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呦不再难封 呦呦不再难封
创始人
2025-05-06 23:42:45


五一节前在吃董孝廉的瓜,有一条新闻大星都没注意到。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120位院士和30位外籍院士。

这里面就有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

屠呦呦教授。

几个意思?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科学家,你们阿美评的哪门子院士?!

屠呦呦教授是1930年生人,现在已经95岁了。10年前,她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时候,网友们就有和大星一样的疑问,她为什么选不上两院院士。现在,看到新闻的网友们又问了一次。

这个话题很有争议性,一方说屠呦呦教授1978年就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比诺贝尔奖什么的不知早到哪里去了。而且过去几年两院院士增选时,中国工程院相关工作人员曾辟谣说,屠呦呦教授并未参选。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团队的研究人员也曾公开表示:“屠老师无意参评院士,也不会报名。”

另一方则说,不光屠呦呦教授评不上,饶毅啥的也评不上,但是酱香科技就能评上,协和的王辰院长也评上了,还是中国工程院的副院长。

按照《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候选人年龄不能超过65周岁,很显然,屠呦呦教授超龄了。而且这还不是唯一硬性条件,其他包括院士推荐等等要求,曾经拦住过很多科学家,比如90年代,袁隆平曾经三次落选。

这在当年也引发了很大争议。袁老的成果都在田间地头和我们的饭碗里,论文啥的差点意思。他自己说过:“我本人所从事的应用科学,而中国科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基础科学,两者所评判的标准并不在一个体系。”

当时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写了篇《以SCI为主导的论文挂帅扼杀了科技创造力》的文章,批评对SCI的迷恋,说这些发了很多SCI的学者看不起没有国外权威文章,没有国际头衔,英语水平差的:

三无学者。

读到这篇文章时,大星脑子里立刻就有了画面。


袁老就是“三无学者”的典型代表,当年被评为了美国科学院院士后,社会上的争议和屠呦呦教授一模一样。

为什么屠呦呦这样的“三无学者”这么受西方学界欢迎,有人说是他们注重发明创新,坚持把这种规则落实到每个科学家头上。到底是不是这样大星不知道,但屠呦呦教授被发现的过程确实贯彻着这种规则精神。

60年代末,屠呦呦以“中医中药专业组”组长的身份加入到当时的国家抗疟“523任务”。1972年,她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取出了青蒿素。到了1975年,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在屠呦呦的参与下被确定。

由于工作的保密性,屠呦呦过程中没发过任何论文。直到1979年,屠呦呦作为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奖”,外宣刊物《中国建设》刊文介绍青蒿素的时候,还说的是一位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只是在后续表述时用了:

她。

这个“她”后来是怎么广为人知的?确实离不开美国朋友。

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传染病专家路易斯·米勒(Louis Miller)发现非洲某些地方的疟疾的病人在减少,一开始他以为是世卫组织发帐篷减少了蚊虫叮咬,调查后发现,原来是中国的青蒿素。

这玩意儿谁发明的,不知道。那一年他与同事苏新专一起到上海参加一个关于疟疾的学术会议。其间,米勒向与会的所有科学家打听,是谁发现了青蒿素,不知道。

从那时起,米勒和苏新专就开始调查青蒿素的发明人是谁。

200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在化学领域的期刊Molecules上发表社论,说青蒿素发明人就是屠呦呦。2011年,米勒与同事在《细胞》上发表了他们的调查结论:“我们的发现毫无疑问地显示最大的功劳应该归屠呦呦。”

从2010年起,已经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米勒就开始向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推荐屠呦呦。5年后,屠呦呦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在诺奖演讲中她说:“科学不是为了争辩,而是为了照亮人类的前路。”

相比起这个波澜不惊的考据故事,大星更喜欢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米勒和苏新专调查青蒿素发明人的时候,发现是本糊涂账,有七个单位都说是集体发明的,都说自己贡献特别大。

米勒先生就写了七封信给这七个单位,说在青蒿素的研制过程中,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向您表示敬意,除了您以外,您认为第二个发挥作用的是谁,结果都说是:

屠呦呦。

是谁说老外不懂人情世故的,这不是也会站起来敬酒嘛?

