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的代工争议:“良心”与利益的博弈难题 娃哈哈代工反思 娃哈哈陷“代工”风波
创始人
2025-05-21 23:15:02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300字)

近日,娃哈哈因委托今麦郎代工纯净水引发的争议,将食品代工的潜在风险彻底推向公众视野。

娃哈哈对此迅速作出声明,表示已终止合作,并强调产品符合国标以及自有标准。其在声明中坦言,选择代工是2024年市场需求激增,导致产能不足。言下之意,代工只是应对短期压力的权宜之计。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尽管其对于代工问题毫无回避的态度,被部分舆论所肯定,言此符合其掌门人宗馥莉一贯雷厉风行、敢作敢为、直截了当的个性。但公众对其“代工模式”的质疑并未就此平息。

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食品代工链条的脆弱性,更折射出行业长期存在的“良心”与“利益”的博弈难题。



1

代工通弊的信任危机

代工模式在食品行业的普及,本质上是市场倒逼或者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娃哈哈选择代工的初衷正是与此相关。

公开数据也佐证了此点:2024年娃哈哈的营业收入约为700亿元。这意味着,在宗馥莉的带领下,娃哈哈再次实现了业绩的大幅回升。2024年11月,宗馥莉直接表明,娃哈哈2024年的业绩拉动,更多源于瓶装水、AD钙奶的强势增长。

增长之下,产能自然跟着吃紧。此时,选择代工就是最便捷的解决方案。

然而,与电子产品、服装等代工不同,食品行业对原料、生产工艺及储存条件等的敏感性要高出很多,涉及原料溯源、工艺稳定性及微生物控制等众多环节,而成品质量常常难以通过单一出厂检验就完全保障。

这种动态风险源于食品生产的复杂性——原料批次差异、生产设备清洁度、运输温控等环节稍有疏漏,都可能引发安全问题。

更关键的是,现有检测方式及标准是否足以覆盖所有潜在风险?

以曾经备受瞩目的苹果汁生产为例,原料苹果的糖分、酸度及农药残留差异、霉变程度等,都可能直接影响成品风味与安全性,但这类指标未必全部纳入检测范围。

更早的三聚氰胺事件,更是将食品安全监控的复杂性彻底放大:当时的检测方式因无法识别非法添加物,导致问题奶粉居然通过了检测。

类似的,娃哈哈代工事件中,若代工厂使用低价原料但成品符合国标,品牌方仅凭出厂检验是否可以完全察觉?

事实上,娃哈哈于声明中表示,在与今麦郎的合作中,其“自查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产品未通过抽样检测” ,这或许起到了反向效果,反而放大了消费者的品质焦虑,消费者会问:“对于整体代工生产的流程,你能完全把控吗?更何况,这只是抽检,那些没有抽到样的批次,如何保证全部合格?”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正是这种“合规但未必合理”的矛盾,带来了食品生产的最大隐患。而代工模式进一步放大了这种风险——当品牌方将生产环节外包,其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必然削弱,对代工厂的质量监控更加困难。

2

娃哈哈代工争议的特殊性

事实上,除了上述提及的代工模式通弊——品控风险之外,此次娃哈哈引起争议的,还有两点特殊之处:

一是情感背刺,二是价格背刺。

宗馥莉在掌权之初,就遇到了娃哈哈内部的极大阻力。而受其父宗庆后生前为人处世及道德口碑的余荫,使她在舆论场中成功塑造了“锐意改革者却遭遇旧势力阻击”的悲情人设,舆论因此几乎一边倒的支持宗馥莉。她也以退为进,用彻底退出这种“掀桌”式的姿态,最终赢得了斗争的胜利(参见《果然宫斗!三叔宗泽后发难亲侄女,宗馥莉这是秀才遇到兵?|正经短评》)。

在与其它品牌的竞争之中,娃哈哈也同样因宗庆后余荫,在舆情中来了一波“情怀杀”,并由此赢取了极大的声势。

这两波舆情,都恰到好处地点到了“吃瓜群众”的心弦之上,助长了娃哈哈相关产品的强势增长。

但未曾料,娃哈哈代工事件却是网络的爆料,非娃哈哈的主动言明。更进一步,娃哈哈和今麦郎各自公布的代工终止时间也是不同的。

既未主动交代,还产生了终止时间罗生门,娃哈哈的信息透明度由此令外界产生了质疑。这就让“吃瓜群众”破防了,觉得过去的“情怀杀”可能是“错付”了。社交平台上不乏“宗老走后,娃哈哈怎么变成这样了”之类言论,还有更直白的质问“宗馥莉这是要把最后的信仰丢掉吗”。

