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后“流向”公募基金公司。随着此类产品的改造截止日临近,许多未获得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选择将产品交给同一股东旗下的公募基金进行运作。业内人士认为,转型后,这类产品不用清盘,策略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可避免规模流失。
近期,不少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后“流向”公募基金公司。随着此类产品的改造截止日临近,许多未获得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选择将产品交给同一股东旗下的公募基金进行运作。业内人士认为,转型后,这类产品不用清盘,策略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可避免规模流失。
参公大集合产品扎堆转型
随着券商参公大集合产品的改造进入尾声,近期多家券商资管集中将产品转移给“兄弟”基金公司。
7月7日,东海合益3个月定开债券发起式成立,该基金转型自东海资管海鑫增利3个月定期开放结合资产管理计划。公告显示,6月16日,该大集合产品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产品更换管理人,并变更注册成为基金产品的议案,变更后的基金将由东海证券旗下子公司东海基金管理。
6月28日,国投证券资管旗下的安信资管天利宝货币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等3只大集合产品的管理人变更为安信基金;6月19日成立的光大保德信阳光三个月持有期混合(FOF),也是由光大阳光3个月持有期混合(FOF)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而来。
另一些大集合产品则做了别的选择。比如中金进取回报大集合、中金安心回报大集合先延长存续期,从2025年6月30日延至2025年11月30日;安信资管瑞元添利一年持有期债券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转为私募资产管理计划。
从大集合公募化改造的核心路径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券商或资管子公司拥有公募牌照,将大集合产品转为公募基金产品;二是无公募牌照的企业,鼓励将产品管理人移交给其参股、控股公募;三是对不符合条件的产品进行清盘或转为私募。
“兄弟”公募基金加速接棒
有券商资管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业内普遍认为转型的截止时间可能是今年底,在此之前如果无法转型,就可能清盘。但目前申请公募牌照比较难,公募基金公司数量已经很多,申请牌照后能否做大、有无优势都是问题。
“有不少大集合产品规模不小,管理费收入可观,清盘未免可惜。而越是临近改造截止日,选择就越少,所以最近有很多券商不再等待,集中将产品转型,让‘兄弟’基金公司接棒。”他说。
沪上某基金公司人士透露:“‘兄弟’券商资管现在管理的参公大集合产品大约有几百亿,由于他们没有公募牌照,可能后续这些产品要转到我们公司来,但产品转型手续较为复杂,包括持有人大会、产品注册等,且规模也不一定都能转移。目前有一些产品已经成功转型,但更多的还在‘走流程’。”
该人士补充道,一般来说,大集合产品转型为公募基金后,策略上不会有太大变化。该基金公司在接受相关产品后,此前管理产品的投研人员也会一并来到基金公司,产品的后续管理和过去相比差别不大。
作者: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