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永乐大典》会成为阴谋论符号? 为什么永乐大典会失传 为什么说永乐大典成就了西方
创始人
2025-07-04 05:21:12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youth)。在这里,我们呈现当下年轻人的面貌、故事和态度。

公元1403年,白天。明成祖朱棣命人集古今群书,删其繁芜,成一巨典,名曰《永乐大典》。

三千儒臣硕学,昼夜抄录稗官野史、医学方术、农桑杂记、奇技淫巧等。五年后,修成二万二千多卷,装订一万一千多本,供朝廷内部存用。

修书的先贤肯定没成想,数百年后,这部古代文献索引集,在互联网时代成了《印第安纳·琼斯》电影里的约柜般的存在:既像是征服世界的钥匙,又像是人类智慧的终极法器。好像得到了它的原本,文明就能开挂复兴。

这种效力,使得它成了支撑“西方伪史论”中最重要的房梁。



在中文互联网上冲浪,想必大家多少对西方伪史论有所耳闻。这种学说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展开,中心就是古希腊、古埃及、古罗马的历史全系伪造。

只批判,不解释,黄金定律也白瞎。批判西方伪造历史,进而宣称他们是落后文明,没法解释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西方文明创造的事实成就。

因此,为了增强可信度,他们又给这个概念加上了两个基本点:一个是中国乃万物起源,另一个是西方抄袭《永乐大典》。


2020年7月7日,两册《永乐大典》(湖字册卷2268-2269、丧字册卷7391-7392)
在法国巴黎eaussant Lefèvre拍卖行B以812.8万欧元成交

这种观点有多流行呢?

这么说吧,国家最近封禁了一批宣扬 “西方伪史论”的相关自媒体账号,专家学者也对这种论调加以批判。但在短视频平台上,西方、中国、剽窃技术组成的混合体,现在还是互联网情绪赛道上的烈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蔓延不息。

什么iPhone和蒸汽机是从《天工开物》来的、二进制是从《易经》来的,还是有大量人相信郑和宝船用的是蒸汽机,瓦特是看了中国神书才有了灵机一动,就连卖未成年科普读物的广告都拿这种说法当噱头,相当抽象。


但很遗憾的是,被这群人广泛用来证明蒸汽机技术来源于中国的这张插画,并不是出自《永乐大典》。

它来自1841年丁洪辰所著《演炮图说》第四卷第十五页,且标题明确标注这叫“西洋火轮车图”。


智识的宣讲,并不能阻挡西方伪史论信徒的认知。

当信徒们坚信西方就是偷了《永乐大典》实现的文明弯道超车时,我觉得,更值得探究的反而是:

为什么人们会相信《永乐大典》这样的符号,就是文明胜负手?


之所以万物皆出自《永乐大典》这种说法能广泛流传,最表层是民众心里有一种“百科全书崇拜”。

这是现代消费主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在每个国家都出现过。

中国最典型的例子,来自浙江教育出版集团在1991年推出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截至2016年共计出售400万套,在儿童书籍赛道里属于绝对的爆款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信息传播渠道有限,没有互联网,人们对百科全书的全能深信不疑。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社会急剧转型、教育竞争白热化的年代,它成了一种文化积累的信物。


关于这书,我印象特深刻,因为太贵了,要80块,但很多家长还是给孩子买了

每一场百科全书的消费狂潮,好像都源自黄金时代的求知渴望,但仔细说来渴望二字,无非是人们对于知识的久旱逢甘霖所导致的。

在知识一度被权贵、教会、国家垄断的历史中,百科全书往往被视为“官方真理”的象征,他们最畅销的时代,恰恰都出现在国家转型、阶层流动、教育扩张的阶段。

就拿《大英百科全书》来说,它最初的定位并不是给底层平民或一般市民,18世纪出版整套售价约40先令,约等于当时普通工人数月收入。但到了工业革命中期,随着技术升级和中产阶级的扩张,消费百科成了当时全国的消费现象。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20世纪中期的美国,面对美国中产阶级无脑买百科状况,当时的文化评论家揶揄:

“百科全书就是中产的摆设...他们分期付款买一辈子都读不完的书,美其名曰是为孩子,但其实就是想掩盖阶级滑落的恐惧。”


从消费心理来说,在激荡的社会环境中,安全感是第一要义,购买百科的背后藏着人们对系统知识、正确答案的强烈渴望。

你想想普通百科全书都能获得这样的声量,那这皇家御用的《永乐大典》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型、门类最全、卷帙最浩繁的古代类书,那里面能不藏着更多奥秘吗?


