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代青少年,真的是被手机毁了吗?
创始人
2025-07-02 10:02:45

这一代青少年,真的是被手机毁了吗?其实不然。手机在为青少年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不能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手机。青少年在手机的陪伴下,能获取丰富的知识,拓宽视野,与世界紧密相连。他们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地学习、交流、娱乐。然而,若过度沉迷于手机,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自身成长,确实可能带来一些危害。关键在于青少年自身的自律和家长、学校的正确引导,让手机成为助力青少年成长的工具,而非毁掉他们的罪魁祸首。


2021年,一位名叫Elaniv的女孩在16岁生日前因服药过量去世。她的父亲是一位医生,母亲是治疗师,家庭看起来稳定而有爱。


为什么会这场悲剧?记者Matt Richtel采访了女孩的父亲,这段痛苦对话成为他书写《How We Grow Up》的起点。


这不是一场家庭悲剧的个案,而是一代青少年正在面对的困境,一个父亲、也是一位记者,想要追问的核心问题是:这个时代的青少年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


一、谁是毁掉青少年的“元凶”?


现在,每一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身份:幼儿、青少年、青春期少年、年轻人。每一代人都改写了成长的代码:婴儿潮一代、千禧一代、X、Y、Z、Alpha。


在这种混合体中,“青春期”尤其是一个独特的类别——一个不受时间顺序限制、而是受感性限制的时期。青少年是反叛者:不,我不会。青少年是质疑者:我是谁?青少年是责备者:这都是你的错。


我们看到拿破仑阅读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的片段,实际上,拿破仑是青少年发展停滞的典型案例;心理学家G. Stanley Hall在1905年撰写了第一份关于青春期的真正医学记录;现代神经学家绘制了年轻人的大脑图谱;当今的孩子们,每个人都有一段值得讲述的艰难人生。


最后,青春期被揭示为“进化设计中的冒险和多样化时期……多样性和探索对于在不可预测的世界中生存至关重要。” 因此,青春期成为个人成长的关键时刻,却又拒绝或接受社会规范和成人的期望。


近年来,美国青少年抑郁、焦虑、自残、自杀等心理问题持续上升。一个“看似合理”的解释迅速流行起来:是手机毁了孩子。


智能手机、TikTok、Instagram 成了替罪羊,它们诱发比较心理、剥夺睡眠、加剧羞耻、诱发上瘾。这种观点在家长、立法者、媒体人中几乎形成共识,不少州出台法规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


普利策奖得主、《纽约时报》记者及畅销非虚构和悬疑小说作家Matt Richtel在新作《How We Grow Up》中,没有否认手机的影响,但他提醒:把手机当成全部解释,未免太轻易了。


Matt Richtel以对科学、健康和社会议题的深度报道闻名,代表作有《An Elegant Defense》和《A Deadly Wandering》等。


在写作本书前,他已为《纽约时报》推出过一系列调查报道《The Inner Pandemic》,深挖美国青少年心理危机。


他的这本新作《How We Grow Up》并非单纯研究“青少年与手机”,而是试图从进化心理学、社会文化、青春期脑科学的角度,重新理解“成长”这一过程本身。他的问题是:


“青春期的核心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今天的青春期看起来与以往如此不同?”


这本书的封面上是一部模糊的手机,他想探讨的是,这个世界如何改变,而我们是否还在用旧的方法去应对?


这些年,有许多学者都曾尝试解释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心理学家 Jean Twenge 在《iGen》中强调,iPhone的普及与幸福感下降高度吻合。Jonathan Haidt在《焦虑的一代》中指出:这一代青少年遭遇“过度现实保护 + 虚拟世界失控”的双重打击,童年从“户外玩耍”转向了“手机生活”。


但这些观点也受到质疑。比如韩国青少年的抑郁率在同一时期反而下降,美国的自杀率在所有年龄段都在上升,青少年并不特殊。而美国在2010年代引入更广泛的心理筛查制度,也可能让“抑郁”报告数据上升。


Richtel对此的回应是坦诚的:“你不需要是生物学家也知道,天天十小时埋在屏幕里对大脑不好。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


