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尖教授,涌向一个“非主流”城市 顶尖学者回国任教 顶尖大学教授
创始人
2025-11-11 14:51:56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冯·诺依曼、费米等享誉全球的科学家选择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

这些科学家的迁徙并非偶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包容其研究自由、提供学术庇护的环境。

也正是这些科学家的到来,让美国开启了科技大爆发的时代。

爱因斯坦的选择代表了顶尖人才流动的一个典型模式:

总是流向最有利于创新价值实现的环境。

类似的故事,正在中国新的城市格局中重演。

最近,正解局注意到了一个现象:一批来自顶尖高校的研究团队和教授纷纷落户在江苏的一个地级市——无锡。

包括但不限于:清华无锡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



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的设备

这些国内顶尖科研力量为什么会不约而同选择无锡,在高校资源争夺白热化的今天,一个地级市凭什么赢得如此多的青睐?



一直以来,中国的很多高校教授都面临一个瓶颈:

自己手握技术,却难以下海创业。

这是因为对很多知识分子来说,创业做生意本身就有一些羞耻感,怕赚到钱了,让同行不快活。

另一头,学校也有考核压力,贸然创业,在产业化经验缺失的情况下,很可能会两头挨打。

可话又说回来,教授创业成功的诱惑,又是十分具有吸引力。

比如陕西首富——西北大学的副校长范代娣,她靠着自己的在重组胶原蛋白技术上的科研成果,组建了自己的企业巨子生物,并以457亿元的家庭财富登顶财富榜。

与爱因斯坦时代不同,当代教授们面临的核心困境不再是国家安全,而是如何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其实很多地方也都有“产学研合作”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但实践中会存在瑕疵:

虽资金雄厚,但行政化管理色彩浓厚,考核机制僵化,无法适应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快速迭代需求,也难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原始创新动力。

而无锡探索出的“科学家团队控股、地方国资参股”模式,就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无锡城市风光 请横屏查看

他们让科学家团队成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在董事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研发方向、经营决策的核心权力。这就使得科学家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人翁”意识,不再是为“甲方”打工,而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奋斗。

这从根本上重构了所有权、决策权和收益分配关系,从而解决创业痛点。

而地方国资的角色则从传统的“管理者”、“补贴发放者”转变为“战略合伙人”和“赋能者”。其目的不是为了控股和干预经营,而是为了给科学家传递信心(政府的入股是对项目前景最有力的背书),以及长期陪伴。

在资源嫁接上:政府作为股东,能更顺畅地为机构对接本地产业资源、政策资源和应用场景。

简单来说,这个模式的优势就是实现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通过资本纽带,将科学家团队的创新动能与地方的战略资源进行了深度绑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模式的突破,带来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就拿无锡特殊食品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来说,该研究院成立于2021年。



无锡特食院

它依托江南大学的益生菌种质资源库(20000株菌株)和核心专利,系统性攻克了实验室成果向产业化转化的技术瓶颈。

通过平台服务和技术输出,短短三年,该研究院已孵化6家科技型企业,为无限极、福能源等20余家知名企业开发近30款上市产品,成功推动合作企业实现销售额超3亿元。

这说明其技术成果得到了市场的直接认可。


更令人惊讶的是,该研究院研发人员中硕、博士占比超50%,其中国家杰青、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多名——这种高端人才集聚度,甚至超过不少省级科研单位。



打通了教授创业的第一公里,无锡还设计了另一套机制,用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中试平台。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中试(Pilot-scale Testing)是将实验室的“样品”变为市场上可批量生产的“产品”的必经阶段。

这个阶段被誉为“死亡之谷”,原因是建设中试线需要购买昂贵的专用设备、组建专业的中试团队,动辄需要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现象 制图:正解局

这对于单个高校团队或初创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沉重负担。

而且中试过程也充满不确定性,工艺放大后可能出现实验室阶段未曾预料的问题,导致失败率极高。项目一旦完成,昂贵的设备和场地也会闲置,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正因如此,无锡想到了建立共享式的中试平台,面向全国乃至全球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下游企业开放。

这一平台就吸引到了来自上海的顶尖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去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光子芯片中试线在无锡正式启用,到了今年6月就已经成功拉通产线,使得无锡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光子芯片中试线拉通的城市。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光子芯片中试线在无锡正式启用

图片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目前全球仅有三家机构实现这一突破,另外两家都在美国。

在无锡,交大团队可以享受从设计、流片到封测的全链条中试服务。

其他的初创企业或学术团队也可以像使用云计算资源一样,“按需付费”使用这条世界顶级的生产线,而无需自建。

这不仅解决了国内光子芯片企业“无处中试”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共享快速聚集产业资源,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了整个国家在该领域的迭代速度,缩短了与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

