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的上海答案:"专精特新"为何在此枝繁叶茂 上海民营企业最新案例 民营企业上海市政策
创始人
2025-04-03 10:00:08

若问来上海的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东方明珠、城隍庙、天文馆、小笼包、外滩、爷叔、沪语……古今交融,不胜枚举。

那来上海创业呢?深入创想迸发的第一现场,那些创业者的亲历更为真实、动人。

近日,澎湃新闻走访了上海专精特新领域的“五虎上将”——非夕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轩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和魔视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并分别与这些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做了深入交流。

这五家企业创始团队皆携带着亮眼的学术履历与产业基因:非夕机器人科技创始团队源自斯坦福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钥熠电子创始人向传义曾入选国家电子信息部(现已并入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库信息专家”,轩田智能的创始人主导过多个智能制造国家级项目,超硅半导体的技术骨干参与过国家专项攻关,魔视智能的创始团队集合了MIT与清华的算法精英。

他们怀揣着创业梦想,并幸而与中国科创时代同频共振,与上海这座科创之城相互成就。如今又恰逢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创新创业的时代红利仍在持续释放。

在这些或年轻或资深的创业者心中,“开放与规则并存”是上海最显著的特质。特别是在谈及营商环境感受时,“讲规则”成为五家企业不约而同提到的关键词。

“讲规则”看似朴素,实则意味深长,既要有破立并举的规则创新,更需分寸得宜的执行艺术,让法治基石与商业活力同频共振,令灵活感与稳定性并存,才能为城市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产业因“新”而强,城市向“新”而兴。一方面,民营企业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力量,贡献了全国近70%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70%。

上海持续构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体系,截至2024年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23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2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57家、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172家。

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尤其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感知、应对更为敏感。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形势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政策供给是否精准、职能部门服务是否高效、市场预期是否稳定,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信心。

今年上海发布的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部署58项改革任务,涵盖世行对标深化、企业服务升级、监管效能提升等五大维度。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改革样本中55%的创新经验源自上海,印证这座城市在制度型开放中的引领地位。

从“中国样本”到“全球科创枢纽”,上海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将规则优势与服务创新相结合。精准务实的政策措施、依法保护的权益保障、敢为人先的制度突破,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创业优势。通过本次采访,我们深切感受到:在上海,创业者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

理想的选择

轩田科技董事长兼总经理陈远明的创业轨迹始于对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

2004年,在杭州工作了8年的他来到上海,在一家外资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岗位上,接触到了全球顶尖的智能制造体系。诺基亚在欧洲的自动化供应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也使陈远明认识到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由此萌发自研智能制造系统的创业构想。

2007年,陈远明在上海创业,公司于2023年股改完成,公司名称确立为上海轩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余年发展,这家企业已成长为专注于智能装备研发、自动化系统集成和工业软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


企业技术实力通过里程碑式项目得以验证:2013年成功交付国内首条全自动宇航级厚膜电路生产线,在微系统组装领域实现技术突破;2022年“相控阵雷达微波功率TR组件智能制造系统”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显示出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创新实力。

经过十五年发展,轩田科技已获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多项资质认证,部分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为上海科创加速度的生动样本。

“在申报专精特新资质时,政府部门提供了全程指导”,陈远明表示,上海市及国家对专精特新的相关扶持政策帮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融资信用,使企业能够更专注于技术创新。

回溯一脚踏入全新领域的创业之初,自称“社恐”的陈远明坦言,早期创业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得益于上海的人才虹吸效应、早期外企技术溢出以及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轩田科技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局部领先的跨越。这种产城融合的良性互动,正是上海科创生态蓬勃发展的微观注脚。

人才的红利

起步深思熟虑,状态成熟稳健,钥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向传义是一位典型的专家学者型创业者。

2006年,向传义来沪发展。作为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得主,他于2017年在张江科学城创立钥熠电子,专注于OLED材料研发与生产,构建起“产研销”一体化的高科技企业架构。


