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为了保壳,也是拼了。
已经被连续ST的佳沃食品最近抛出了一份重大资产出售案,以1块钱的价格,把佳沃臻诚卖给了大股东佳沃集团。
天眼查信息显示,佳沃集团是联想控股子公司,联想控股持股81.21%。
1块钱,贵吗?也贵,也不贵。
说它贵,是因为这家公司的评估价,是-5457.16万;
说它不贵,是因为这家公司主要资产,是一家智利的三文鱼公司,而当初收购这家智利公司,花了60亿。
这事儿,得从2018年说起。
2018年底,佳沃进入了三文鱼的赛道,花了60亿,收购了智利的上市公司Australis,成为智利历史第二大收购案。
那时候,三文鱼确实香,智利很多三文鱼公司都卖了个好价钱,当然,Australis的8.8亿美元算是同期最高价,毕竟它一家的产量就占智利的9%。
但是,这个时候,佳沃其实也没啥钱,要收购一家比自己市值还高的公司,咋办呢?
借,而且是变着花样地借,银行借款、股东借款、可转债,都用上了,最终凑足了60亿,当然了,代价就是佳沃食品的资产负债率节节攀升。
本来,应该是一个好故事,但是意外太多。
1、三文鱼在疫情期间,差点崩盘,佳沃也得亏本卖鱼,越卖越亏;
2、当初收购Australis的时候,按年产10万吨估值,结果,根据智利法律,顶天也就7万吨年产量,里外里减产30%。
3、收购之后,Australis业绩变脸,也开始亏损。
等到佳沃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2023年,佳沃开始对Australis的原股东进行仲裁和诉讼,以涉嫌欺诈为由,请求原股东赔偿9.21亿美元和3亿美元损失。
但是,官司似乎并不利,在英国,佳沃被判赔对方律师费150万美元,而在智利的仲裁,还在进行中,现在也没啥结果。
现在,公司一卖,上市公司确实甩了包袱。
佳沃算是柳传志的农业梦想。
2012年,农业成为联想控股的板块之一,佳沃集团成立,并在山东、四川以及智利,收购多个种植园,第二年,PC行业的老大柳传志,开始跨界卖蓝莓。
“10亿,20亿,咱们投得起,不着急挣钱,一步步稳着做”。
别说,砸钱的效果还是挺好,蓝莓、猕猴桃都搞到了全国第一,照这么下去,也能跟新西兰的佳沛掰掰手腕了。
然后,佳沃集团遇到了万福生科,不着急赚钱,却“着急上市”。
万福生科是创业板上市公司,做粮油的,2012年爆发造假案,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也将成为“创业板退市第一股”。
2016年,佳沃集团接手万福生科投票权,2017年干脆接手股份,成为控股股东。
柳传志可以不着急挣钱,但是上市公司不能不挣钱,于是,万福生科变身佳沃食品,还是通过收购,从倒腾粮油,变身倒腾海鲜。
佳沃集团通过定增,一步一步扩大控制权,坐稳了控股股东的位置。
但是,随后,救了万福生科的佳沃,也需要拯救了。
2019年开始,连亏6年,累计亏损超过了40亿,到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超过100%,已经“资不抵债”。
当然,这中间,联想方面也想通过资本运作来拯救,但是,一路运作,一路失败,一路输血。
2023年,通过大股东豁免了18亿债务,才实现极限保壳,不然,佳沃就已经退市了。
现在,还是靠大股东接盘“三文鱼”,才把资产负债率降下来。
但是,大股东的日子,也不好过。
五一之前,联想控股也发了财报,总营收5128亿,看起来是非常不错,算是业绩大涨,但是归母净利润,只有1.33亿,同样是大涨,但是依然难看。
大涨,是靠联想集团,毕竟,91%的业绩,靠联想集团贡献。
联想集团算是从上一阵子的舆论风波中走出来了,并且抓住了这一波的换机潮,站稳全球第一大PC厂商的位置。
但是,问题在于,换机周期结束之后呢?业绩咋支撑呢?现在,全靠“硬件”,占比到8成,而“软件”的解决方案等业务,还是撑不起来。
而AI的相关投入,还是高投入低产出的阶段,之后咋样,还真不好说。
至于联泓、佳沃、卢森堡国际银行业务,本来占比就不高,还要拖一下后腿。
然后,争议就又来了,因为大家发现,高管们,涨薪了。
董事长宁旻463.9万,CEO李蓬458.8万,分别涨薪都在百万以上,监事高强涨了也小50万。
年薪不到500万,本来对他们来讲,已经算是低薪了,毕竟这两位曾经的薪水,10倍不止,2020年,宁旻年薪5464万,而李蓬年薪4682万。
经过3年的连续降薪,降到了340万的水平。
现在,降薪终结,加薪开始, 就是不知道之后的加薪幅度到底是怎样,百万?千万?他们的薪酬,最终是不是还要回到当初备受争议的水平上去。
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将联想,带入新的风波中。
那样,联想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到时候还有没有能力再顾一下佳沃,还真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