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驯服喜马拉雅:一个独角兽的低头时刻
创始人
2025-07-21 23:58:25
文 | 公爵互联社,作者 | 牛金鹏
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已与喜马拉雅及其他相关方就收购事宜达成最终协议。根据交易条款,腾讯音乐将以现金12.6亿美元及不超过总股本5.1986%的A类普通股完成对价支付;同时,为表彰喜马拉雅创始团队的贡献,特别预留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作为创始股东激励份额。经综合测算下来,此次并购交易总规模预计达2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

 

而这家曾象征“耳朵经济”本来有着无限可能的独角兽,估值从2021年的50亿美元近乎腰斩,最终也未能逃脱被巨头收编的宿命。灼识咨询的数据静静地诉说着它最后的辉煌:2023年仍以60.5%的收听时长市占率位居行业第一。但资本市场的耐心却早已在五年拉锯战中消磨殆尽,这不是胜利的加冕,而是一场漫长困局的终点。

五年竞争:从抢人到生态战的生死局

2019年末,腾讯音乐(TME)就曾率先发起对喜马拉雅的攻击。腾讯音乐长音频负责人案头的合同,只有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抢夺喜马拉雅的头部主播。据某前员工说,TME的“百亿资源扶持计划”实施后,程一、蕊希等超百位头部创作者主播被三倍签约费挖走,甚至出现“主播刚在喜马拉雅开播,腾讯签约团队已蹲守后台”的极端场景。

2020年4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推出长音频平台'酷我畅听'APP,通过与阅文集团的战略合作,获得《庆余年》《全职高手》等头部网文IP的有声改编权。根据TME官方披露,该平台上线后推动集团长音频业务MAU在当季突破1亿。此次合作被视为腾讯系在音频领域对抗喜马拉雅的重要布局,双方通过IP联动实现了内容生态的协同拓展。

面对腾讯音乐发起的战略性竞争,喜马拉雅加速业务调整:在西安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主播培训基地,并陆续开设亲子会员店、MR体验店等实体产业。平台虽推出'万千星辉'等创作者扶持计划,但未能阻止核心资源的流失。而真正的致命一击是来自又一巨头的加入!当字节跳动携“番茄畅听”以“免费听书+网文生态”模式杀入时,直接冲击了喜马拉雅的核心业务。数据显示,在番茄畅听上线后的两年间(2021-2023),喜马拉雅营收增速从双位数骤降至个位数,总营收仅从58.57亿元微增至61.6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不足2%,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平台月活跃用户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从2021年的54%暴跌至2023年的3.7%。更严峻的是,其赖以起家的UGC生态遭受系统性破坏:创作者数量从437.6万锐减至290.3万(流失率达33.6%),用户收听UGC内容时长占比下降12.2个百分点,反映出平台内容吸引力与创作者激励体系的双重失效。

这种衰退不仅体现在规模指标上,更深层次暴露了喜马拉雅商业模式的脆弱性。当番茄畅听通过字节系流量池和AI语音合成的技术实现内容成本指数级下降时,喜马拉雅仍受困于高额版权采购和主播分成成本,导致其2023年虽实现2.24亿元净利润,但主要依赖大幅收缩市场投入(销售费用减少38%),而非业务内生增长。

2023年起,腾讯音乐转向了技术决胜,不再高调宣扬月活,而是建成了行业首个音频AI中台,实现"10分钟生成1小时有声书"的突破性效率。至2025年收购案时,其AI生成内容已替代20%版权采购成本,而喜马拉雅仍深陷高额版权续约困境(版权支出占营收41% vs TME的12%)。这场历时五年的竞争,最终技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喜马拉雅:攀登者的氧气瓶危机

喜马拉雅的盈利回暖可以说是断腕求生的结果!2023年数据显示,其2.24亿元经调整的净利润背后,是销售费用从26.3亿骤降至20.7亿的代价(招股书附录B-3),员工总数缩减近四成,创始人团队薪资腰斩。这“止血式盈利”粉饰不了核心业务的缩减,付费点播营收占比下滑6.9个百分点,用户付费率从12.9%跌至11.9%,被长视频行业30%的付费率越甩越远,支撑其商业生态的关键要素持续流失。

随之而来的是版权体系也陷入了恶性循环。早期低价锁定的《百家讲坛》等IP的十年版权也在陆续到期,续签成本直接飙升至原价的五倍。迫使平台放弃非核心内容,直接引发用户投诉激增。(黑猫投诉:“想听的《明朝那些事儿》突然没了!”)。更严峻的是内容生态的结构性失衡,尽管PGC内容消耗45%的收听时长,但单部《三体》广播剧专辑制作成本高达千万元,导致利润持续收缩。

