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AI才是正解
创始人
2025-07-02 08:22:15

高关税曾被视为拯救美国制造的手段,但事实证明,这并非长久之计。高关税虽能在短期内保护部分本土产业,却引发了贸易战,导致全球经济动荡,反而损害了美国自身的利益。

而 AI 才是美国制造业的正解。AI 技术能提升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让美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更具优势。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实现个性化生产,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AI 还能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美国制造注入新的活力。总之,AI 是美国制造业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上周四,高盛最新发布了一篇分析,旗帜鲜明地表示:


加关税救不了美国制造业。


高盛指出,关税或许能提供一时保护,却无法解决根本矛盾——技术落后、效率低下,才是制造业竞争力下滑的真正原因。


高盛强调,“创新步伐的加快——可能来自机器人技术和生成式AI的最新进展——仍是最有可能扭转制造业生产率长期停滞的催化剂”。




关税看上去能提高进口商品价格,激励企业回流投资,但现实远比理论复杂得多。数据显示:


2023至2025年间,美国制造业持续疲软,美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多月处于收缩区间;



2025年4月,美国制造耐用品新订单环比下降6.3%,创近三年最大跌幅;


铁锈地带的“重振承诺”迟迟未兑现,大多数新增制造业岗位集中在服务型制造,而非回迁重工业。


过去,美国靠电脑和电子行业拉动产出,享受了一段“容易溢增”(easy gains)。但如今这些红利渐渐耗尽,即便对中国等低成本国家征收高额关税,也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因为海外生产仍然“远低于美国本土”,这意味着进口替代只能微调成本差距,无法扭转整体趋势。


在高盛看来,中国凭借成本优势和国家产业政策,仍将持续扩大其制造业出口份额 。

那对于美国来说,出路在哪里?


高盛的看法是技术创新。因为美国制造业“生产率长期停滞”的问题根源在于技术创新不足,而加速技术创新才是扭转局面的关键 。


此前,高盛估计美关税政策可能使GDP下降数千亿美元,但而技术创新则可为GDP带来几万亿美元的增量。


特别是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将AI和机器人融入生产流程,生产效率与人均产出有了明显的提升。


比如,亚马逊已经在仓储物流中大规模部署机器人,提高搬运效率;百事公司用AI分析土壤和气候数据,帮助农民在正确的时间播种和灌溉;而做牛奶包装的利乐(Tetra Pak)则用AI预测不同配方在未来几个月的市场需求,提前调整生产计划。设备维修也变得“未雨绸缪”了——以前要等机器“罢工”才修,现在AI会提前预警,让工厂少停几次,损失也就少了几分。


再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州航空精密零件制造商MSP Manufacturing,这家公司使用人工智能辅助的 CNC 编程方案,将零件加工程序编写时间缩短约70%,极大加快了报价和交付速度,从而在竞争中取得优势 。



在全球制造版图重绘的今天,中美两国在“机器换人”这场深水区的角力中,起点和路径都存在显著差异。


中国的进展令人侧目。


近年来我们在工业自动化方面投入巨大,成效显著。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已达每万名制造业员工322台,首次超过美国同期的274台 。


事实上,根据官方数据,中国过去十年里新增的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中国国家层面甚至宣布未来20年内将通过国投基金等形式投入近1万亿元人民币用于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高技术领域 ,进一步为制造业智能化提供政策支持。


所以你看到了,中国这边,是整个国家在用财政、政策、市场和技术编织一张密实的智能制造网络。


而美国的智能制造,则仍停留在 GE、波音的“孤岛式试点”阶段——没有形成平台化工业互联网生态,也缺乏对中小制造商的系统渗透能力。


在应用案例上,中国企业也体现出快速部署的趋势。


例如,特斯拉上海工厂报告其生产线自动化率已达到95%,并将焊装车间的自动化率几近100% 。通信装备和电子制造业中的龙头企业(如华为、比亚迪等)也普遍采用自动化生产线和AI质检系统。Foxconn(富士康)更将AI和数字双胞胎技术作为未来工厂的核心,通过与西门子合作构建“未来工厂”,在电子制造和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优化生产效率 。


这背后,是中国企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规模的双重推动下,展现出的高度组织力和快速部署能力。


