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王牌对王牌》没了贾玲、沈腾
创始人
2025-07-03 20:42:44

《王牌对王牌》曾因贾玲和沈腾的精彩表现而大放异彩。倘若没了他们,这档节目仿佛失去了灵魂。贾玲的幽默与亲和力,总能在瞬间打破尴尬,带来无尽的欢乐,她那独特的喜剧风格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沈腾则以其机智的反应和超强的综艺感,引领着节目氛围的走向,每一个梗都能引得观众哄堂大笑。没有了他们,节目或许会变得平淡无奇,少了那份能让观众深深沉浸其中的感染力。他们就像是《王牌对王牌》的定海神针,不可或缺,他们的离去将让这档节目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改变。


当一档喜剧综艺没了“台柱子”,会发生什么?


6月底,一份“《王牌对王牌》最新一季嘉宾名单”在网上流传,关晓彤、宋亚轩、杨迪、于洋、闫妮、金靖、沙溢以及新晋“综艺顶流”唐国强成了常驻嘉宾,贾玲、沈腾和华晨宇的名字不见了。


这让王牌观众以及“玲腾彤花四人组”的家族粉感到震惊,尤其是贾玲、沈腾的双双缺席。


在观众眼中,这两位是将《王牌对王牌》带火的“元老功臣”,更是整个节目的喜剧灵魂,收视担当,“他俩都不录了,那我也不看了”。不少观众如此评论。


相关微博评论区


这也让《王牌对王牌》的内在问题暴露无余。贾玲、沈腾在的时候,节目组以及导演吴彤就被网友嘲讽“最大的能力就是找嘉宾”,如今贾玲、沈腾双双出走,更是撤掉了观众眼中最后一层“遮羞布”,让节目游戏无趣还抄袭、硬凑剧组炒冷饭、剪辑稀烂、广告比正片还多的问题再度被观众提及。


观众对一档综艺的常驻嘉宾产生感情甚至依赖,是一件一体两面的事。一方面,这意味着节目组营造的“家族感”在观众侧取得良好反馈,也更容易形成一档长青综艺。相反的,这也意味着节目组需要更加提升综艺质量本身,以应对核心嘉宾出走,观众流失的情况。


从现在的观众反应来看,显然过去八年由“家族感”带来的表面光鲜已被扯下,暴露出来的是更加核心的节目内容问题,不过对于节目组来说,这或许是一件好事,就像导演吴彤在采访中强调的那样,“更换阵容是一个方向,也是一个重新搭盘子的好机会”。


导演吴彤采访(图源:微博@新浪娱乐)


“台柱子”出走


最新一季《王牌对王牌》嘉宾名单在网上流传,让不少网友感到诧异的是,常驻嘉宾贾玲、沈腾的名字不见了。


流传的名单上,常驻嘉宾变为关晓彤、宋亚轩、杨迪、于洋、闫妮、金靖、沙溢以及新晋“综艺顶流”唐国强。“华晨宇怎么也没了?”不少观众也发出疑问。


作为一档开播近十年的原创室内竞技真人秀,《王牌对王牌》第一季于2016年在浙江卫视播出,当时的“固定队长”还是王祖蓝、白百何、谢娜,第三季开始,沈腾加入“固定队长”阵营,贾玲则是“王牌特工”。


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王牌家族”,也是观众最爱看的“玲腾彤花四人组”则是在第四季开始形成,这一季开始,由贾玲、沈腾、华晨宇、关晓彤担任固定王牌MC。


在观众眼中,“玲腾彤花四人组”非常有“家族感”,贾玲、沈腾幽默风趣像“大家长”,华晨宇是“不争不抢大哥哥”,关晓彤则是“聪明机灵小妹妹”。


在充满“代际关系”的组合中,由于沈腾、贾玲丰富深厚的喜剧功底,常常能在台上四两拨千斤,平衡关系的同时还能随机创造不少笑点,也被观众形容为王牌家族的“定海神针”。


与其说这是“玲腾彤花四人组”间的奇妙化学反应,观众更愿意称之为“老带新”。在华晨宇、关晓彤没有加入之前,贾玲、沈腾凭借二人的默契与功力,将《王牌对王牌》这一综艺带入更多观众视野,华晨宇、关晓彤的加入则通过嘉宾间的元素对撞,完成了内容上的关键更迭。


