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生都是自家孩子”
——记怀远县双桥集镇中心学校小街分校高级教师陈玉侠
【人物名片】
陈玉侠,怀远县双桥集镇中心学校小街分校高级教师,获安徽省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安徽省优秀教师、2025年安徽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人物寄语】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温暖心灵。我愿做一盏灯,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秋日晨光中,怀远县双桥集镇中心学校小街分校七年级一班教室里书声琅琅,52岁的陈玉侠站在讲台上,目光拂过一张张脸庞——这是她三十余年如一日的日常,更是她用赤诚浇灌的“教育田野”。
1993年,从怀远师范学校毕业的陈玉侠毅然返回位于怀远西北部的偏远家乡,成为双桥集镇中心学校的一名教师。从那天起,“学校就是家,学生就是自家孩子”便成为一种信念扎根于她的心中。
最初,学校条件艰苦,陈玉侠会自购食材开“小灶”,就为了让住校生吃上热乎饭。节假日,她的家更成为留守儿童的“乐园”,新衣、美食与欢声笑语填补了孩子们的亲情遗憾。
双桥集镇赵集医院医护人员对陈玉侠飞奔的身影一点都不陌生。学生小旭头部受伤血流不止,她背起孩子就往医院跑,自掏腰包炖营养汤,日夜守护直至康复。
学生小凯遭遇家庭剧变——奶奶与父亲相继离世,母亲患精神疾病。陈玉侠四处奔走帮其落实低保政策,联系爱心人士每月资助300元,自己又默默添上200元。当小凯考入怀远三中后,她又与多方联系,最终为其争取到直至大学毕业的全程资助。
“教育植根于爱,但仅有爱是不够的。”陈玉侠深知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需要与时俱进。她甚至借钱购买新媒体设备弥补短板,以“自己没有一缸水,怎么能给学生一碗水”的执着劲儿,主持完成2项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出版2部专著,并在相关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
2021年,陈玉侠面临人生中严峻的考验。正值青春期的儿子转学到新环境,却难以适应。她一边开导儿子,一边仍坚持给九年级两个班百余名学生上课,每天休息的时间极为有限。同事劝其请假,陈玉侠却说:“中考在即,换老师学生得重新适应,一刻都耽误不起!”
那段时间,她用母亲独有的坚韧,同时承担起母亲与教师的责任。她还选择用“师生共考”的方式激励学生——自己挑灯备考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教育指导师,学生全力冲刺中考。最终,孩子们创下校史最佳中考成绩,她成功捧回两张证书。儿子也在爱的守护下走出阴霾,考入县城的省示范高中。
“陈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不仅温暖了学生的心灵,更影响了许多人的人生选择。”刘春阳是陈玉侠带出的第一届学生,在恩师影响下大学毕业后毅然返乡从教,如今已与陈玉侠并肩扎根乡村教育二十多年。在整个双桥集镇,经陈玉侠带动、选择返乡踏上讲台的学生已有20多名。
“陈老师,我会永远记得您的帮助。”“陈老师,您就像妈妈一样,驱散了我心底的阴霾。”在陈玉侠的办公桌抽屉里,一叠泛黄的信纸记录着一届届学生最真挚的告白。“每个学生都是自家孩子,看到他们成长成才,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陈玉侠说。(记者 孙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