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钥熠电子在短短数年间就取得了显著成就:2022年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再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截至2024年12月,公司已拥有46项授权发明专利,并成功研发出多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OLED材料产品。

“上海的营商环境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向传义特别指出,“政府运作规范透明,承诺事项都能如期兑现,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

向传义表示:“在上海,我们赢得了首个客户。上海对高端人才具有独特吸引力,也为我们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前,上海正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与"活力型市场主体"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通过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政企沟通机制等举措,为民营企业营造了更加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市场活力与创新动能。

政企协同优势

人才带着梦想奔赴热土,城市通过赋能实现跃升。这种双向奔赴让上海成为创新创业的理想之城。

企业在吸引人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不同发展阶段,人才驱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初创期主要依靠技术情怀聚集“冒险者”;成长期则需要城市配套支撑人才留存;国际化阶段则更看重城市的规则化运作与国际接轨能力。

作为非夕科技的“1号员工”,非夕科技副总裁胡晓平见证了这家机器人企业从4人创始团队到一家国际化企业的全过程。


自2016年成立至今,经过8年潜心研发,非夕科技在机器人力控技术上已建立起显著优势。其自主研发的力传感器与力控算法,配合精密的机器人“小脑”控制系统,能感知作业对象的物理特性并实时调整,使产品在操作灵巧性方面领先国内外同行至少一个技术代际。

非夕的通用智能机器人产品,既能在汽车制造车间完成精密装配,也可应用于农业采摘、食品加工,甚至医疗理疗等服务业场景。这种“一机多用”的特性,展现了上海科创企业特有的技术通用性和场景适应能力。

胡晓平透露,目前,非夕科技的技术人员平均年龄32岁,孩子的教育是他们正在面对或即将面对的人生大事之一。上海优质的基础教育资源成为他们选择留下的重要考量,是留沪人才的“隐性福利”。

政府支持不仅限于资金。随着上海"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建设推进,非夕机器人科技有计划结合马桥的区位优势,加大研发和制造的投入。目前企业所有核心部门均集中布局上海,完成从学术成果到产业落地的闭环。

2025年3月19日,《“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专项规划(2025—2035年)》(沪府〔2025〕12号)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印发。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紫竹及周边区域,建设“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与张江科学城、杨浦国家创新型城区、青浦华为基地共同支撑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政府提供的产业协同,是从更长周期支持企业发展的体现。据悉,大零号湾最突出的特色,是打造一个开放的服务网格,构建政企协同创新生态。在这里,不仅能够联动周边街镇实现教育医疗配套精准落地,还将通过前瞻性布局多元商业生态,努力打造产城融合标杆。

体系支持托举

如何构建具有全周期、多维度、立体化的中小企业支持体系,对于中国整体创新生态建设至关重要。

作为上海重点培育的自动驾驶企业,魔视智能表示已充分受益于本地政策支持体系,通过“车规级自动驾驶域控制器系统研发与产业化”科研项目的承接,加速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落地。


魔视智能是由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行业专家于2015年创立的自动驾驶领军企业。公司拥有全栈自研核心技术,其中全自研感知算法在业内尤为稀缺。

类似DeepSeek这样的大模型横空出世,也给自动驾驶行业技术演进的方向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指引。魔视智能研发团队正在发力端到端大模型的研究开发,相信基于人工智能的积累以及全栈自研算法基础,魔视能够在下一代高阶智驾发展过程中,率先为主机厂提供成熟头部方案。

创业之路很难,魔视智能创始人兼CEO虞正华不止一次感慨关键还是做好自己,要在自己的核心市场做到行业最佳,以最极致的性价比来服务好车企、服务好消费者,这样才能活到最后。