连续多季出现的固定组合,也凭借台播综艺的固定播出节奏让观众接受、熟悉,并由“家族”形式,产生依赖感,陪伴感。


这对一档台播综艺来说,当然是好事,这意味着在用户层面至关重要的粘性已形成,从播出数据来看,则更为直接。


《王牌对王牌》第一季首播收视率2.928%,在CSM52城市网排名第一,但第二季就出现了严重下滑,首播收视率仅为1.287%,CSM52城市网排名也降至第三。


请来贾玲、沈腾的第三季,首播收视率开始回升,涨至1.369%,CSM52城市网排名也回至榜首。第四季形成“王牌家族四人组”后,第五季首播收视率回涨至2.254%,第六季更是直接创下3.351%的新高。


(图源:百度百科)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固定出现的嘉宾组合可以带来高收视,但从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有嘉宾离开,势必会带来口碑与收视的极强震动。


第八季时,贾玲筹备电影《热辣滚烫》缺席录制,只有沈腾苦苦支撑,但节目组也在努力调节,加入“王牌好友”沙溢、唐嫣、杨迪,但仍没挽救收视颓势。


《王牌对王牌》第八季首播收视率暴跌至0.43%,最高峰也只有0.54%。


今年贾玲、沈腾双双离开,《王牌对王牌》收视率不知会有如何波动。诚然,一档综艺的走高或走低,绝非贾玲、沈腾一位或者几位嘉宾的离开所直接导致。


当我们以《王牌对王牌》为案例,会发现一档台综的收视遇冷,其实背后有内在、外在诸多原因。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嘉宾的固定组合,或许对网综的影响没那么大,但对台综则是至关重要。


这与传播媒介以及观看形式有密切关系。过去,台播综艺一般在电视台播出,观众需要在电视机前观看,内容的输出相对具有固定性,观众不能拉动进度条,以及倍速,在这种播出条件下,观众对综艺的接受度、容忍度都相对偏高,且更容易产生陪伴感与依赖感,比如更早强调“家族感”,以何炅、谢娜、维嘉、海涛、吴昕组成的“快乐家族”的《快乐大本营》。


但随着播出媒介不断变化,台网融合趋势加强,即便是台播综艺,也拥有了走上网络端的机会。当观众可以前后拉动进度条,倍速观看时,就意味着对传统的台播综艺提出了更高的内容要求,《王牌对王牌》就诞生于这种背景下。


其实作为一档更重喜剧效果,搞笑氛围的综艺,观众对《王牌对王牌》也没有那么多额外要求,“好笑”就够了。如果能有早期“快乐家族”的“家族感”与“陪伴感”就更好。


从环节、内容以及嘉宾这三要素来看,明显《王牌对王牌》将“王牌”压在了嘉宾身上。似乎只要能请到贾玲、沈腾作为常驻嘉宾,以及各种一二线的大牌明星嬉笑打闹,就可以高枕无忧。


或者换句话说,相比于提升内容质量,请嘉宾似乎只需要拉下脸,求求情,相比之下是条更容易的捷径。


作为《王牌对王牌》的核心主创人员,导演吴彤过去也的确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仅常驻嘉宾可以请到“玲腾彤花四人组”,每期节目更是群星荟萃,囊括内地及港澳台多代际艺人,甚至请到《士兵突击》《欢天喜地七仙女》“超女”等各大剧组、选秀艺人重聚,让观众经常感叹,“虽然吴彤样样不行,但请艺人是真的行”。


但在最近的新浪娱乐原创栏目《给我5分钟的时间》中,《王牌对王牌》导演吴彤也提到自己经历了“挣扎的过程”,过去思维相当倚重艺人,只要艺人档期不匹配,第一反应是节目“不做了”。直到今年,吴彤想法才转变为,“为什么要为难艺人?求求你给我个面子?”。