关注星球视频号,熟知寰宇人间事

加大星 微信:Howbigstar 备注公司-职业

给我一个在看,我能撬动整个星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近日,外媒5月6日传来消息,美国财长贝森特发声,称接下来几个星期美国和中国的贸易关系可能会有重大进展...
魏建军点赞胖东来:诚信经营值得... 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近日通过视频表达了对一家名为胖东来的企业的赞赏,并直言该企业值得业界学习。尽管他...
呦呦不再难封 呦呦不再难封 五一节前在吃董孝廉的瓜,有一条新闻大星都没注意到。美国时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1...
五月开门红,明天看发布会讲啥! 大盘节后放量开门红,成交13362亿,外资成交1741亿,板块上可控核聚变,华为等概念表现较强,银行...
普涨!沪指升破3300点,逾4... 文/陈康亮 “五一”节后归来的A股收获5月“开门红”,主要股指6日悉数涨逾1%。其中,上证指数突破3...
ETO外汇:金价能否延续涨势?... 周二(北京时间5月6日),现货黄金交投于3332.10美元附近,周一金价上涨超过2%,受美元走软和避...
上港集团:上海国际集团拟无偿划... 直播吧5月6日讯 上港集团5月6日晚间公告,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拟将其持有的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
广东首度“官宣”省联社改革方向... 作者 | 庞成编辑 | 肖嘉新媒体编辑丨实习生 张一珂在新一轮农信系统改革中,省联社改革至关重要。日...
香山股份:股东赵玉昆和陈博拟合... 5月6日晚间,广东香山衡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山股份,002870.SZ)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
V观财报|金力泰年报“难产”被...   中新经纬5月6日电 金力泰6日晚间公告,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  金力泰称,公司...
正荣地产控股股东委任联合清盘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6日,正荣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正荣地产”)披露,公司于5月5日(香港时间,...
以多维矩阵深化投资者教育,引领... 2025年5月3日,全球投资界的年度盛事——巴菲特股东大会在美国奥马哈如期举行。在这场被誉为“投资界...
马上消费金融:去年营收罕见下滑...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前不久,“头部消费金融”之一的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医用护肤品... 挂牌时间七年有余,旗下拥有雅莎尔、复因等品牌的雅莎股份将告别新三板。5月6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
赵伟:滞胀困境、金融脆弱性与美... 赵伟 陈达飞(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特朗普“对等关税”的幅度...
鸿蒙概念股强势上涨,鸿蒙电脑本... 5月6日,五一长假节后交易第一天开门红,鸿蒙概念股强势上涨。其中,天源迪科(300047))、九联科...
一季度营收185亿元,宁波银行... 聚焦区域发展,强化科技赋能。 作者 | 池小雨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截至4月30日,A...
港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宁... 每经记者:黄婉银 每经编辑:陈梦妤 |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NO.1 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
A股,全线大涨!人民币,暴力拉... “五一”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全线走高,沪指涨超1%重返3300点上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涨近2%;...
百亿基金经理因休产假离任,引发... 采写 | 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编辑 | 戴越 4月30日,融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通...
德国突发,欧洲股市普跌 北京时间5月6日晚间,受默茨落选引发的不确定性影响,欧洲股市全线下跌。截至发稿,英国富时100指数、...
刘永好等企业家谈民营经济促进法...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闫晓寒我国迎来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4月30日,中华人民...
突发暴跌!沙特增产引爆“暗战”... 5月5日,国际原油市场迎来“黑色星期一”,布伦特原油价格跌破60美元/桶,美国WTI原油触及57.8...
业绩亮眼股东却频繁减持,杭州银... 出品|拾盐士作者|多面金融工作组在刚刚过去的4月,杭州银行陷入业绩增长与管理危机交织的“多事之春”。...
重庆信托去年“扭亏”,利息净收... 来源:密探财经(ID:Spy Finance)五一节前,重庆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信托...
合盛硅业董事长:2025年有机... “2025年,晶硅光伏产业链启动行业自律措施,主动调整产能,铝合金和有机硅领域需求持续增长,预计工业...
如何应对经营压力?厦门银行高管...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吴霜 上海报道“一季度的业绩的确相当‘博眼球’,营收利润都是双位数的下滑,但说实...
鱼跃医疗2024年报:营收亮眼... 近日,鱼跃医疗(002223.SZ)披露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其中,2024年实现营业收...
ST新潮: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6日,ST新潮公告,公司于2025年5月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
中电港: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 5月6日晚间,深圳中电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电港,001287.SZ)公告,合计持有公司股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