二、“沉思的一代”:更长的青春期,更复杂的成长


在《How We Grow Up》中,Richtel提出了自己的代际概念:“沉思的一代(Generation Rumination)”。


他认为,今天青少年的心理困境,不只是因为手机,更是因为他们被推入了一个更复杂、抽象而不确定的成长环境中。


首先是青春期的变化。研究发现,如今许多女孩六七岁就开始青春期发育,而社会仍然将她们当作“孩子”对待。他们的身体在加速成长,而他们的情感、社会经验却没能同步跟上,造成一种“发育时间错位”。


其次是环境的刺激性。今天的青少年比任何时代都暴露在信息洪流、评价机制和“必须展示自己”的社交压力中。他们的心理系统远未成熟,却被迫应对高度复杂的外部世界。


Richtel指出,这种“神经系统的错位”——更早的青春期 + 更复杂的社会环境——让一代青少年变得格外脆弱。而手机,只是这些结构性变化中的一个放大器。


与Haidt等人不同的是,Richtel并不将青少年看作被技术洗脑的受害者,而是看作正努力适应世界的合作者。


他写了一封给青少年的公开信,告诫他们“不要被赚你注意力的钱的人控制”,也呼吁成年人不要一味地归咎于工具。


他写道:“青少年不仅在构建自我,也在塑造我们。” 他们是未来的缔造者,更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镜像。


读到此,能感受到这本书的温柔,因为它强调更多的理解,而不是控制、切断、隔绝。它当然不会、也无法提供一套快速的解决方案,但它给了一个思考的方向——问题不只是“孩子怎么了”,而是父母们是否做好了陪他们一起走过成长的准备?


三、孩子没有变坏,我们只是还没学会如何一起变好


其实,不只是青少年。Richtel也提醒我们,智能手机对成年人的影响同样深刻。今天,许多中老年人也沉迷在转发链接、刷短视频停不下来的循环中,只是他们不像青少年那样,被社会系统性地关注或批判。


代际之间最大的鸿沟并不是技术使用上的差异,而是彼此缺乏理解带来的恐惧感。我们担心孩子在屏幕中迷失,其实我们也在被这个时代的节奏牵着走,渐渐失去沟通的能力。


读到这里,我忽然意识到:我自己其实也在经历这样的挣扎。


随着儿子的长大,有时候遇到重要的事需要沟通时,我很想和儿子好好谈一谈,不是讲大道理(他不喜欢听我讲道理了),而是一场像模像样的母子对话。


可是,越是担心他“迷失”,越想“引导”他,我反而越失去了沟通的理性和表达的能力,有时候一张嘴,竟有些失语。


那不是争吵,更不是冷战,而是一种无声的距离,一种无力感。偶尔,我会想,他在一个可能我看不清的世界里,而我,在他眼里,也许只是另一个“干扰信号”。


我们都没做错什么,却已经做不到百分之百的透明和靠近了。于是,我接受,我理解,也坦然了。我并不认为这个态度等同于放弃,反而,它是一种成熟的爱的表达——不是用控制去抗拒距离,而是用理解去弥合差异。


所以,当Richtel说“青少年也在塑造我们”时,我忽然明白,他不是在写孩子,而是在写我们之间,写我们和他们的这一段共同成长路。


Richtel说,成长像是一场接力,青少年在奔跑的时候,是试图从大人手中接过接力棒。可是,我们不愿意放手。或者,是我们不相信他们能跑出“好成绩”。


他说得很好:“有时,新一代开始朝一个略微不同的方向奔跑,这让旧一代很不安。”


