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提供具体的相关内容呀,没有具体内容我没法准确理解和写出医院安排一个人按电梯的原因呢。比如是在什么情况下安排的、医院的具体场景、相关人员的身份等,有了这些详细信息我才能更好地进行描述哦。
不少人去医院看病,在上下楼时都会注意到,有一名专门负责按电梯的工作人员。她会问你到第几层,然后帮你按楼层按钮。
但很多人都不理解:我明明知道去几楼,自己按一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安排一位工作人员帮我按?这个岗位真的有必要存在吗?甚至有人质疑,该岗位是“萝卜岗”。
上海市儿童医院保障部主任张晔告诉“医学界”,这类岗位多称为电梯司机,一般根据各个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来配备,确实存在一定成本。但它不像有些人理解的按电梯楼层那么简单,而是承担着维护医疗秩序、手术患者转运等多重职责。
一言以蔽之,在外人看来不起眼的电梯操作员,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却十分重要。
电梯司机不止按电梯
在大型医院就诊、乘坐过电梯的人都知道,医院电梯多为分层停靠,比如有的只在单数楼层停,有些直达10~20层等。
这么做的目的是分流,提高电梯运转效率。尤其是在大医院,人流量非常大,并且经常有孕妇、坐轮椅或穿戴医疗器械的特殊人群出现,如果没有人维持秩序,到了高峰时段,空间有限的电梯将会十分混乱。
此时,电梯司机(或电梯操作员)成为这一狭小空间内的关键人物。
据某三甲医院公开发布的招聘通知,电梯须24小时安全运行工作,司机及安全员负责电梯驾驶运行、乘坐引导以及清洁消杀工作。另有专业人员负责医院电梯的维护工作。
据张晔介绍,不同就诊患者特征会对医院电梯运营有不同要求,比如儿童患者就诊时,陪同家长多是两人以上,甚至要达四五人,医院电梯承受较大压力。
基于此,电梯司机除了要做好驾驶员,还要维持电梯秩序,避免非医护人员占用医护专用梯,同时发挥引导人流的作用。例如帮助老人、小孩等弱势群体优先顺利坐上电梯,去往目标楼层。
此外,电梯司机还常常是院内急救动线上的重要一环。
2017年5月3日上午,北京佑安医院的一架患者专用电梯内,一名小伙忽然求救,随后晕倒在电梯轿厢内。电梯司机高秀芝把电梯就近停靠在6层,根据小伙子之前按的楼层,判断他是8层患者,随即快速通知该楼层医护。
经及时抢救,小伙子恢复意识,高秀芝又开专梯,将医护人员和患者送至8层继续治疗。院方称,这充分展示电梯司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及时启动应急救治预案,顺利、不慌张地完成救治程序。
张晔告诉“医学界”,电梯司机扮演着重要的“对接角色”,属于“专项服务”。其所在医院设计救治绿色通道时,电梯司机是重要环节之一,以便让病人快速直达目的地。组织流程相关培训时,电梯司机们必须到场。
除了这些,一位三甲医院医生还向“医学界”补充道,电梯司机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病原体传播,“电梯司机佩戴手套、单独操作,能减少乘客们自己按电梯的频率,避免按钮附着大量病原体。”
一项针对四川宜宾9家三级医院的调查显示,电梯高频接触部位的染菌情况较普遍,染菌率为54.58%。样本中能检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等耐药菌。
从这个角度来说,电梯司机也是防治院感的重要一环。
须持证上岗、定期培训
对不了解电梯司机的人来说,讨论集中在待遇、编制、入职要求等维度上,认为电梯司机岗位设置不合理,甚至是“萝卜岗”“素质低,年纪大,是领导的关系户”等。
也有人匿名羡慕这一岗位,称“工作清闲、福利待遇好,这个工作是好多人想干的!”
