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你看到了吗?”
81岁妹妹带着“一级英雄”李家发照片登上芜湖舰
李家英在芜湖舰上与官兵合影(受访者供图)
9月24日,为期5天的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在青岛奥帆中心码头正式拉开帷幕,海军西宁舰、芜湖舰“霸气”亮相。这次,81岁的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李家英,从芜湖南陵专程赶到现场。登上芜湖舰时,她特意带上哥哥李家发的照片,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告慰这位在抗美援朝中壮烈牺牲的特等功臣。
81岁的妹妹,带着哥哥照片登上芜湖舰
9月24日,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首日。青岛阴雨天气持续,却丝毫不能阻挡参观者的热情。在芜湖舰上,市民游客“零距离”感受海防利刃带来的震撼。
此次来参观的,有一位来自芜湖南陵的81岁老人,她叫李家英。踏上芜湖舰甲板的那一刻,气势磅礴的舰体、先进的装备、光洁如镜的甲板,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李家英非常兴奋。
“哥哥,你看到了吗?我们的军队现在很强大,现在的军舰多好啊,了不得!”在芜湖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组织下,李家英等人于9月22日从芜湖出发,赶赴青岛。
9月25日中午,合新闻记者联系上李家英的时候,她正在从青岛返回芜湖的高铁上,“到青岛登上芜湖舰,我期待了很久,这几天我真的非常高兴。”
这次,李家英不是一个人登上芜湖舰的,她特意带去了哥哥李家发的照片,照片下方有哥哥的事迹简介。“我随身携带了200张照片,逢人就发。”在芜湖舰上,李家英向大家讲述了哥哥的英雄事迹,还将哥哥的照片送给了登舰的各地观众。
照片上的李家发,是他14岁的模样。照片里,少年眉清目秀、一脸稚气,眼神里满是对未来的向往。李家英告诉合新闻记者,自己想让更多人了解哥哥这些英烈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希望年轻一代在各条战线上为国立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月3日那天,李家英在电视机前全程观看了九三阅兵,心情非常激动。前几天,听说芜湖舰要首次对外开放,李家英更是充满期待。那时候,她就想着要带着哥哥照片一起登舰。
1934年,李家发出生于芜湖市南陵县泉塘乡岩虎村,17岁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1953年7月13日,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轿岩山战斗中,部队被敌军地堡火力所阻。李家发挺身而出冲上前去,炸毁了敌军的几个机枪眼。最后手雷用完,他毅然以胸膛堵住敌军机枪射孔,扫清了部队前进的障碍。壮烈牺牲时,李家发年仅19岁。
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李家发追记特等功,授予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李家发牺牲时,李家英才9岁。1967年,22岁的李家英也穿上军装,成了哥哥那样的人。退伍之后,李家英在各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
2024年,李家英被授予“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此次登上芜湖舰,李家英特意将这枚荣誉勋章挂在了胸前。
这次青岛之行,李家英还专程去参观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
“正是因为有包括哥哥在内的无数英烈的牺牲,大家才有了现在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李家英希望,年轻一代在各条战线上都要为国立功。
“芜湖舰”不止一艘,有新老两代
这次首次对公众开放的芜湖舰是什么来头?
芜湖舰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生产的多用途新型导弹护卫舰,舷号539。
该舰长134米、宽16米,最大排水量约4400吨,由上海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建造,于2016年6月下水并圆满完成接舰培训、试验试航、验收交舰等任务。
自2017年6月,芜湖舰入列。该舰配备多套我国自主研发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系统,可单独或者协同海军其他兵力攻击敌水面舰艇、潜艇,具有较强的综合作战能力。
入列以来,芜湖舰的航迹已跨越两大洋,先后完成亚丁湾护航、多国海军活动、中外联演等多项重大任务,践行了“国家利益所在,舰艇航迹必达”的庄严承诺。
其实,“芜湖舰”不止一艘,有新老两代。此次参与海军舰艇开放活动的芜湖舰,是人民海军第二次使用“芜湖”作为舰名;也是人民海军第二次使用539这个舷号。
而第一代芜湖舰是1987年服役的053H2型导弹护卫舰首舰——536舰,该舰已于2013年退役。
第一代539舰是1992年服役的053H2G型导弹护卫舰首舰——安庆舰。该舰已于2015年初退役,并被改装成海警31239舰。
江淮晨报-合新闻记者 方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