这不是手机的问题,也不是孩子的问题,这是我们所有人共同面对的课题:如何在变化中保持彼此的连接,如何在恐惧之外重新学会信任和爱。


不是手机毁了孩子,而是这个世界变了,我们还没学会如何陪他们一起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跑步有毒,作者:跑步有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消失的县城手机一条街 曾经热闹非凡的县城手机一条街,如今已悄然消失。往日里,这里人头攒动,各种手机品牌店、配件店林立,仿佛...
荣耀IPO,重拾荣耀第一步 荣... 荣耀IPO不仅是其“二次创业”的标志性里程碑,更是向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中的重要一笔。抛弃“平替”光...
7月2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 一、强势个股截至7月2日收盘,上证综指下跌0.09%,收于3454.79点,深证成指下跌0.61%,...
秦洪看盘|强势震荡中寻找新方向... 李晶昀 AI图周三A股市场出现了热点快速轮动、主要股指相对强势震荡的态势。其中,军工股、算力股等近期...
业绩亏损、控股股东股权又遭法拍... 独立 稀缺 穿透能否越过山丘作者:闻道编辑:俊逸风品:晨晨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一纸公告,揭开资本...
哪个租房app的房源最真实? 选对平台,租房也能简单又安心 又到一年毕业季,朋友圈里租房吐槽大会准时开启。 “刚看中一套房,中介张...
小红书账号内容种草与销售闭环 不到两年时间,清华大学出版社(简称“清华社”)小红书主账号已积累超40万粉丝,赞藏超230万,店铺图...
需求退坡引发价格回落 光伏玻璃... 财联社7月1日讯(记者 刘梦然)经历抢装潮短期提振后,光伏玻璃再次进入价格下行区间,头部企业或将发起...
最新规定:现金买黄金超10万元... 反洗钱监管持续升级中。据北京商报,中国人民银行于6月30日印发《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
公司热点|万辰集团大跌9%!3... 消息面上,1日晚间,万辰集团公告称,近日,公司收到 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女士、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博先生、...
虹软科技今日大宗交易折价成交4... 7月2日,虹软科技大宗交易成交410万股,成交额1.66亿元,占当日总成交额的49.44%,成交价4...
稳定币“魔力”何在?概念股站上...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在数字资产监管领域...
真棒!12345终于不片面追求... 文/子安(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一一个好消息!识局公众号去年7月发表的很可能被相关部门关注...
“赛博菩萨”发威,AI 巨头的... 在当今科技领域,“赛博菩萨”仿佛突然发威。曾经,AI 巨头们似乎享受着“免费午餐”的待遇,凭借强大的...
理想汽车6月销量同比大跌24%... 交付新车3.63万辆,环比下滑11%,同比大降24%——刚刚过去的6月份,理想汽车(02015.HK...
品牌引力·重构增长|《2025... (一)中国品牌出海,正步入“全球增长”阶段回看过去二十多年,中国企业从外贸起家,通过代加工实现对外出...
光伏玻璃减产,为何在资本市场叫... 黎明前的黑暗有点长~6月29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其中提...
友升股份IPO:行业“夹心饼”...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友升股份主板IPO提交注册。本次冲击上市,公司拟募集资金约24.71亿元。值得...
贵州茅台:6月累计回购股份72... 7月2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茅台,600519.SH)公告,2025年6月,公司累计回购股...
Figma 上市:AI 时代的... 2025 年 7 月 1 日,以「云端协同设计」为核心理念的 SaaS 设计公司 Figma 向美国...
孙宏斌现身融创中国股东周年会,... 沉寂两年后,一场备受瞩目的股东周年会打破了融创的 “沉默”。孙宏斌 视觉中国 资料图6月30日,融创...
V观财报|苑东生物独董彭龙涉嫌...   中新经纬7月2日电 成都苑东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苑东生物”)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
美财长贝森特:关税不会引发通胀... 财联社7月2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二,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尽管美联储部分官员担忧特...
神秘高净值客户十五年间投资私募... 私募基金数量众多,赋予了投资者更多的选择机会,但要在其中挑选出能够盈利的基金,却并非易事。目前全市场...
半年度冠军基金出炉!涨幅103... 文 | 刘振涛一只资产净值不足1万元的公募基金,竟然取得了冠军!2025年上半年已经结束,公募市场产...
专访万和电气董事长卢宇聪:顺德... 更积极,更圆融。文|《中国企业家》记者李艳艳编辑|张晓迪图片来源|受访者与卢宇聪见面这天,暴雨笼罩着...
深海科技“独角兽”崛起!蛟龙号... 最新消息催化 政策赋能与科技突破双轮驱动,中国深海科技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顶层设计擘画新蓝图,政...
从近海迈向深蓝,海洋经济站上风...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以下简称“会议”)召开,研究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海洋经济高质...
“压力测试”过关,华尔街大行开... 美国大型银行在通过美联储年度压力测试后,纷纷宣布上调第三季度股息并启动新的股票回购计划。 周二,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