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凯摘要:服务模式打通尚需时日。
作者|辛思路
7月3日,商业航天概念股开盘拉升,西测测试涨停,天银机电、陕西华达、雷科防务、上海瀚讯、中国卫通涨超5%。
截至收盘时,虽然板块仅上涨1.07%,但雷科防务、中京电子加入涨停板行列,铂力特上涨17.05%,久之洋上涨15.02%。
公开信息显示,西测测试是一家从事军用装备和民用飞机产品检验检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服务机构,主要为客户提供环境与可靠性试验、电子元器件检测筛选、电磁兼容性试验及电装业务。公司的客户主要为航空工业、中国航天、中国电科、兵器工业集团、中国航发、中国船舶等军工集团下属子公司及科研院所。
超级工厂渐行渐近
6月26日,海南省主要领导在文昌市调研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要求加快培育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和“航天+”产业,谋划提升火箭智能制造能力,建立“场、箭、星”协同创新平台,加快补链延链强链,打造创新产业集群,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科技城。
规划年产1000颗卫星的海南卫星超级工厂就位于文昌国际航天城,项目原计划于今年6月投产,建成后将成为亚洲最大卫星生产基地。从科技日报6月29日的报道来看,工厂尚未正式投产,但已有26家企业抢先签约落地。
公开信息显示,该项目采用"1+1+8"架构模式,包含卫星超级工厂、试验检测中心和八大单机研制中心,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总投资10.91亿元,具备卫星总装与星箭合罩一体化生产能力。依托毗邻航天发射场的优势,该项目创新实施"出厂即发射"模式,通过空中物流走廊和信息化系统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今年3月,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成功完成首次发射,长征八号遥六运载火箭“一箭十八星”,将千帆星座第五批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也让中国航天“千帆计划”在半年内顺利实现90颗卫星组网。按照规划,2025年“千帆计划”规模将大幅跃升,而文昌卫星超级工厂的建设,将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据文昌卫星超级工厂项目负责人王世程介绍,目前以超级工厂为核心的“1+1+8”卫星制造产业集群已成型,工厂计划于今年完成首星下线。
西测测试6月10日表示,公司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在航空、航天军工产品等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检测服务能力及技术能力大幅提升,特别是面向商业航天方面的热真空等实验能力、卫星载荷试验服务能力快速提升,发展势头良好,服务竞争力不断提高;电装业务生产效率逐步提升、人员团队逐步壮大,继续以航空航天客户为核心方向,正在落地部分批产任务。
服务模式尚待打通
西测测试2024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388,808,212.69元,同比增长33.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268,738.44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06.13%。
对此,公司6月10日表示,公司持续进行检测能力建设,因相关资质认证周期较长,叠加下游客户验证流程严格,导致当期产能利用率不足,规模效应尚未显现;同时,公司持续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引进高级管理人员,人力成本阶段性上升。另外,新设子公司北京西测及武汉西测处于运营爬坡期,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
其中,一直亏损的电装业务是重要原因之一。对此,该公司表示,电装业务属于PCB制造业务的下游环节,具体系指依据设计方案将无源器件、有源器件、接插件等电子元器件通过插装、表面贴装、微组装等方式装焊在PCB上,电装业务实现电子电气的互联,并通过功能及可靠性测试,形成模块、整机或系统。在原有业务模式下,公司只为客户提供检验检测、元器件筛选等方面的服务,客户将电装业务委托给其他供应商。在构建电装业务的服务能力后,基于公司服务军工客户的经验及能力,公司可以打通电装、元器件检测筛选、环境与可靠性试验以及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全服务链条,真正实现公司从元器件级别到系统级别的服务能力。
西测测试进一步表示,电装业务是公司重要的业务板块,是“一站式”服务模式的重要一环,但受供应商导入及承接业务特点的影响,目前多集中在民品业务及军品业务的小批试产阶段,该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设备,属于重资产及人员密集型行业,需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弥补人工成本、折旧摊销费用等固定成本,实现盈利。
免责声明
富凯财经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风险
本文由富凯财经原创,转载联系后台,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