实际上,上述说法带有诸多误解。张晔告诉“医学界”,20世纪90年代至今,医疗行业不断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上海医院的后勤服务基本都通过公开招标、采购,向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购买服务,并不占用医院编制名额。
“医学界”检索发现,各地医院时有发布公告,征集供应商提供电梯司机服务。
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日前刚结束一轮公开采购。按照公告,供应商要为医院综合院区提供共计21人,服务12台电梯,有10台电梯8个小时工作制,有2台24小时工作制。
“只要还有手术在进行,手术楼的电梯司机就不能下班。”上述三甲医院医生告诉“医学界”,如果在门急诊楼等地方驾驶电梯,电梯轿厢内经常挤满人,没有空间摆放座椅,电梯司机得全程站着,不断喊话、维持秩序,工作并不轻松。
其收入也没有想象得丰厚。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项目限价125万元人民币,履行期限是自合同签订之日起1年。据此推算,电梯司机的平均月薪并不高。
再往前,2015年,北京小汤山医院在官网“诚聘电梯司机”,注明“合同制职工”,试用期3个月。转正后的收入包括岗位工资、技术工资、薪级工资和绩效奖,每月2500元左右,有150元伙食补贴、季度绩效等福利。
小汤山医院还特别提出,应聘者“持有北京市有关部门核发的电梯司机上岗证”。
我国其他地区医院也有“持证上岗”等要求。2013年6月,《合肥晚报》称,合肥市多数医院基本上为患者使用的电梯,配备持证电梯司机,“这方面,合肥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下一步,合肥可能会采取强制性措施,要求每一家医院均达到该要求。”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2023年10月一则发布指出,医院病床电梯等额定速度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应当由持有相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操作。
此外,多家医院的电梯司机还要接受定期培训,以适应或应对发生在电梯中的各种医疗可能。
没有电梯司机,可能影响正常诊疗
张晔告诉“医学界”,作为支撑体系,电梯驾驶等后勤工作跟临床医疗不分家,都是围绕“为患者服务”而设计。
“我们会听取医疗部门、区域管理部门的意见,机动地调整、干预电梯运营情况。”张晔说。
结合过往研究,电梯服务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患者满意度、医患关系等。龙灏等人曾对高层医院电梯做过系统调研,在受访的15家三甲医院中,仅1家的住院楼电梯等待时间少于60秒。66%的电梯等候时间超过120秒。
有人算过一笔账,按最短的“电梯减速开门-看到无人后按关门按钮-关门继续行驶”的时间计算,每多停站一次至少耗时20秒。
实验证明,乘客的烦躁程度与候梯时间的平方呈正比。当候梯超过60秒,患者心理烦躁程度会急剧上升。等候超过120秒,通常称为“超长候梯时间”。
此外,在电梯狭小环境内,病患隐私没有保障,个人空间被挤压,各种问题可能随之而来,进一步加剧患者烦躁程度。
“医学界”了解到,多家医院花了不少心思改善电梯服务质量,其中也包括提高电梯司机的综合能力。但数位医院管理者告诉“医学界”,电梯运营仍是医院面临的难题之一,也是住院患者意见最大的地方。
为此,在医院建筑、电梯空间无法改变的前提下,有些医院采取分组控制的办法。比如一些电梯设置为“高区电梯”,另一些则为“低区电梯”,它们均仅停靠特定楼层。此外,还有手术、医护专用电梯,可逐层停靠。
如果没有电梯司机,医院电梯损耗频率可能加剧,这又会进一步影响诊疗正常运行。上海周女士曾被困某医院电梯内。她告诉“医学界”,当时电梯紧急呼叫按钮有明显的尖锐物划痕,反复按压没反应,后来才知道,这是有人用钥匙尖戳按电梯造成的。
《中国电梯》2022年文章显示,乘客不规范使用电梯是医院日常管理的常见和主要问题。
“很多时候,大家反映问题,根源未必在电梯上。我们要去分析背后真正的原因,加以解决。”张晔告诉“医学界”,在他的观察中,近年来新建医院的人性化设计、硬件设施明显改善,或有助于化解乘梯难题。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或许有一天,电梯司机可能成为“时代的缩影”。但至少目前,它仍然对医院运行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马晓临. 医院高层病房楼电梯设计思考. 公用工程设计. 1007-9467(2010)11-0083-05
2.龙灏, 等. 高层住院楼电梯系统设计研究. 建筑学报. 2009(9):92-94
3.肖亚雄, 等.四川省宜宾市三级医院电梯高频接触部位染菌情况与重要染菌耐药性的多中心调查.现代医药卫生.
https://link.cnki.net/urlid/50.1129.R.20250526.1043.004
4.李朋朋. 医院电梯日常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电梯. 2022年1月15日第33卷第2期. 1001-7151(2022)02-0045-0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医学界,作者:燕小六,责编:汪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