更深一层,吴彤认为,《王牌对王牌》对艺人侧的吸引力降低在于“没有加分”。


这种“加分”,在吴彤的表述中,是《王牌对王牌》可以“让贾玲、沈腾成为国民一线的喜剧巨匠”。


而如今常驻嘉宾的大换血,吴彤也给出了解释。在吴彤看来,《王牌对王牌》舞台上的年轻艺人也在不断成长,比如第六季加入进来的宋亚轩,“大家现在都不是以前怯怯懦懦的样子,像宋亚轩现在也很‘综艺’,也很‘抽象’”。


“更换阵容是一个方向,也是一个重新搭盘子的好机会”,吴彤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更重要的原生内容力


虽然不少观众将这种说辞视为吴彤“无能”的一种表现,但来自常驻嘉宾的变动终于让《王牌对王牌》走上自我革新之路,也不可谓一件好事,虽然是来自被动的不可抗力因素。


但如果这种自我革新只停留在“人”的层面,那就来得太少、太浅。没有了嘉宾这层“遮羞布”,我们更应该看到这当“长寿综艺”的内在顽疾。


游戏环节不好笑,甚至涉嫌抄袭是观众对《王牌对王牌》积年累月的最大不满。由于对不少韩国综艺践行“拿来主义”,吴彤甚至被网友称为“汉化罗英熙(韩国综艺知名制作人)”“罗彤”。


但《王牌对王牌》节目组也有自己的内容创新,只不过这些创新在网友们眼中更接近于“离谱策划”,比如“剧组重聚”。


来过这环节的剧组包括但不限于《还珠格格》《欢天喜地七仙女》《士兵突击》等,看起来是对观众童年记忆的唤醒与时代经典的再现,但从呈现效果来看,非常稀奇地达成了观众和艺人都不满意的“双输局面”。


《欢天喜地七仙女》重聚时,节目组用其大大做起了噱头,但到正片中,“七仙女”加在一起总露面时长不过10分钟,还在下台前被节目组以“合影留念”为赞助商vivo打了个广告,仿佛此次“七仙女”重聚,只为了给赞助商打个广告。


在新春特辑中出现的《士兵突击》重聚更是“片段式重聚”,在一众往期未播片段混剪中出现,最后十分钟,上演了一出“重聚戏码”。


这种戏码上演一次观众会觉得感动,次数多了,还是如此展现形式,只会让观众感到疲惫以及主创团队的敷衍。


吴彤也注意到这一问题,也在访谈中坦然承认,“节目中出现很多重复的游戏,对自己来说也很没安全感”,但作为一档台播综艺,收视依然很关键,“这个效果这么好,如果换一个效果可能就没那么好,所以就不换,但现在会更想尝试新东西”。


关于创新,吴彤首先提及了国外综艺,“目前国外综艺也没有爆款模式,全球综艺都面临创新难题”。


向外求不行,吴彤就向内求,与国内其他优秀制作人取经,比如做游戏节目时就去找了湖南卫视出来的,也是《明星大侦探》的总导演“盒子姐”何忱,何忱最终为其提供了3套方案。


这或许是一种解法,但对于一个内容创作者及其团队来说,依靠外力始终不是持续向上生长的长久模式,来自团队自生的内容创新力才是关键。


但这也并非吴彤一人原因,或者说,《王牌对王牌》出现的问题,是目前台播综艺整体问题的一种折射。在媒介传播渠道剧烈变化、更迭的大环境下,收视率越发难以保证更不用提突围。