“还好创业之路并不孤独,有一帮小伙伴们跟我一起努力。”“同时依托上海人才引进计划,魔视智能吸引了数十位行业顶尖AI人才加盟公司,强化技术团队实力。

上海的政策环境对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非常友好。据悉,在上海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魔视智能将持续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联合本地爱芯元智等芯片企业,打造“算法-芯片-域控”一体化生态,提升国产供应链竞争力,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复合型工程师,解决行业人才短缺痛点。

同时,依托上海"双循环"战略枢纽的独特区位优势,魔视智能科技正深化海内外市场的拓展,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与应用。公司与全球Tier 1如大陆集团等合作,实现量产供货欧洲、中东等全球头部主机厂,并通过市场推广和用户体验优化,提升魔视智能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认知度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上海智能驾驶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势。

产业集群效应

上海智造的全球征程正加速展开。

在刚结束的SEMICON China 2025展会上,上海超硅产品进入了全球前20大晶圆厂中的19家供应链。

官网披露,上海超硅于2008年成立于上海松江。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仅为100万元,历经近17载经营,目前已经超过10亿元,估值也达到了200亿元。


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对超硅“创新型企业总部”、“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智能工厂”等方面的认定,不但优化了创新型企业在沪发展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政策支撑,也强化了客户对“中国制造”质量的信任,助力企业海外订单增长。

产业集群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核心引擎作用。目前上海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达到34个,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4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0多家。通过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有力促进了上下游中小企业协作发展,降低经营成本。

产业集群政策有力推动了超硅半导体与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本土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了从材料到芯片的完整产业创新生态,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打造世界级竞争力提供强劲支撑。

据上海市公布的2025年重大工程清单,上海超硅的“超硅半导体先进逻辑制程用300毫米硅片全自动智能化生产及研发项目”成功入选。这一项目的入选不仅标志着上海超硅在半导体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体现了上海市对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结语

围绕上海市“强化高端产业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上海超硅依托集成电路产业的政策红利——重大项目资金支持、税收优惠及研发补贴,持续加码研发投入,推动国产半导体材料在先进制程领域的自主可控。

同样受益于上海优越的政策环境与全产业链生态,魔视智能科技即将亮相2025上海国际车展,携手产业伙伴实现技术突破,展现上海智能汽车产业的生态号召力。

“在家门口参展”的优势在SEMICON China 2025上又一次得到印证。参展企业轩田智能科技荣获"SEMICON China 2025创新产品"三等奖,陈远明表示,“有些来参展、观展的朋友表示羡慕,因为上海能办这样的大展,而我就在上海。”

在上海,陈远明圆了创业梦,创造着理想生活。如今,他期待这座城市能点亮更多人的“上海梦”。

“我们见证了一场人才版的‘五湖四海汇申城’。”非夕机器人科技的成员来自沈阳、北京、广州、深圳甚至美国各地,胡晓平认为,“上海的城市品牌本身就是高端人才市场的‘硬通货’。”

在这座城市,理想不是空中楼阁,而拥有政策、资源、生态共同浇筑的成长沃土。

去年12月,上海就宣布了推动商业银行设立总规模超4000亿元的“专精特新贷”,其中信用贷款总规模超2000亿元;落实国家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推出“上海市专精特新专项担保计划”,推动担保业务扩面增量,单户担保额度从2000万元上限提升至3000万元等多项措施。