美国当然也在行动。


比如GE的智能制造项目试图通过数据分析加持精益生产来提升效率,但总体而言,美国在自动化推广方面受到成本和产业结构因素制约较多,且民间投资多集中于消费领域AI(如互联网企业),工业领域的创新需更多政策引导。根据BCG的一项调查,仅46%的美国受访者报告工厂中多场景应用AI,远低于全球平均62%和中国77%。


当然《芯片与科学法案》也开始对先进制造进行财政补贴,但相较于中国设立的各类产业基金、地方政府的专项配套政策,以及数以万计的机器人应用场景,这些努力还显得有些“轻巧”。


智能制造不是孤立技术的堆叠,而是系统能力的体现。


未来的制造,不再只是比谁更便宜,更关键的是谁更聪明、反应更快、更安全。产业链的稳固不再只是为了压低风险,更是为了抢占技术与市场的主动权。


接下来,中美将在更多前沿领域展开拉锯:


从工业互联网的底层协议,到协作机器人的柔性部署,从自动驾驶物流的闭环试验场,到AI在制造数据分析上的“隐身工作”。甚至在绿色制造、数据出海、专利管辖权这些看似边缘的赛道,也可能成为战略级的高地。



高盛也承认,AI和自动化不是没有代价的。


他们预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全球可能有多达三亿个工作岗位受到AI与自动化的冲击。


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正有前瞻性的工业政策,从来不是去“保住”旧的岗位,而是设法创造出新一代的工人——那些能够驾驭智能工具、理解数据逻辑、在数字车间里操控未来生产线的“新工匠”。


首先,是从政府端点燃引擎


无论是研发补贴,还是税收激励,都可以成为推动车间变革的扳手。很多国家早已开始布局:德国设立工业4.0示范工厂,日本推动“智能制造伙伴联盟”,中国也有类似的“灯塔工厂”试点。


这里的关键在于,把钱用在真正能够升级工业神经系统的领域——AI算法、自动化硬件、工业传感网络等——并让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形成协同合力,为下一代制造系统提供人才和技术的“底盘”。



其二,装上引擎还不够,还要有人会开


自动化提升了效率,却也重塑了劳动力市场的地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训练成本”变成核心门槛的时代。一台自动化设备再聪明,也需要人去维护、校准、分析和调试。而这些新岗位,对工人的要求远远高于流水线时代。


因此,从现在起重新设计职业教育体系,提前开展再培训项目、构建有弹性的社会保障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战略”——技术不该是用来替代人的,而应该是用来强化人的。


其三,是构建可视化评估工具


为了做出科学的决策,将不同政策(关税保护、研发补贴、教育培训等)与关键经济指标(就业、GDP、投资回报等)联系起来,甚至把关税、补贴、教育投资等多种政策路径纳入统一模型。例如,将宏观经济模型与行业生产率模型结合,形成“关税vs技术投资”的情景模拟工具,评估各种策略的长期影响。


这类可视化工具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理清路径的成本收益,为制造业的发展制定更加精细的政策。



其实,美国制造业的复兴,目前面临的是路线之争:


核心矛盾在于是继续依赖贸易保护来“回避”竞争,还是选择拥抱技术创新来“迎接”挑战,是在“退守”与“升级”之间做选择。


高盛目前的研究和案例表明,关税可以筑起一道墙,拖延竞争压力,但没法从根本上改变美国目前单位产出的成本结构。反之,唯有通过技术深化和组织升级,才能从“更聪明地生产”中走出效率困局。


而对站在另一端的中国来说,更值得深思的其实是镜像里的自己。


当AI智能化成为新工业体系的标配,当“生产率”的定义从拼规模转向拼算法,当全球产业分工悄然重构,


我们真正要关注的,不是美国怎么做,而是中国如何在智能制造浪潮中,占据标准、技术与信任的优势地位。


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标准的制定力,技术的原创力,以及——最难得也最稀缺的——全球信任的积累力。