如图所示,这个曾经充满活力的UGC创作生态正在迅速萎缩,创作者的热情明显消退。打开App,扑面而来的不再是丰富多彩的原创内容,而是铺天盖地的商业推广。这个曾经倡导以"人人都是创作者"的平台,正在逐渐失去它最珍贵的创作基因。

在线音频行业正面临难以突破的发展瓶颈。这个行业始终被"低付费意愿"和"广告承载能力有限"两大难题所困扰:喜马拉雅作为头部平台,其付费转化率虽已达行业峰值,但用户平均付费金额仍远低于直播等娱乐形式;同时平台广告加载率稍一提升就会造成用户流失,其承受力明显弱于视频平台。当番茄畅听以激进的免费策略抢占年轻用户时,传统会员模式正在遭遇严峻的挑战。

正如某平台前高管所言:"我们虽然保留了免费内容入口,但核心资源都向付费倾斜,这就导致了免费用户体验被不断弱化。"

不止是收购,更是生态霸权的终极补位

腾讯音乐斥资200亿收购喜马拉雅,绝非仅仅是获取3亿月活用户和60%行业时长的占比,其更深层的野心,实则为完成音频生态的最后战略拼图,在对抗字节跳动的竞争中建立结构性壁垒。

尽管TME在音乐版权领域已近垄断,但长音频始终是其软肋——2021年长音频MAU仅1.5亿,不足喜马拉雅六成。吞并喜马拉雅,瞬间赋予其3亿月活、超1500万创作者及丰富的内容版权,涵盖有声书、播客、脱口秀、音频剧等。补足了腾讯音乐在出行场景的关键短板,实现“耳朵经济”全场景覆盖。

这场收购更是对字节系生态侵蚀的防御式反击。番茄畅听依托“番茄小说+抖音短剧+听书”的闭环,2023年MAU已达6500万,虽规模不及,但生态协同更是致命的关键点——用户在抖音刷到的短剧片段,可无缝跳转番茄畅听听全本。

但是腾讯音乐则需喜马拉雅沉淀的500万小时海量音频,构建起“音乐+有声书+播客+车载”的全时段声音矩阵。腾讯音乐内部规划非常清晰:未来在QQ音乐内开设“长音频频道”,将喜马拉雅的《三体》有声书与腾讯的科幻歌单深度联动,用场景捆绑用户。

资本层面,这其实是一场精明的“存量换增量”。TME 2023年营收仅微增2.3%至284亿,直播业务持续萎缩,在线音乐收入占比升至78.8%,增长焦虑凸显。以43亿美元估值(PS约3.5倍,低于TME自身5.2倍)吃下了喜马拉雅,整合溢价空间目标明确。

其更关键的是战略上的截胡!据路透社2024年7月报道,字节跳动曾与喜马拉雅接触,但未形成正式的报价,腾讯音乐最终以12.6亿美元现金+股权的方案完成交易,此举为TME获得超上亿MAU的音频生态入口。

当长音频沦为生态附庸,价值何在?

喜马拉雅的卖身,揭开了整个在线音频赛道的残酷真相。荔枝FM上市后累计亏超3亿元,挣扎于退市商务边缘;据此前报道称,蜻蜓FM近年已大幅收缩个人音频业务转向企业服务,市场影响力明显减弱,并早已远离大众的视野。

这条曾被寄予“知识付费革命”厚望的赛道,用十年证明:单纯依靠内容变现,撑不起一个独立的商业帝国。与视频领域相比,音频行业在市场规模和用户粘性方面都呈现出明显差距。曾经被看好的长音频独立商业模式,如今正面临市场的重新审视与价值的评估。

腾讯音乐接手后,远非坦途。腾讯系并购的历史常伴着剧烈震荡:阅文收购后的管理层更迭引发内容断档,虎牙斗鱼合并流产暴露生态排异。尽管公告承诺“核心团队不变”,但是随着腾讯音乐战略投资喜马拉雅,其CFO胡敏或将参与双方的战略协同规划,在财务整合方面发挥专业作用。真正的试金石其实在于技术整合:腾讯的AI语音合成能否将喜马拉雅的有声书成本砍掉40%?其庞大的社交娱乐资源,能否激活喜马拉雅半死不活的直播业务?答案将在未来几个月揭晓,这将决定这桩婚姻是共生还是吞噬。

一个更宏大的行业命题浮出水面:长音频的未来,是否注定成为巨头的“生态配件”?喜马拉雅13年的挣扎证明,知识付费、有声书等形态,难以独自支撑高估值。而腾讯的入局,或许昭示着一种残酷的现实:长音频的核心价值,将依附于更大的生态体系——成为音乐平台的内容补充、短视频的流量入口,或智能硬件的场景附庸。当亚马逊Audible依托Prime会员生态稳健盈利时,中国的长音频玩家却在巨头搏杀中逐渐丧失了独立叙事的资格。这分野的本质,是底层商业模式的创新乏力与生态依附能力的差距。