基于这种百科崇拜,体量巨大的《永乐大典》从一开始便被赋予终极智慧的意味。

再加上这部书大量丢失的遭遇,使得它天然适合被嵌入“Lost Civilization Motif - 失落文明”的阴谋论母题,亚特兰蒂斯手搓飞碟、玛雅超科技联系外星人、喜马拉雅山藏着黄金王座(不是)均属这个系列。

这套叙事的核心,坚信某个古代文明曾拥有超越当代的智慧或技术,但因灾难、阴谋或权力斗争而湮灭或被掩盖,其遗产一旦重见天日,就能颠覆现有文明秩序。


虽然这种失落阴谋论跟文明的关系有点不太好说明白,但他们与人们内心的失落感高度相关。

比如,面对十九世纪工业革命,伊格纳修斯·多内利出了本《亚特兰蒂斯:大洪水前的世界》的畅销书,书中声称人类文明起源于亚特兰蒂斯,但这背后的精神状态,实则是人们借助对亚特兰蒂斯的想象,表达对现代化的焦虑。


1882年,《亚特兰蒂斯:大洪水前的世界》初版

再有,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出现了大量奇谈怪论,什么莫斯科地下藏着古代神殿,什么古代斯拉夫人就掌握了航天技术,一言以蔽之就是“万物起源俄罗斯”。

说白了就是当传统的苏维埃叙事被瓦解,国民普遍陷入“自我否定”的创伤感,阴谋论就成了民族自豪感的代餐。


从网梗到现实,万物皆出自《永乐大典》的说法之所以流行,也是同样的心理机制。

这既是全球化、自由贸易冲击下的一种文化防御本能,也是一剂缓解百年屈辱史创伤的精神药方。当外来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个体在世界中的位置便不再确定,认同感与安全感随之动摇。毕竟,人和群体不仅是理性的动物,更是尊严的动物。

这样的表述或许显得抽象,但如果你曾生活在老国企的家属院,就会深刻理解认同和尊严的重要性。从出生到退休,人们或许都在同一个大院里长大,单位构筑起他们完整的生活世界,他们的身份和尊严与单位紧密捆绑。

所以,当剧烈的社会变迁、价值观的多元化冲击到他们的生活基础时,他们很难接受任何与过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相抵触的观点。哪怕你指出,那些曾信奉的东西或许是错误的、反智的,也无法说服一个已经失落的人放弃那最后的精神支柱。因为对他们而言,失去了尊严,便是失无所失。

过去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极大提升,但也让一些人的境遇在相对剥夺感中变得愈发失落。在这种心理状态下,民族叙事便成了一种理想的补偿机制:它听起来绝对正确、绝对正义,甚至带有一种共情感:

正因为世风日下、坏人太多,所以《永乐大典》成了“失落文明神器”,而我也成了“失落的好人”。


除了认同尊严驱动“永乐大典说”之外,这种说法的流行还涉及到时事变化。

《涉及阴谋论的视频:在视频分享网站(哔哩哔哩)上宣传或驳斥外国伪史的视频》的作者们在研究了2023年9月2日之前发布的302个相关视频后发现:


“...在B站上, 相关视频发布于2019年11月...与外国伪史相关的视频数量在2021年开始上升,并在2022年达到流行高峰。” “反对外国伪史的视频整体上拥有更多的观众,但支持外国伪史的视频同样也可能吸引到相当一部分粉丝。过去几年中,伪史相关视频的总体数量一直在增长,尤其是在2022年。这一增长可能与当年来自“西方”的指责与污名化感受有关...外部的指责则可能让人们感到不被尊重 。”

在网络上,很多年轻支持者或许并不是反智主义者,而将“永乐大典说”、“西方伪史论”视作是文化战线中看不见硝烟的斗争,认为这是对西方美化自己历史所做的文化反击——甭管抽不抽象,只要能瓦解西方话语权,阴谋论也是好的。

但拿虚无对抗虚无,换来的只能是虚无。


Videos engaging in conspiracy theories: Promoting or refuting foreign-pseudohistory on the video-sharing website (Bilibili)

无论是现在的伪史论、永乐大典说,还是延续千年的老子西出函谷,入印度传教最终衍生出佛教的《老子化胡》典故,好像斗转星移之后,大家追的东西其实没啥差别:

想要的都是——“我是你爸爸”。

但这种说法除了满足同温层的精神需求之外,好像对他们宣称的敌人没有任何伤害,甚至还会伤害我们在全球化时代与外界交流的能力,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天天冒称是你爹的人打交道。