当然,更实际的争议因素还在于产品的价格问题。

根据近期媒体的实地走访,北京的一些超市中,同为纯净水,今麦郎550毫升规格的一瓶水售价约为0.575元,而娃哈哈596毫升规格的一瓶水售价约1.07元,规格相差不大但价格高出近一倍。

对此,有消费者感到颇为疑惑,“我买的娃哈哈居然是今麦郎生产的”,有评论更直白地说“那我为什么不直接买今麦郎呢”。

此外,娃哈哈近期出现的众多问题,也加深了舆论对于娃哈哈及宗馥莉的疑虑。比如,接连陷入的员工维权风波、内部权利斗争,以及包括“娃哈哈”在内的387件商标转移问题等等。

尤其是自有工厂停产停工引发的员工维权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对代工的质疑——既然本身产能就不足,停产停工的依据是什么?

这些,也使得宗馥莉曾经在舆论场中“精明强干、敢作敢为,甚至略带悲情”的人设,也逐渐受到了冲击。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事实上,无论是“情感背刺”还是“价格背刺”等,所折射的都是中国消费者对于娃哈哈品牌本身承载的文化价值丢失的担忧。

从陪伴一代人成长的AD钙奶,到达至实验室标准的纯净水,再到对于宗庆后道德标准的盖棺定论,娃哈哈给予国人的不止是记忆,更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和情怀。

《观察者网》对此的评价最为犀利:“显然,消费者对娃哈哈的厚爱,在相当大程度上来自于对宗庆后价值观和品格的认同和尊重,现在宗馥莉要改变这种企业价值观和管理风格,就不要再指望继续得到这样的好感度。如果宗馥莉对娃哈哈改造失败了,可以说是理所当然,如果她改造成功了,那或许是更大的悲哀。”

社交媒体上也有消费者称:“希望哇哈哈不忘初心,继续保持良心品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

“合规性辩护”何时休?

长期以来,"合规性辩护"已成为包括食品生产在内的众多企业,应对质量质疑的标准话术。

从三聚氰胺事件到苹果汁生产,直至近期娃哈哈代工争议,企业在面对消费者质询时,往往止步于强调生产资质合法、产品符合国标,却对公众的核心焦虑避而不谈——

合规是否等于优质?

合规就一定是合情合理的吗?

代工模式下的质量管控如何落地?

以娃哈哈代工事件为例,根据《中国经营报》的调查,多年以来,娃哈哈与48家无股权关联的企业有过代工合作。在如此庞大的代工体系中,原料采购、生产工艺、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面临现实挑战。

今麦郎对于代工的回应更是引发深思:今麦郎每瓶纯净水仅赚2分钱的微利模式下,代工企业是否有足够动力投入品控?

这些问题,暴露出的正是当前代工模式的重大缺陷——当商业利益与质量投入的天平失衡时,合规性声明可能只是企业应对质疑的挡箭牌,代工双方可能都缺乏直面消费者质疑的诚意。

事实上,监管层面也正在加速填补制度空白。此前,食品代工领域仅有《食品安全法》的框架性规定,缺乏针对代工生产的专项规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启动的《食品委托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下称《办法》),今年3月已明确其为2025年度重点立法任务。

这个立法进程,具有里程碑意义。《办法》不仅细化了委托方与受托方的资质审查、合同规范、标签标识、溯源与责任等要求,还直接禁止了特殊医学用途食品与婴配奶粉的代工。相较于《食品安全法》的原则性规定,新规着力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责任体系,这标志着中国食品代工监管正从框架式管理转向精细治理。

不过,目前还无法完全消解消费者的深层焦虑。三聚氰胺等事件揭示的教训表明,基于技术手段、科学认知等显而易见的局限性,无论何种标准或者法规,只能是基于当前条件下的尽量完善,其中的盲区几乎不可避免。

