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完善指数编制方法,提升指数可投资性,4月30日,深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公告,决定对创业板指数的编制方案进行修订。
根据公告,这次对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主要包括两条内容。一是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在每次定期调整时剔除国证ESG评级在B级以下的股票;二是在指数计算中,设置权重调整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在每次定期调整时不超过20%。
深交所这次对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的修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毕竟创业板指数选取总市值大、流动性好的100只创业板股票作为样本,而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达到了1380家左右,所以能够入选样本股对于入选的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份荣光。也正因如此,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是很有必要的,将在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以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方面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公司剔除出样本股,这可以保持样本股的纯洁性,有利于增加样本股及创业板指数的可投资性,同时也可以规避相关的投资风险。
而在指数计算中,设置权重调整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在每次定期调整时不超过20%,这一条同样非常重要。此举旨在限制个别权重股对指数的影响过于强大,从而削弱了其他样本股的可投资性,及对指数的影响。
当然,就这一条的修订来说,还可以更完善一些。即有必要进一步降低单只样本股权重的占比比例,从不超过20%降低到10%或5%。这样就可以更好地避免单只样本股对指数影响方面的“一股独大”问题。如果将这个权重比例设置得过于宽松,比如20%,这其实是单只样本股的权重很难达到的比例。如此一来,这种限制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所以为了让这一条内容的修订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对单只样本股权重的限制比例可以适当降低一些。但尽管如此,深交所这个修订的思路还是值得肯定的。
实际上,深交所这次对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修订的思路更值得上交所方面借鉴,特别是值得对上证指数编制方案修订时借鉴。毕竟目前上证指数代表了整个A股指数,但上证指数失真的问题非常严重,市场也一直有呼声,要重视并解决上证指数失真的问题。毕竟上证指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不了个股的涨跌情况,比如,当下的上证指数虽然还在3200点、3300点一带波动,但不少个股的股价其实已经跌回到了“9.24”之前的位置,甚至跌到了2600点时的位置。
之所以出现这种上证指数失真的情况,究其原因在于五大行、两桶油等权重股对上证指数的影响太大。市场只要稳住了这些权重股,其他个股再怎么下跌,都不会对上证指数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当市场主力机构稳住了五大行、两桶油等权重股股价的时候,上证指数基本上就可以安然无恙,但其他个股就有可能一跌再跌,一再创出阶段性的低点甚至是历史新低。
要解决上证指数失真的问题,就需要借鉴深交所对创业板指数编制方案修订的思路。一方面是引入相应的剔除机制,将在相关方面存在较大不良影响的公司剔除出上证指数样本股的范围,不能让广大的投资者来为这些不良公司买单。
另一方面就是借鉴深交所的做法,在指数计算中,设置权重调整因子,使单只样本股权重在每次定期调整时不超过一定的比例。由于上证指数是一个全覆盖指数,覆盖了在上交所上市的全部A股,所以当某一只股票或几只股票所占的权重太大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其他个股的投资。
因此,这就有必要对少数的权重股占比加以限制,比如,规定单只股票在上证指数中的权重占比不得超过1%(甚至还可以下调到0.5%)。如此一来,这就可以大大削弱少数权重股对上证指数的影响,让更多的股票获得投资的机会。可以断言,经过这样的修订,上证指数失真的问题就可以大大缓解,更多的股票或样本股将可以得到更好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