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本科学家Yoshiki Sawa培育出“心脏创可贴”,成功救治多位心衰患者,该突破性成果引发全球轰动。
在缺乏合适供体的情况下,Yoshiki Sawa团队运用iPS技术,在体外培育出大量心肌细胞并制成薄片。将薄片贴附于患者心脏后,仅15分钟便完成黏合,数小时内即与心脏建立血管连接,促使心脏恢复有力跳动。然而,该项目单次花费高达240万,耗时需半年之久,成本居高不下。
“理论上,干细胞能培育成人体任意损坏、缺失的部分。”日本某再生机构负责人坦言,在内源性干细胞尚未研发成功前,许多富豪就已借助外源性干细胞科技来“调控衰老节奏”。大众也在翘首以盼这项足以颠覆生命状态的科技,何时落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高净值人群而言,数百万或许仅是一笔常规支出,但前沿科技的探索脚步从未停歇——今年4月,日本推出的iPS干细胞新设备,将使用门槛大幅降低了约98%!
01、骤降98%,尖端干细胞有望成为“日用百货”?
干细胞因其强大的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能力,被誉为“万能细胞”。《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将干细胞技术列为2025年“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然而,传统从胚胎或骨髓等处获取的“外源干细胞”,常面临免疫排斥风险。这一技术瓶颈,直到2012年iPS细胞问世才得以解决。
2006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与Yoshiki Sawa在无需供体的情况下,仅通过对普通皮肤细胞进行“重编程”,便成功制备出拥有青春再生能力的iPS细胞。据悉,该细胞能够与使用者自身完美兼容,彻底规避了排斥风险。2012年,iPS技术荣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然而,此前心肌片制备成本高达240万元,iPS细胞难以实现商业化量产,更无法惠及大众。转机出现在今年4月,在日本CiRA基金会的支持下,大阪市引进新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iPS细胞,将单份成本从240万降至5万元。
截至目前,制备工厂已引入14台由CAR-T细胞自动培养装置改造而来的设备,采用全封闭、全自动化的细胞培养系统,将每批iPS细胞制备时间从原先的6个月缩短至3周。据报道,预计未来10年内,该工厂将扩大产能为年产1000份iPS细胞,进一步满足临床应用需求。
消息一出,振奋学商两界。有人呼吁,定价高达5400元的青春科技品“赛罗瑞pro”也应加快降低门槛,惠及更多有抗衰需求的人群。据京东数据显示,该品由iPS专家Yoshiki Sawa教授延续“内源性激活”理念研发而来,能够间接提升内源干细胞活性,回溯青春20%,是当前高端抗衰市场的代表之作。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这一天不会等太久,细胞时代正在加急到来。
02、细胞时代来临,青春精准可控?
据了解,当前以干细胞技术为代表的细胞疗法、干细胞青春维护产业正蓬勃发展。
业内表示:“细胞疗法的优势在于其拥有精准调控的能力。”今年1月《Cell》封面研究披露:中国科研团队已实现仅需采集一滴血细胞,即可精准预测人体未来十年内数百种疾病的发作风险。不仅如此,针对生命老化、折损的状态,细胞科学同样能实现精准调控。
在青春科技领域,科学家也在积极探索如何依托干细胞技术精准控制细胞年龄。近期,英国剑桥巴布拉汉研究所的跨学科团队,结合iPS技术与瞬时重编程技术,成功将53岁的老化细胞逆转为23岁的状态。该成果迅速吸引各大资本抢滩布局,推动商业化加速落地。
随着大众对细胞认知度的持续提升,已商业化的“赛罗瑞pro”受到广泛关注。《中国商报》调研显示,该品用户主要为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净值人群,普遍分布于房地产、金融等高收入行业。这类人群较常使用京JD东、亚马逊平台,是国内最早接触干细胞科技的群体。
“看了几十篇论文,常年关注干细胞领域的科研动向,实现财务自由后更在乎如何提高生命质量。”上海某证券公司高管王先生坦言,作为谨慎型投资者,他不敢承担外源干细胞项目的风险,在内源性“赛罗瑞pro”科技品问世后便常年使用,“活力充沛、青春感十足是最明显的感受。”
03、高价依旧,普惠之路还有多远?
尽管干细胞领域发展迅猛,降本增效的商业化进程也在稳步推进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该领域的准入成本始终居高不下,难以触及更广泛的群体。
据行业白皮书披露,当前国内外合规再生医学机构的标准化服务,基础定价普遍在10万元左右,而针对个性化需求的深度干预方案,费用更可达百万元量级。
正如科技领袖埃隆・马斯克所说:“我希望这些技术能普惠更多人,而不是只为少数富豪服务,尖端科技应该成为改善人类生活的工具,而不是加剧贫富差距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