而台网联播的综艺,更多会被短视频思维影响,进行切片传播,这种传播环境也会进一步影响创作者思维,进而改变传统的综艺叙事逻辑。


变化也意味着生机,当一档综艺能够走过八个年头,至少能说明不管在内容市场还是观众反馈层面,都有难以撼动、无可取代的核心竞争力,只不过在生存比竞争更难的当下,如何能顺利活下去,顺便赚个“体面”,是以《王牌对王牌》为代表的台播综艺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毒眸,作者:杨睿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永乐大典》会成为阴谋论...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ID:huxiu4...
深圳综改有望试点红筹股二次上市... 深圳资本市场近日迎来重大政策突破。据权威渠道披露,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深...
泰国版“王府井”,要用14亿美... 泰国零售巨头尚泰零售集团(Central Retail Corp.,简称CRC)——泰国郑氏家族(C...
纳指与标普创新高!脑再生飙涨近...   中新经纬7月4日电 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Wind截图 ...
纳指与标普创新高!脑再生飙涨近...   中新经纬7月4日电 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Wind截图 ...
纳指与标普创新高!脑再生飙涨近...   中新经纬7月4日电 周四,美国三大股指全线收涨,纳指与标普500指数再创新高。  Wind截图 ...
“美国国运股”Palantir...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划重点KeyPoints,作者:Helen,原文标题:《新一代超级科技巨头诞生,...
和讯投顾郭磊:大盘喜忧参半,量... 今天的大盘喜忧参半,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和讯投顾郭磊表示,我们先听坏消息,坏消息是今天的量能做的有...
大鹏工业二闯A股剑指北交所上市... 导读:业绩问题仅是大鹏工业上市审核推进中的风险之一,其在2024年下半年中,首先是踩中了问题中介的‘...
那些精准逃顶的光伏人,还会回来... 今天主要讲八卦。看得多了,经历得多了,赶碳号不得不承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就像在当初一不小心买点比特...
刚刚!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导读】非农数据出炉,美联储7月降息无望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事关美联储降息,刚刚,万众瞩目的美国...
黄金再货币化进程延续 二季度,金价累计上涨5.5%,上半年累计上涨26% 文 | 管涛 编辑 | 张威 本轮国际黄金价格...
拟自建工厂摆脱“大客户依赖” ... 记者 周信 日前,四维图新旗下智能网联汽车平台公司南京四维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四维智联”)正式向...
首次开启年中分红,一向“抠门”... 出品|达摩财经上市银行2024年度的分红还没结束,部分银行已开启了2025年中期派息的步伐。6月30...
上半年近40家A股公司被立案 ... 2025.07.03本文字数:1988,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周楠近40家上市公司、2...
电池隔膜龙头布局固态电池自救,...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陈佳鑫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陈佳鑫编辑|韩迅与2024年首亏相...
2025上半年51家公司上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 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出稳健...
万科再获大股东超62亿元借款 【导读】万科再获深铁集团超62亿元借款 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 7月3日,万科发布公告称,第一大股东...
新世界发展获882亿港元输血,... 站到“悬崖边”的老牌港资房企新世界发展,近日迎来关键转折点——一笔882亿港元的再融资协议落地,暂时...
A股市值百强大洗牌:宁王、迪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杨坪 实习生 宋晨曦 深圳报道 大河奔流,潮立中天。 今年以来,A股江湖风雷激...
村镇银行合并加速!银行业大洗牌...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 大行亲自下场收编,银行业洗牌又加快了! 6月23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披...
京东物流国际“跨境电商节”火力... 深圳新闻网2025年7月3日讯(记者 田志强)近日,在第八届全球跨境电商节暨第十届深圳国际跨境电商贸...
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 红星资本局7月3日消息,今日晚间,小鹏汽车(09868.HK/XPEV.US)举行小鹏G7上市发布会...
仅少数员工上班!实探风暴中的安... 2025.07.03本文字数:1065,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肖逸思“厂里大部分人都离...
银行负债压力缓解 但多家行存单... 作者 | 余纪昕编辑 | 方海平新媒体编辑 | 实习生 艾昱彤刚过去的六月,顶着4.2万亿元的单月到...
读懂IPO|奥联服务重心转向高...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彭元重编辑|郑琳通过规模扩张,业绩...
因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泛海控股旗... 泛海控股 视觉中国 资料图7月2日,泛海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海控股”)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
2025上半年51家公司上市,...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北京报道2025年上半年,A股市场呈现出稳健的...
大窑汽水,困在玻璃瓶里 大窑汽... 文 | 萧田爆火的国民汽水品牌大窑,刚在年初否认赴港IPO,又传被卖给美国私募巨头KKR。外媒援引多...
绕不开的中国稀土 绕不开的中国... 今年6月,铃木汽车突然宣布,受限于稀土出口管制,零部件采购出现延误,经典紧凑型轿车铃木雨燕(Sw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