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尔康张健:让中国患者从“看得见”到“看得好” 爱尔康张健 爱尔康张健个人成就
创始人
2025-07-15 16:52:11

中国商报(记者马嘉)“10年前,白内障手术的目标是让患者重见光明;今天,患者期待的是术后不戴眼镜就能看清手机、开车和阅读。”7月11日,跨国眼科产品企业爱尔康中国手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健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一语道破了中国眼科市场最显著的需求跃迁。

随着老龄化加速,白内障发病人群逐年增长,且呈年轻化趋势,人工晶体的需求量持续攀升。张健强调,满足中国患者从“看得见”到“看得好、看得舒适”的升级需求,是当前眼科产品市场的核心挑战与机遇。



爱尔康中国手术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张健。(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需求跃迁远超预期” 人工晶体市场空间巨大

人工晶体经手术植入后,可代替人眼中混浊的晶体,相当于为眼睛更换了“镜头”。目前,植入人工晶体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根据爱尔康2023年发布的《全球白内障认知调研》,90%的中国受访者愿意支付白内障手术费用,而95%的受访者愿意为人工晶体付费实现术后无需配镜,这两项数据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张健表示:“中国是整个眼科市场医疗需求最大的国家之一,白内障、屈光、眼底病的人群多,老龄化使得中国潜在病人数量也很高。这不断在催促我们推出新的技术,并加速把新的技术带给中国消费者。”

7月11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届白内障及屈光手术学术会议在大连召开。大会上,爱尔康宣布其焕采C+(Clareon Vivity)人工晶体上市。至此,基于Clareon材质的6款人工晶体产品全部引进中国市场。

张健介绍,新产品最大的优势是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中国眼科市场的特殊性在于其需求升级的速度‘远超预期’。对于患者来说,过去手术的目标是复明。现在随着功能性人工晶状体的技术突破,患者追求开车、看电脑、刷手机等不同距离的视力都清晰无碍。”

作为扎根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在本土需求方面,爱尔康也做了许多尝试。张健表示,青光眼和白内障均为年龄相关性疾病。随着中国人口增长、人口结构改变以及老龄化程度加深,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成为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眼部疾病。爱尔康正在对传统的青光眼治疗模式进行革新,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比如引入海卓思青光眼引流器。HORIZON研究证实,海卓思青光眼引流器联合白内障手术可显著提高轻中度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控制效果。

“集采是普惠契机” 多元策略推动产品可及

中国老年群体大量分布在基层和县域市场,且普遍对价格敏感。高端晶体的价格相对较高,能实现下沉吗?对此,张健直言,爱尔康会积极参与集采。

“此前,我们非常积极地参与了第四批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采,也是唯一一家八款人工晶体全线中选的企业。”张健坦言,“集采让更多原本负担不起的患者,有能力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是扩大可及性的重要途径。”

2023年11月30日,第四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国家集采)开标,人工晶体类耗材中选产品平均降价60%。对于先进功能性人工晶体,此次国家集采也有纳入。

“产品价格虽下降,但集采保证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张健进一步表示,“集采也令很多新技术快速触达患者。集采后,很多老视屈光晶体的渗透率已达到将近20%,这个比例比很多发达国家都高。我们希望以最快速度将全球顶尖创新产品引入中国。”

“扎根中国的决心不变” 多角度渗透中国市场

在张健看来,企业投入资源推动医生和眼健康专业人士、内部人员等群体的专业培训,也是助力眼科新技术、新产品更顺畅落地使用的关键。

除了技术和产品可及性外,中国眼科医疗面临更基础的挑战——专业人才严重不足。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眼健康白皮书》,中国每5万人中只有1.6位眼科医生。

“眼科手术容错率极低,操作误差范围都在毫米以内,医生培训周期长。”张健说,爱尔康为外科医生和眼科专业人员开设了一项用于分享和学习白内障治疗技术的Phaco Development(PD)计划。这一计划2008年从中国开始,惠及全球眼科医生。在中国,已有超过600万患者通过这一计划得到治疗支持。