当企业将"合规"等同于质量保障的充分条件时,实质是推卸了本应承担的主体责任。代工模式下的双方,都不应止步于法律底线,而是需要建立超越标准的品控体系。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作为企业,其品牌价值不应仅体现为财务报表上的ROI(投资回报率),而应是品质承诺、情感联结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当企业用冰冷的成本核算替代对质量生态的维护,再精明的商业决策都可能动摇品牌根基。

代工模式本身并非原罪,关键在于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质量管控体系。未来的行业竞争,或将取决于企业能否在效率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

消费者期待的不仅是符合国标的产品,更是一套贯穿产业链的质量承诺。唯有实现技术创新、制度完善与企业伦理的协同进化,"代工"才可能从质量隐忧转变为品质保障的代名词。

这既考验监管智慧,更叩问着每个食品企业的价值选择。

这其中,更多的考验或许在于企业的“良心与道德”,即在选择代工的效率之余,是否更能以消费者的关切为首要任务。【《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国再遭股债汇“三杀” 三大股...   中新经纬5月22日电 美东时间周三(21日),由于投资者对大规模减税法案感到不安,美国再遭股债汇...
退税申请可以撤销吗?个税汇算遇... 2024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正在进行,纳税人提交退税申请后可以撤销吗?什么情况下会导致退税审核...
一袋吐司70元!昆明烘焙食品不... “没有上万月薪吃不起面包,随便拿几样就上百块,现在面包比奶茶贵多了......”近期,面包价格飙升成...
电商大变局,“新势力”要革谁的... 如何窥见用户的真实需求?作者 | 孙 晓编辑丨高远山来源 | 野马财经忘不了“电商梦”的腾讯,最近有...
澳华内镜:5月19日召开董事会... 每经AI快讯,澳华内镜(SH 688212,收盘价:48.5元)5月2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第二届...
比亚迪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比亚迪... 汽车股集体上涨,一是国内销量平稳增长,二是出海成绩单不断刷新,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攻势让市场形成了新共识...
全国首场民营经济促进法主题宣传... 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当天,广州市白云区司法局联合广东省法学会民营经...
德国2025年第一季度对美贸易... 中新网柏林5月21日电 德国联邦统计局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面临美国高关税威胁,德国在2025年...
货币期权交易员看空美元情绪达历...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美国彭博新闻社21日报道说,一项指标表明,货币期权交易员对美元今后一年间走势...
京新药业2024年度权益分派方... 中访网数据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020)于2025年4月24日召开的2024...
迈瑞医疗(300760)202... 中访网数据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760)于2025年5月20日召开的...
亚通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中访网数据 上海亚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92)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2024年年度...
安徽金种子酒业2024年亏损扩... 中访网数据 安徽金种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99)于2025年5月29日召开2024...
万东医疗调整2025年股票期权...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医疗”)于2025年5月22日发布公告,对...
无锡药明康德实施2025年第二... 中访网数据 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药明康德”)于2025年4月8日公告启动2...
万东医疗(600055)向85...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055)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董事会...
万东医疗修订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医疗”)于近日完成《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工作细...
万东医疗拟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055)宣布将于2025年6月9日召开2...
东方雨虹控股股东李卫国部分股份...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271)近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
九安医疗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中访网数据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432)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202...
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 中访网数据 深圳华大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88114,证券简称:华大智造)今日发布公告...
万东医疗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医疗”)于2025年首次修订《关联交易管理...
万东医疗修订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医疗”)于2025年修订《独立董事专门会议...
万东医疗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 强... 中访网数据 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东医疗”)于2025年首次修订《董事会议事规...
长沙银行2024年度股东大会通... 中访网数据 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577)于2025年5月21日召开2024年度股...
恒瑞医药H股发行价定为每股44... 中访网数据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276)宣布,其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的最终...
分众传媒修订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 中访网数据 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分众传媒”)于近日修订了《募集资金管理制度》,...
乐普医疗“乐普转2”回售条款生... 中访网数据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003)公告称,因公司股票连续30个...
上海银行副行长汪明因工作调动辞... 中访网数据 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229)5月2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副行长汪明因组...
浪潮信息成功发行10亿元超短期... 中访网数据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977,证券简称:浪潮信息)近日宣布,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