结束语

从50亿估值憧憬到29亿卖身,喜马拉雅的折价,是市场对长音频赛道预期的系统性调整,更是整个长音频赛道价值的残酷清算。腾讯音乐掷下约200亿人民币,表面买下的是“60.5%的收听时长”,实质是抵御字节侵蚀的宝贵时间窗口,以及探索音频商业化残存可能的最后赌注。

然而,真正的拷问在于:当音频内容注定在互联网生态中扮演“配角”,腾讯音乐庞大的资本与流量,真能重塑这个行业的价值标尺吗?而失去独立灵魂的喜马拉雅,在巨头的羽翼下,是迎来新生,还是彻底沦为一座高效的“内容血汗工厂”?

这场震动行业的收购,或许并非长音频战争的终章,而是一场关于其存在本质与未来价值的、更为痛苦重构的序幕。

时间,终将给出答案。只是,这答案里,还会有“独立”二字吗?

注:本文部分数据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全国持社保卡人数达13.9亿人...   记者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
菲律宾多地暴雨成灾 已致6人死...   新华社马尼拉7月22日电(记者张怡晟)菲律宾国家减灾管理委员会(减灾委)22日上午通报,受台风“...
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   国家数据局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也就是“数博会”,将于8月2...
蚂蚁持股的钱塘征信时隔三年获批... 申请个人征信牌照近三年后,蚂蚁集团旗下的钱塘征信终于获批。继百行征信和朴道征信后,我国第三家持牌个人...
加沙地带联合国设施受以军行动波...   当地时间21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再次警告称,加沙地带人道状况正在急剧崩溃,最后的生命...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这根“丝”,硬...   近日  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吉林省主题采访团  来到化纤龙头企业  一起见证“黑色黄金”碳纤...
俄罗斯莫斯科迎强降雨 部分地区...   当地时间21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迎来强降雨。气象专家称,莫斯科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已超过月均值。  ...
石榴数据线丨风光无限!上半年新...   上半年,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613.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57%。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207...
漂流、戏水、探索、夜游……暑期...   2025年暑期出游高峰期已经到来。针对暑期旅游旺季,各地也推出了丰富的文旅消费产品,为“夏日经济...
人文交流为中欧关系发展提供不竭...   中国和欧盟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已经成为世...
“两重”建设带来经济增长新机遇   今年以来,我国有效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两重”建设加快推进,不仅提升了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
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来了...   2025年新疆网络文明大会将于7月22日至28日在新疆举办。“网聚正能量 文明润天山”,@贺娇龙...
【“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7月2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
台风为什么会多次登陆?如何判断...   台风“韦帕”在广东两次登陆后,21日移入北部湾海面。虽然“韦帕”登陆后已明显减弱,但它给我国带来...
今天迎大暑 一年中最热节气来临...   今天,迎大暑节气。“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注意防暑降温;荔枝、米糟...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丨从西藏...   从西藏江孜县班觉伦布村的“小作坊”,到法国巴黎时尚家居展的聚光灯下,阿佳格桑用一双织氆氇的手,走...
文化中国行·人间好时节|大暑:...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携炽热而至  酷暑之中  最为蓬勃...
民众不买账 党内追责“此起彼伏...   7月21日,日本参议院选举的最终结果显示,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在此次选举中未能获得参议院...
美法官判处枪击非洲裔公民的前警...   当地时间7月21日,美国一名法官在法庭听证会上判处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市前警察布雷特·汉基森33个...
冬病夏治“三伏贴” 医院再现“...   7月20日,入伏首日,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三伏贴”正式开贴。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三伏贴...
估值超40亿,达晨、高瓴投的机... 图源:卧安机器人官网十年创业,赴港冲刺IPO。近日,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
高增长按下暂停键,2025成跨... 图片AI生成2025年第一季度,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经历了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个财报季。在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
腾讯音乐驯服喜马拉雅:一个独角... 文 | 公爵互联社,作者 | 牛金鹏6月10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正式发布公告,宣布已与喜马...
【中国那些事儿】外媒:跨国公司...   中国日报网7月21日电 7月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闭幕。本届链博会中外参展...
教育家精神万里行|崔晓阳:脚踏...   崔晓阳,东北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土壤等学科带头人,2024年全国模范教师获得者。崔教授...
尺素金声丨三个“首次突破”,凸...   出口规模历史同期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实现7.2%;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历史同期首次突破...
多个全球第一!这份“成绩单”与...   国新办今天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多个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十四五”...
追风赶月莫停留(青年观)   还记得10多年前那个夏天——我从邮递员手中接过录取通知书,与父母坐火车到大学报到,放好行李挥手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