而留给我们更重要的问题,或许不是要反复论述我们祖上也阔过这个事实,而是我们还有没有能力创造这样的价值。

总不能未来人类修史的时候,发现明朝咱有《永乐大典》,现在只剩下乐和典两个字了吧?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536250.html?f=wyxwapp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股午评:三大指数上涨,北证5... 7月4日消息,三大指数半日小幅收涨,北证50跌超1%。板块方面,跨境支付概念盘中拉升,信达雅、京北方...
艾德生物:7月3日融资买入85...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艾德生物(300685)融资买入850.76万元,融资偿还1063.73万元...
银行股早盘逆势走强,银行相关E... 每经记者:叶峰 每经编辑:肖芮冬 银行股早盘逆势走强,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
纵横通信:7月3日融资买入43... 证券之星消息,7月3日,纵横通信(603602)融资买入430.35万元,融资偿还652.74万元,...
特斯拉陷入混乱,马斯克不再关心... 近期,特斯拉似乎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曾经引领电动汽车潮流的特斯拉,如今却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方面,其在...
新锐潮玩WAKUKU的破圈之路...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扬量子之歌入主后,WAKUKU终于迎来一个漂亮的上扬曲线。根据天猫榜单潮...
中国电建:签订50.63亿元铝...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3日,中国电建发布公告称,近日,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子公司中国水电建设...
日本被逼急了,开始征收“单身税... 单身征税,日本已经出手了。最近日本宣布,从明年4月开始,要启动一个叫育儿支援金的制度。到时候日本人在...
沪指涨0.41%续创年内新高 ...   中新经纬7月4日电 A股三大指数早盘集体上扬,沪指续创年内新高。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0....
突发!简街资本在印度被禁 简街... 印度监管机构暂时禁止美国做市商简街(Jane Street Group)进入当地证券市场。印度证券交...
炒股连K线都不懂,还想赚钱? ... K线图就几根线,但能读懂它的却很少。今天混子哥就带你入个门,新手小白都能秒懂的k线图秘籍来了!建议点...
沃尔核材:铜价上涨对公司盈利影...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4日,沃尔核材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积极关注铜价波动,公司大部分通信线缆产品定...
越南和日本:好孩子和坏孩子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和片面的,越南和日本都是具有自身独特文化、历史和发展特点的国家,不能用“好孩子”和“...
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 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这是一个复杂而备受争议的话题。从一方面看,穷人面临着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养育孩子...
投资方最新透露!宇树科技或于科... 据每日经济新闻,从宇树科技相关投资方获悉,宇树科技后续有计划于科创板IPO(首次公开募股)。 202...
2025美股半年报 | 从指数... 2025年上半年,美股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不断刷新历史高点,在6...
人造黄金,早就成功了 人造黄金... 作者 | 王战新很多人不知道,人造黄金,早就成功了。最近金价疯涨,7月3日周大福首饰黄金价格飙升到了...
曾经年入百万,如今扎堆考公,金... 作者 | 溪云金饭碗不如铁饭碗 ,考公热蔓延到了金融圈。证监会2025年拟录用公务员,有29名原券商...
A股港股“开闸” 医药企业吹... 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生物医药企业正迎来新一轮上市窗口期。在港股市场上,今年上半年,已有10家生物医...
A股银行板块市值年内涨超2万亿... 今日盘中,银行板块再度集体走强,浦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均创出历史新高,银行相关H股也...
危机中的万科:深铁再“输血”拆... ◎ 来源 | 地产密探(ID:real-estate-spy)上周五,万科刚召开了2024年股东大会...
长光辰芯IPO①:长光所“扶马... 近日,长春长光辰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光辰芯”)披露了招股说明书,冲击港交所上市。 南都记者...
脑机接口支持政策将出台,相关产... 7月4日,脑机接口板块大幅高开,截至发稿,创新医疗涨停,爱朋医疗、倍益康涨超10%,际华集团、翔宇医...
正在逼近4万亿美元!英伟达冲击... 英伟达市值正在逼近4万亿美元。周四盘中,英伟达市值一度突破3.92万亿美元,短暂超过苹果在2024年...
银行板块盘中拉升 人民财讯7月4日电,银行板块盘中拉升,浙商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浦发银行等多股涨超1%。浦发银行...
大窑汽水,困在玻璃瓶里 文 | 财经无忌 萧田 爆火的国民汽水品牌大窑,刚在年初否认赴港IPO,又传被卖给美国私募巨头KK...
日美关税谈判拖而未决 这是5月15日拍摄的日本东京城市景观。 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摄 自4月份美国新一届政府启动无差别加征关...
南方基金:既要收益潜力,又要波... 市场有句老话:“五穷六绝七翻身”,意指股市在五、六月往往表现低迷,而七月则有望迎来转机。 虽然是一句...
和讯投顾黄儒琛:只需聚焦抱团核... 7月4日,和讯投顾黄儒琛表示,昨日指数呈现弱修复态势,今日究竟是延续修复还是再度出现分歧,关键得看量...
孙广信卖卖卖,“新疆首富”位置...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作者:杨一轩编辑:陈涧设计:岚昇新疆首富,最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