同样,特殊食品研究院也建设了两条中试示范线,目前,已向17家企业开放中试平台,推动30余株功能菌株实现产业化。



无锡特食院的公司介绍

这种共享平台极大降低了创业企业的设备投入门槛,让初创企业能够轻资产运营,专注于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成功地填平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死亡之谷”。

这种模式想起明清时期的徽商——他们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靠的不仅是资本,更是那种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资源共享的商业模式。

今天的新无锡模式,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智慧的现代演绎。



无锡的产业引进还有一个不同之处: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有着清晰的战略布局。

光子芯片、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物联网与绿色计算、新药研发与生命科学……从落地无锡的科研团队看,我们发现这些企业都是瞄准未来十年有望爆发式增长的领域。

其中的光子芯片就被业界视为“换道超车”电子芯片的关键赛道。

上海交通大学无锡光子芯片研究院院长金贤敏指出,当前电子芯片已逼近物理极限,栅极尺寸缩小至0.54纳米,接近原子尺度。

而光子芯片在高带宽、高速计算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清华无锡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则聚焦“前瞻且困难”的方向,重点推进自动驾驶与机器人、物联网与绿色计算、新药研发与生命科学这三个有重大技术突破和广阔产业前景的领域。



清华无锡院智能产业创新中心里的自动驾驶方针控制设备

其孵化的求之科技(具身智能)、半导体晶圆检测项目、华深智药(AI制药)等,个个都是有着万亿级市场的硬科技企业。

虽然这些项目的技术门槛高、研发周期长,但一旦突破就将形成强大的技术壁垒。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无锡就能找到这些企业呢?

这就要提到2023年成立的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无锡产研院)。



无锡市产业创新研究院

在无锡培育高新企业的模式中,无锡产研院扮演了更高层次的“平台中的平台”角色。

它负责对全市40家新型研发机构进行评估评价,摸清各家平台的能力和资源。

当企业提出技术需求时,产研院可以快速匹配到最适合的中试平台,组织“新型研发机构对接企业技术、市场等需求”。



位于无锡高新区的智元公司生产的机器人

这就形成了一个“创新服务网络”,避免了平台之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让更多“聪明的大脑”有机会将想法变为现实,也极大地激发了区域创新活力。

目前,无锡产研院已立项概念验证项目60个,先导预研项目78个,以拨投结合等方式孵化科技型企业17家。

这种以企业真实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确保了科研成果“出生即有用”,解决了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难题,而不仅仅是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生态思维正是其能够吸引顶尖团队的核心所在。



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展示的集成电路



科技、人才、经济,这三者往往是一个互相促进的关系。

回顾历史,无锡一直是中国县域经济的优等生,从“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到如今新型研发机构的集聚区,这座城市总是能抓住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

在当前各地争抢科技资源的背景下,无锡凭借机制创新和务实的作风,形成了独特的“磁场效应”。

它的精妙之处在于:

既不是简单地把科学家“推下海”,也不是让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让科学家“能游泳、敢游泳、并游向广阔的产业蓝海”,同时让政府从“裁判员”和“赞助商”转变为“共同创业的合伙人”。

将科学家对学术探索的热爱、对技术价值的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需求统一在了同一个目标之下。

这正是众多高校教授愿意“奔赴”无锡这一地级市的深层制度魅力所在。

而这个地级市也一再证明:产业创新不一定发生在一线城市,关键在于能否构建适宜的创新生态。



无锡夜景

未来城市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政策优惠比拼,而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全面较量。

未来十年,中国城市竞争格局必将重塑。而那些能构建起良性创新生态的城市,也必定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无锡的探索,正在为中国地级市如何在新一轮科技竞争中突围,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制度样本。

因为人才走到哪里,未来就在哪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汉堡王中国业务易主 CPE源峰... 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继星巴克之后,又一外资餐饮巨头出售中国业务股权。11月10日晚间,CPE源峰宣...
京投发展:公司参与投资的基石基... 11月10日,京投发展(600683.SH)披露关于参与投资的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拟进行...
顶尖教授,涌向一个“非主流”城... 上世纪30年代,爱因斯坦、冯·诺依曼、费米等享誉全球的科学家选择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前往美国普林斯顿...
燕郊地铁项目爆燃事故致7死27... 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官网 近日,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在官网发布2024年发生的“3·13”较大燃气爆燃事故调...
新征程·新蓝图|大力提振消费 ...   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