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星空君加了一天班,坚持跑步训练,抽时间去人山人海的泰山后山水库边吃了一条鱼。
作为搬砖牛马,大家对加班深恶痛绝,没想到企业家也有同感,美的董事长称:我不加班,也不鼓励员工加班。
然而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有人挖出来方总十年前的言论。
跑步之余,星空君还看了各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年报,发现这两年的新增投资比所谓基建狂魔那两年都要多好几倍。
这意味着这两年虽然不宣传基建狂魔了,但实际上更狂了。
比如山东已经不吹每个地市通高速了,而是计划在2025年实现“市市通高铁”的目标,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4400公里以上。
但是,谁去工地搬砖呢?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60后、70后黄金一代渐渐老去,从事重体力活的劳动力越来越少了。而现在的00后们宁愿少拿工资,甚至“慢就业”,也不去干这种重体力活。
基建狂魔的未来,是工业机器人。
而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大哥大,是美的集团,它在2016年斥巨资并购了库卡机器人。
一、库卡这些年
在美的并购库卡的时候,库卡机器人和日本发那科、瑞士ABB、日本安川并称四大家族,当时库卡是营收规模最小的,和安川比较接近,是发那科的四分之一左右。
数据来源:iFind
单纯从营收规模看,2017年,库卡营收270亿人民币;2024年,287亿人民币,增幅有限。
但从营业利润来看,2017年39亿;2024年63亿。有了明显的增幅。
再看看四大家族的其他公司,受到汇川等中国企业的影响,营收、销量全面下滑。
从这个角度看,库卡的表现中规中矩,甚至还算突出。
然而,看问题不能那么简单化。
库卡机器人被美的收购后,随后就丢掉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订单。虽然没有公开具体数据,但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实事求是的讲,并购完成后,国外一些比较敏感的领域,都把订单转给了发那科、ABB等。库卡维持业绩主要靠的是中国市场的崛起。
库卡中国高速发展,机器人业务助力公司智能制造水平提升。库卡中国的收入贡献,由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2%以上。2024年,库卡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稳步增至8.2%。;公司近4成订单来自新能源车市场,和比亚迪、蔚来、宁德时代等头部客户合作,为新能源整车制造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同时机器人业务也协助美的集团提升自身智能化制造水平,截至 2024 年底,美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 640 台/万人,并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大投入以提升智能制造能力。
二、库卡的技术吸收了吗?有没有消化不良?
应该说,吉利并购沃尔沃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范。在那之前,上汽收购双龙以失败告终。所谓发达国家的企业混不下去的时候,也不愿接受中国企业的收购,担心技术被“窃取”。
而吉利能在反华重灾区瑞典完成对沃尔沃的收购,并且后续的合作丝滑顺畅。
除了收购前有一些强烈的抵触外,后来领克几乎套壳沃尔沃,也没听到什么“偷技术”的声音。
原因很简单,吉利并没有让沃尔沃转移技术,而是重组了吉利和沃尔沃的研发架构,在沃尔沃旁边新建了一个技术研发中心,工作地点几乎不变,薪水增加,沃尔沃的工程师们来不来?我用的不是沃尔沃的技术啊,这些工程师都是我招来的人啊!
技术的实质,是人才。
十年前的图纸带不来什么效益,但人才可以规划未来十年的图纸。
美的怎么做的?
根据美的自己的介绍,公司研发人员超过2.3万人,占比超过非生产人员的50%,美的已在全球12个国家设立了38个研发中心,构建起"2+4+N"的全球研发网络。在国内,以顺德总部和上海创新园区为双核心;在海外,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四大研发中心形成技术支点。这些海外研发中心采用创新的CPI模式,充分发挥本地化优势,既深入洞察区域市场需求,又整合全球顶尖技术资源。
这是抄的李书福的模板吧?
美的高度重视基础研究,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在国内,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在海外,与UC Berkeley、UIUC、Th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等国际知名学府共建实验室,推动绿色节能、健康医疗、智能机器人、自动化等前沿技术突破。同时,美的构建了强大的科学家体系,成立7个院士工作站(室),与18位战略合作院士展开300多项合作项目,持续强化核心技术储备。
为加速技术产业化,美的与BASF、Honeywell、3M、SCHOTT等国际科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新材料、智能传感、能源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美的的技术竞争力,也为行业进步贡献了重要力量。
很显然,美的并购库卡最重要的一件事完成了:全面吸收消化了库卡的技术,并把它融入到了美的的方方面面。
三、美的的“寒冬”
2021年,方洪波提出了“寒冬论”:美的集团对未来3年的形势并不乐观,将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寒冬,比之前会更加艰难。
从美的集团的营收增幅来看,经管各业务线条都比较稳健,但已经明显进入了“瓶颈”期。
基于此,美的集团开始压缩非战略性业务。
传统的家电核心品类保留并加强。规模小、影响集团整体盈利水平的母婴、宠物等细分品类将“被优化”。
智能制造方面,保留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楼宇科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储能“四大”,万东医疗、安得智联、美云智数、美智光电“四小”,除此之外的其他业务关停并转。
尽管如此,美的还是出手收购了一家A股上市公司--科陆电子。
这家公司经营不善,但核心业务是新能源储能,对于美的集团来说,有很强的互补性。
通过工业机器人业务,打通美的各事业部的全流程,基本就可以覆盖产业升级后最重要的行业了,不得不说,美的下了一盘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