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猫哥
来源| 大猫财经Pro
科兴疫苗,很多人都打过吧,这公司曾经靠着疫苗,一年赚了200多年的钱,最近他们推出了一个超级计划,要分红534亿,这是他们市值的22倍,让人看着都怀疑,这是清仓式分红吗?
分红比例有多高呢?比如你当年买了10万块钱科兴生物的股票,现在最少分你145万,最多能分190万,这个比例,全世界第一,之所以有这种惊破天式的分红,是因为几个股东内斗了9年,有的创始人都去坐牢了。
这是怎样一个故事呢?
这个科兴生物有两个创始人,一个是尹卫东,他是一个疫苗专家,另一个是潘爱华,他是北大教授出身,当时是未名医药的老板。
这是2001年的事,当时潘爱华出钱,占股76%,尹卫东技术入股,占比24%,当时科兴的主要业务就是甲肝疫苗。后来公司也顺利地去美国上市了。
都挺好的吧,但是到了2016年,这俩合伙人闹意见了。
为什么呢?因为公司要私有化,非常有利可图,这俩合伙人呢,谁都不服谁,科兴的主要产品,是尹卫东搞出来的,而潘爱华可能觉得——我要不出钱,你那技术啥都不是,他俩都想掌握公司的控制权。
这俩人分头找了资本,都想拿到股权,但这么一来啊,双方就开始斗了。
2018年,潘爱华提出要罢免尹卫东。
尹卫东这边呢?直接启动“毒丸计划”,给其他股东大幅度增发新股。
几个回合下来,潘爱华吃了亏,这时候他的股份已经被稀释到27%。
他肯定不干啊,之后什么抢公章、换门锁,这些事都出现过,最狠的一次,潘这边的人直接给工厂断电,导致上千万元疫苗报废,一时间帝都流感疫苗断供。
2019年,内斗升级了,潘爱华这边干脆连财报也不给了,纳斯达克就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停牌了,股价冻结于6.47美元。
这损失可太大了,因为这是2019年,转过年来,疫情来了。
科兴下面有个公司叫科兴中维,这就是生产新冠疫苗的,科兴生物靠这个公司挣了大钱,你想,之前科兴生物每年的利润,平均就是4000万美元左右,但2021年净利润是多少呢?84.6亿美元,一年赚了200多年的钱。
但问题就来了,你想想,疫情期间的疫苗股,业绩大增200多倍,如果股票正常交易,股价会涨多少呢?
美国的NVAX公司就因为搞出来了新冠疫苗,股价一年时间从3.65美元涨到了300美元,涨了近80倍,它的净利润还是亏的。
所以很多股东觉得,按科兴的业绩,股价最少得涨100倍,但是他们停牌了,一股也交易不了,一大笔钱就错过了。
公司很挣钱,股东们也在相互针对,科兴中维引入了不少外部资本,科兴生物在其中的股份就不断缩小,然后几年间又分红27亿美元,潘爱华成了这里的大输家。
少分点钱也就算了,后来呢,潘爱华居然被自己的公司给举报了,主要就是一些股份转让有问题,结果去年1月,他被判了13年。
一个创始人进了大牢,这故事该完了吧。
还没有。当年潘爱华联手了一个美国资本公司1globe争夺股权,现在1globe不愿意撒手。
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
这个科兴生物的注册地在开曼群岛,1Globe就向开曼的法院起诉,说是尹卫东操纵股东大会程序、违反公司章程,最后打了一圈官司,今年一月,法院判决他们胜诉了,也就是说啊,尹卫东2018年的毒丸计划是有问题的。
那这就麻烦了,没有毒丸计划,潘爱华可能就不会出局,后面那么乱的股权变化可能也没有了,但是这也回不回去了。
不过美国资本还是精,拿到判决,直接提名了4个人接管董事会,看着是要翻盘了,但反转来得更快。
科兴生物的管理层发了个声明,说现在董事会的人也不符合法院的要求,然后还有股东起诉新董事会,说他们上来就要撤销16%的股份,完全不合法。
就这么一折腾,审计机构谁也不敢碰这公司了,公司财报都交不出来,退市进入倒计时。
所以新董事会就紧急提出这么个超级巨大的分红方案,万一未来有啥变化呢,那就趁着还有权,先把公司的钱分完了再说。
于是,这个分红比例全球第一的方案就出来了。
这个公司难就难在,注册在开曼群岛、上市在美国、主要业务在中国,创始人内讧,股东遍布全球,把中国人的钱挣走了,他们因为分配不均打起来了,最后一合计,先把公司的钱分完再说,现在,这公司说想去香港上市,你觉得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