亿元增长近1.95亿元。24日,上纬新材获融资客9421万元增持,单日净买额位居历史第五高。此外,各路游资营业部也纷纷登上龙虎榜。”上海一家以机构客户为主的券商营业部老总周华(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公司紧急澄清借壳传闻
在市场人士看来,上纬新材再度被游资“围攻”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A股市场AI半导体和芯片板块仍然是主力资金抱团的标的,大盘调整以来,行业板块呈现“恒强”的格局,资金并未从板块中撤走反而加速流入;二是上纬新材受关注度极高,加上公司实控人变更公告的发布,更引起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的猜想。
在9月25日晚间的系列公告中,公司称已关注到近期市场存在部分媒体关于上纬新材与实际控制人邓泰华及其控制的智元创新相关资产进行整合的讨论与报道,公告明确表示:“公司发函向公司收购人暨控股股东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实际控制人邓泰华核实。截至目前,收购方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不存在在未来12个月内对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资产和业务进行出售、合并、与他人合资或合作的明确计划,或上市公司拟购买或置换资产的明确重组计划。截至目前,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
据了解,9月24日晚间上纬新材发布公告,上海智元恒岳计划要约收购37.00%股份,要约收购价格为7.78元/股,预计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11.61亿元。本次要约收购期限共计30个自然日,即2025年9月29日至2025年10月28日。收购人已于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公告前将2.32亿元存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作为本次要约收购的履约保证金。
此前一天,上纬新材发布了关于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公告。内容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协议转让股份完成过户登记,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及表决权放弃后,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上海致远新创科技设备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计拥有公司29.99%的股份及该等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公司控股股东由SWANCOR萨摩亚变更为智元恒岳,邓泰华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上纬新材此次控股权的变更可能会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智元机器人的强大技术背景与市场资源,或将帮助上纬新材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智能化的不断发展,环保材料与智能制造的结合也成为市场的必然趋势,预计将为两家公司带来更大的增长空间。”一位市场人士受访时指出。
游资爆炒背后风险几何
尽管投资人对上纬新材的控股权变更充满期待,但是股价已经脱离基本面的爆炒也让市场担忧。
在9月25日的停牌公告中,上纬新材表示,经公司核实本次股票交易异常波动期间,除协议转让外,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不存在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
就在当日,上纬新材因有价格涨跌幅限制的日收盘价格涨幅达到15%的前五只证券登上龙虎榜,在买入榜前五席位中,知名游资席位国泰海通证券上海浦东新区海阳西路、广发证券郑州农业路、华鑫证券西安科技路分别净买入6280万元、3826万元、2785万元,此外散户大本营支撑的东方财富“拉萨天团”席位也净买入近2915万元。
“上纬新材主业是做风电叶片用的树脂材料,业绩一直很稳,近三年净利润都在8000万元左右。但过去几年股价一直没动静,市值长期在30亿元上下晃悠。转折点在7月8日晚上,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智元机器人突然宣布要花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还承诺不用杠杆,全是真金白银。更关键的是,智元机器人的对手宇树科技已经在冲刺科创板了。它通过收购上纬新材,很可能抢先成为科创板具身智能第一股。搭上这样的热门赛道,上纬新材自然成了资本眼里的香饽饽。”9月26日,上海资深股票投资人程泓告诉本报记者。
对于上纬新材股价暴涨的原因,程泓分析称,上纬新材有个特点,大股东及关联方持股高达85%,外面能交易的股份只有15%,相当于一个浅浅的池塘。龙虎榜显示,游资和散户疯狂涌入,想买都买不到多少。
“这哪是炒股,简直是抢筹码,筹码少、资金多,股价想不涨都难。以前市场看的是上纬新材每年8000万元的净利润,给20倍市盈率就到头了。现在不一样了,沾上具身智能概念后,它从传统制造业变成了科技成长股。截至9月25日,上纬新材市盈率891倍,市净率40.45倍,而化学原料行业平均市盈率才24.8倍。按2024年净利润算,要连续赚400年才能撑起现在的市值。但市场好像并不在乎,因为一是智元机器人承诺2025—2027年每年扣非净利润不低于8000万元,和上纬新材2024年的业绩差不多,至少给了个不会大跌的预期;二是大家幻想协同效应,比如上纬新材的轻量化材料能让机器人更灵活,耐腐蚀材料能让机器人适应恶劣环境。”程泓表示。
但另有不愿具名的资本市场人士指出,上纬新材股价狂欢背后存在三大风险,其一是“跨界婚姻”可能不靠谱,智元机器人做智能机器人,上纬新材做风电材料,俩家企业业务八竿子打不着。“就像卖汉堡的突然要造火箭,怎么合作?现在双方都没说清楚。第二虽然具身智能赛道火,但竞争对手太多了,宇树科技在冲刺IPO,百度、华为等巨头也在布局。智元机器人能不能杀出重围,现在还是未知数;第三就是上纬新材已经收到多封监管问询函,核心主要问两点:是不是在炒作股价?两家公司到底怎么协同?”该人士表示,而对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