“上海不仅要素成本不贵,还有巨大的综合成本优势。人才、教育、医疗资源聚集,有全球最大口岸,企业出海成本低。”据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介绍,瞄准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上海正在强化智算、语料、绿电、场景、平台等创新要素供给,释放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聚合赋能效应,为更多创业创新者构筑奋进路上的理想之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人寿:探索民生保障新路径,... 在推进普惠保险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
中际旭创获融资资金买入超64亿... 一、证券市场回顾南财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昨日(9月4日,下同)上证综指日内下跌1.25%,收于3765...
别只用Nano Banana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
V观财报|招商证券:上半年财富... 【V观财报|招商证券:上半年财富管理和机构业务收入同比增30.86%】招商证券9月5日举行2025年...
文旅“印钞机”熄火:明星项目亏... 图源:《只有峨眉山》官网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近期文旅演艺相关...
调味品半年报:8家企业营收净利... A股调味品上市公司近期公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8家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作为主要调味...
越南送上大礼,中国再造一个“稀... 越南送上大礼,中国再复制一个稀土产业,特朗普的脑袋嗡嗡响。根据路透社报道,越南马山公司正在出售诺坡钨...
小米、格力,谁是第二? 格力小...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见习作者 | 李梦冉编辑 | 魏佳从“十亿赌约”到“第二之争...
*ST天茂:已向深交所提交主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4日,*ST天茂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股东会决议方式主动撤回A股股票在深交所的上...
在35岁失业、创业如寻死的时代...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文艺界入殓师,作者:叶克飞,题图来自:视觉中国9月4日奢侈品牌阿玛尼发布公告称,...
锂电产业链集体爆发!创业50E... 9月5日,A股在昨日大跌后出现反弹,锂电产业链集体爆发,创业板指盘中一度涨超4%。相关ETF中,创业...
吉峰科技:拟设立吉峰航空,作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4日,吉峰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5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吉峰航空科...
药明生物CEO:创新药出海热度... “70%与CXO合作的中国出海资产背后都有药明生物的身影。BD需要两个公司接触,买方通常会来调查卖方...
超75%利润来自政府补贴!“6... 8月29日,极米科技(688696)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6亿元,...
抖音电商公布带货视频锚点违规案... 9月4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发布公告称,商品锚点功能作为商家和达人电商视频内容投稿的核心工具,同...
破局内卷的阿宽样本:以“非油炸... 9月3日至5日,第二十五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四川成都盛大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IF...
中国船舶拟换股吸收合并 中国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9月4日,中国船舶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
连续5日“吸金”累计超5.4亿... 9月5日,恒生港股通中国科技指数盘中活跃。相关科技ETF中,截至发稿,港股科技30ETF(51316...
361度解约“最快女护士”,怕... 岁月静好的361度因卷入“最快女护士”解约事件,站到了舆论风口浪尖……01,解约风波始末9月3日,“...
融创中国:8月份销售额约53.... 9月4日,融创中国(01918.HK)披露8月份销售情况。数据显示,8月份,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金额约为...
海外GMV大涨 77%,霸王茶...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梦得霸王茶姬又一次用实实在在的成绩证明了自己。根据202...
最会做油烟机的方太,重新创造了... 中国创新重新定义现代生活。作者 华商韬略出品人 毕亚军乔布斯“干掉”键盘,重新创造了手机,也让手机更...
深市半年报:近八成上市公司赚钱...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今年上半年,深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合计10.24万亿元,同比增长3...
打卡!600万! 打卡!600... 券商中国编辑部券商中国粉丝突破600万!100万、200万、300万、400万、500万、600万…...
再过几年,日本人或许只能购买中... 在今年东京秋叶原的家电卖场里,一位日本主妇对着两台电视机反复比对——左边是索尼XR系列,右边是海信E...
光刻机概念盘初走高 光刻机概念... 【光刻机概念盘初走高】腾景科技涨超10%,沃格光电、苏大维格涨超4%,凯美特气、洪田股份、美埃科技等...
AI收入超预期!芯片巨头博通交... 财联社9月5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四,英伟达的有力挑战者、ASIC芯片大厂博通公布的第三财季业...
IPO是假,“出圈”是真,野人... 中国高端冰淇淋市场,可谓“冰火两重天”。当被网友吐槽为“雪糕刺客”的钟薛高销声匿迹,哈根达斯在中国大...
上半年盈利近11亿!中国金茂第...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扬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大部分城市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行业止跌回稳...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中国... 作 者:江上酒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2025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