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力星股份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4.29%;毛利润为1.76亿元,归属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下降7.76%。尽管营收保持增长,但净利润的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竞争中的压力。
营收增长背后的隐忧
力星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达到10.45亿元,同比增长4.29%,显示出公司在精密轴承滚动体领域的市场地位依然稳固。然而,归属净利润同比下降7.76%,扣非净利润也下滑2.11%,反映出公司在盈利能力上的挑战。尽管公司在全球化和技术创新方面投入巨大,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空间被压缩。
从历史数据来看,力星股份的净利润自2021年达到0.90亿元的高点后,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仅为0.55亿元。这一趋势表明,公司在应对行业周期波动和成本压力方面仍需加强。特别是在全球钢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背景下,尽管公司通过长期合作稳定了部分原材料价格,但整体成本控制仍需优化。
全球化布局加速,但风险犹存
2024年,力星股份在全球化布局上取得了显著进展。美国南卡工厂完成系统性升级改造,墨西哥生产基地也顺利落成,标志着公司在美洲市场的战略布局进一步完善。这些举措有助于缩短供货周期、降低关税成本,并提升公司在美洲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全球化布局也带来了新的风险。首先,海外工厂的运营成本较高,尤其是在劳动力、物流和合规方面,可能对公司的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如关税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也可能对公司的海外业务造成冲击。尽管公司通过本土化运营和供应链优化降低了部分风险,但如何在全球化扩张中保持盈利,仍是力星股份面临的一大挑战。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的双重压力
力星股份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投入,特别是在氮化硅陶瓷滚动体的研发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其在高端材料领域的技术实力。然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短期内难以转化为显著的利润贡献。
与此同时,公司在市场拓展方面也面临压力。尽管轴承钢球销售收入连续多年排名国内第一,但国际市场竞争激烈,特别是在高端产品领域,日本椿中岛等国际巨头对力星股份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如何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之间找到平衡,是力星股份未来发展的关键。
总体来看,力星股份在2024年保持了营收的稳定增长,但净利润的下滑和全球化布局中的风险,仍需公司进一步优化运营策略,提升盈利能力。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