文明的迭代,不会属于最会喊口号的国家,而会属于那些能持续更新认知、建设能力、并用真实行动说话的国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TOP创新区研究院,作者:高盛 + TOP,整理:TOP创新区研究院、FTA Grou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消失的县城手机一条街 曾经热闹非凡的县城手机一条街,如今已悄然消失。往日里,这里人头攒动,各种手机品牌店、配件店林立,仿佛...
荣耀IPO,重拾荣耀第一步 荣... 荣耀IPO不仅是其“二次创业”的标志性里程碑,更是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中的重要一笔。抛弃“平替”光...
7月2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 一、强势个股截至7月2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09%,收于3454.79点,深证成指下跌0.61%,...
秦洪看盘|强势震荡中寻找新方向... 李晶昀 AI图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热点快速轮动、主要股指相对强势震荡的态势。其中,军工股、算力股等近期...
业绩亏损、控股股东股权又遭法拍... 独立 稀缺 穿透能否越过山丘作者:闻道编辑:俊逸风品:晨晨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一纸公告,揭开资本...
哪个租房app的房源最真实? 选对平台,租房也能简单又安心 又到一年毕业季,朋友圈里租房吐槽大会准时开启。 “刚看中一套房,中介张...
小红书账号内容种草与销售闭环 不到两年时间,清华大学出版社(简称“清华社”)小红书主账号已积累超40万粉丝,赞藏超230万,店铺图...
需求退坡引发价格回落 光伏玻璃... 财联社7月1日讯(记者 刘梦然)经历抢装潮短期提振后,光伏玻璃再次进入价格下行区间,头部企业或将发起...
最新规定: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 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中。据北京商报,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30日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
公司热点|万辰集团大跌9%!3... 消息面上,1日晚间,万辰集团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 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女士、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博先生、...
虹软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4... 7月2日,虹软科技大宗交易成交410万股,成交额1.66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49.44%,成交价4...
稳定币“魔力”何在?概念股站上...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
真棒!12345终于不片面追求... 文/子安(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一一个好消息!识局公众号去年7月发表的很可能被相关部门关注...
“赛博菩萨”发威,AI 巨头的... 在当今科技领域,“赛博菩萨”仿佛突然发威。曾经,AI 巨头们似乎享受着“免费午餐”的待遇,凭借强大的...
理想汽车6月销量同比大跌24%... 交付新车3.63万辆,环比下滑11%,同比大降24%——刚刚过去的6月份,理想汽车(02015.HK...
品牌引力·重构增长|《2025... (一)中国品牌出海,正步入“全球增长”阶段回看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企业从外贸起家,通过代加工实现对外出...
光伏玻璃减产,为何在资本市场叫... 黎明前的黑暗有点长~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提...
友升股份IPO:行业“夹心饼”...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友升股份主板IPO提交注册。本次冲击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4.71亿元。值得...
贵州茅台:6月累计回购股份72... 7月2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600519.SH)公告,2025年6月,公司累计回购股...
Figma 上市:AI 时代的... 2025 年 7 月 1 日,以「云端协同设计」为核心理念的 SaaS 设计公司 Figma 向美国...
孙宏斌现身融创中国股东周年会,... 沉寂两年后,一场备受瞩目的股东周年会打破了融创的 “沉默”。孙宏斌 视觉中国 资料图6月30日,融创...
V观财报|苑东生物独董彭龙涉嫌...   中新经纬7月2日电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苑东生物”)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
美财长贝森特:关税不会引发通胀... 财联社7月2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尽管美联储部分官员担忧特...
神秘高净值客户十五年间投资私募... 私募基金数量众多,赋予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但要在其中挑选出能够盈利的基金,却并非易事。目前全市场...
半年度冠军基金出炉!涨幅103... 文 | 刘振涛一只资产净值不足1万元的公募基金,竟然取得了冠军!2025年上半年已经结束,公募市场产...
专访万和电气董事长卢宇聪:顺德... 更积极,更圆融。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艳艳编辑|张晓迪图片来源|受访者与卢宇聪见面这天,暴雨笼罩着...
深海科技“独角兽”崛起!蛟龙号... 最新消息催化 政策赋能与科技突破双轮驱动,中国深海科技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顶层设计擘画新蓝图,政...
从近海迈向深蓝,海洋经济站上风...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
“压力测试”过关,华尔街大行开... 美国大型银行在通过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后,纷纷宣布上调第三季度股息并启动新的股票回购计划。 周二,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