2025年,恰逢爱尔康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张健表示:“爱尔康将持续向中国市场引入全球创新产品,深化与本土医疗集团及机构的协作,持续关注国内专家学者的建议。我们正在探索将手术产品本地化的机会,以便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患者需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oT市场需求爆发!瑞芯微上...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孙华秋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作者|孙华秋编辑|韩迅随着AI端侧开发门...
55亿良品铺子「卖身」,零食江... 订阅 快刀财经 ▲ 做您的私人商学院包装和营销造就的高端故事已成往事,效率与价格正成为新赛点。作者 ...
【硅铁】消息频繁起,钢招扎堆定...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合金现货网) 【今日钢厂招标方面】 福建某钢厂2025年7月硅铁招标价格公布...
吉利汽车私有化极氪,“一个吉利...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与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
大华股份子公司华睿科技拟调整至... 来源:财中社 7月15日,大华股份(002236)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浙江华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调...
博时基金惊天大瓜,老鼠仓相形见... 来源:市场资讯 继中金公司90后交易员妻子、中泰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在xhs上晒工资和年终奖后,今天...
专家谈治理“内卷式”竞争:既要... 红星资本局7月15日消息,在今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针对近期部分行...
泡泡玛特,果然“爆”了 7月15日下午,港股泡泡玛特发布业绩预增公告,今年上半年(截至6月30日),公司实现收入较去年同期增...
半年盘点| “反内卷”暂未将光... 截至7月15日,沪深主板上市的光伏企业2025年半年报的业绩预告披露已全部完成。根据沪深交易所规定,...
中国生物制药约5亿美元收购创新... 新京报讯(记者王卡拉)先后牵手阿斯利康、默沙东,近三年对外授权总额近300亿元的明星Biotech(...
苗药第一股暴雷:42亿套现,8... 有这么一家公司,从一个快凉透的破产小药厂逆袭成“苗药顶流”,靠着苗药秘方赚得盆满钵满,卖成了“苗药第...
中国生物制药回应“退货”传言:... 中国生物制药7月15日发布公告称,将以约5亿美元的总价收购上海礼新医药95.09%股权,加上此前参与...
溢价2.4%!吉利汽车收购极氪... 吉利汽车与极氪合并迎来新进展。7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00175.HK)于港交所...
酒鬼酒的增长,胖东来拉得动吗?... 文 / 三生来源 / 节点财经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之下,各家酒企都在变着花样搞营销,试图在激烈的“内卷”...
卖得多却赚得少,水井坊上半年净... 微成都报道7月14日,水井坊(600779.SH)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营利双降:预计上...
招银国际获批虚拟资产牌照,第二...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7月14日晚间,招银国际证券宣布获得香港证监会批准的虚拟资产交...
存款利率≈0,我选择把钱扔进_... 点击 “简七读财” ,发送消息“ 保险礼包 ”教你搞懂保险,避开坑~晚上好,我是简保君。上周,有小...
中国生物制药拟5亿美元收购创新... 港股制药龙头中国生物制药将明星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礼新医药收入麾下。7月15日晚间,中国生...
《2025抖音电商护肤趋势白皮... 玻尿酸、A醇瓶、细胞修护仪、刮痧板……如今这些护肤成分与产品对消费者而言已不再陌生。从实验室成分测评...
锚定健康方向 2025中国家电... 7月10日,由《电器》杂志社主办、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指导的“2025中国家电健康趋势高峰论坛”在人民日...
中国人寿拟清仓杭州银行;中际旭... 今日焦点金力永磁: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51%—180%金力永磁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
原创 断... 几个月前,美国媒体曾报道,许多美国企业面临稀土困境,称如果情况不改善,最多还能撑上两三个月,稀土原料...
股票行情快报:积成电子(002...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积成电子(002339)报收于8.13元,下跌2.63%...
谷歌砸170亿抢人,华人创企捡...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王涵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15日消息,今日凌晨,...
加拿大鹅要被卖?中国区频繁换帅... 近日,据深蓝财经报道,加拿大鹅控股公司Canada Goose Holdings Inc.的控股股东...
炸裂!泡泡玛特预计上半年溢利增...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业绩预告,预期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收入可能较截至2024年...
国际黄金震荡反弹,黄金受关税影... 7月15日(周二)早盘,受消息面影响,黄金ETF基金(159937)今日早盘内下跌0.39%,盘中换...
上半年经济、金融数据出炉!哪些... 上半年经济、金融数据相继出炉。7月15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经纬晚班车】26家上市券商中... 【晚间热点要闻】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不得以追加投资名义变相提供融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15日发布《地...
智元机器人获得正大集团旗下正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晗)7月15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智元机器人近日获得正大集团旗下正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