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人工智能(AI)是否真的能够为企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仍然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尤其是在供应链与物流行业,AI的技术落地似乎正在逐渐显示出其真实的效益,成为了创新的温床。Flexport、UberFreight等知名公司,以及数十家初创企业,正积极开发各种AI应用,成功吸引了一线大客户的关注。
尽管大型企业如财富500强正借助AI改善利润,甚至在寻求裁员的借口,然而,恰当的技术使用同样对中小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好处。以Netstock为例,这家成立于2009年的库存管理软件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名为“OpportunityEngine(机会引擎)”的生成式AI工具,旨在为客户提供实时的建议和解决方案。该工具能够从客户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中提取信息,并据此生成定期的建议,帮助企业优化库存管理。
Netstock声称,这款工具已经为其用户节省了数千美元的成本,并且截至目前,已经提供了超过100万条建议,其中75%的客户收到了价值至少5万美元的建议。这些数据无疑是令人振奋的,但对于一些传统企业而言,AI的引入并非易事。以BargreenEllingson为例,这是一家有着65年历史的家族式餐饮供应公司,其首席创新官Jacob Moody对AI的应用持谨慎态度。他表示,传统家族企业对于盲目的技术变革往往不太信任,因此在公司内部推广Netstock的AI工具时,他采取了“选择性使用”的策略,让仓库经理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采用这项技术。
Moody强调,AI的引入并不是要取代人类的判断,而是要增强员工的决策能力。他指出,尽管AI对数据的处理并非百分之百准确,但它能帮助仓库员工从大量的报告中快速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这种变化尤其对一些资历较浅的员工来说,能够显著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
Netstock的联合创始人Barry Kukkuk对此表示,理解客户对新技术的疑虑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许多企业的AI产品只是简单的附加功能,缺乏实质性的创新。而Netstock的成功,得益于其十多年来与零售商、分销商和轻制造商的紧密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每条建议都可以被客户“点赞”或“踩”,并根据客户的反馈不断优化建议模型。Kukkuk强调,他们关注的是客户的实际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用户互动。
尽管生成式AI技术的局限性依然存在,Kukkuk对扩大用户互动持谨慎态度。他指出,给用户过多的自由可能导致信息的准确性下降。因此,Netstock的“机会引擎”在客户仪表板中的位置设计得相对低调,建议虽然醒目,却不会强行干预用户的决策过程。Moody也表示,他欣赏这款AI工具的非侵入性,强调不会让AI单独做出未经人类审核的库存决策。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oody对于未来可能带来的变化感到忧虑。他认为,AI的普及可能会导致公司内部的数据科学专家数量减少,尽管这可能意味着将这些员工调至更高的管理职位,但他强调保留知识的重要性,确保公司在AI技术的应用上不至于走入误区。
总结来看,AI在供应链中的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尤其是那些愿意谨慎尝试新技术的企业。通过合适的工具和方法,企业不仅能提升效率,还能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工具,将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