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7月15日消息,今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在国新办发布会上总结上半年经济总体表现,用了“稳、进、新、畅”四个字。他提到上半年消费是一大亮点,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
同时创新和高端制造业依然强劲。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3.1个百分点。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各个地方也在推动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融合,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图据图虫创意
消费是拉动GDP的主要动力
数据显示,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2%,其中,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3%,较一季度略有提升。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指出,消费是促进GDP增长的主动力。
“我们现在正处在消费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人均GDP连续两年稳定在1.3万美元以上。这个阶段正是消费升级的关键时期。”盛来运指出,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养老消费空间广阔,我们国家有14亿多人口,市场规模优势非常明显。中国未来的消费成长性非常好,市场空间非常广阔。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上半年经济服务消费加快。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商品零售额增长5.1%,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的占比在提升。同时部分升级类的消费增速加快。上半年,体育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1.3%。
“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过程当中,尤其是更好地满足美好生活的过程当中,中国经济寻找到了更多新的增长点和稳定经济运行的着力点。”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郭丽岩认为,居民家庭现在对于消费品质升级的诉求,对于消费更高品质、绿色、低碳,还有活跃的文娱体育旅游这样服务消费的诉求有明显增加。“上半年从读数上来看,服务零售额增长5.3%,还有一个比例就是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占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保持在45%左右,这说明了当前消费的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
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郭丽岩认为,提振服务消费、提振消费背后的支撑因素非常有必要。“大家一直也说,有钱有闲,进一步的消费。假日经济的优化安排我们也观测到,相关的部门、地区在带薪休假、弹性休假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布置。”
工业增速维持高位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8个、3.1个百分点。
郭丽岩指出,先进制造业、高技术行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对于整个工业经济运行、国民经济运行的支撑力是非常强劲的。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3.1%、36.2%、35.6%。郭丽岩称,“这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发展有望在这几年迎来产业化的曙光,为整个国内经济运行提供更多新的增长点,未来可能成为新的增长支柱。”
盛来运在会上表示,各个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力度,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发展。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2024年“三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8%左右,新动能在积聚。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也带动了外贸形势向好。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7.8万亿元,增长9.5%,占出口总值的60%,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增长超两成,代表绿色低碳的“新三样”产品增长12.7%。
“中国外贸的优势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在制造业的制造能力上,尤其是一些与创新型产品相关的新能源,除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以外,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满足海外贸易伙伴的市场需求。”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认为,这种变化会是一种互动性的变化,在增加了相关产品的供给之后,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的发展,进一步促进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合作的发展。
另一方面,产业创新也密切关联到消费潜力。郭丽岩指出,看似是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供给侧,其实背后的根源是推动着产业体系来更好匹配消费升级的过程。
对于如何更好惠民生、促消费,她认为,应以居民家庭诉求和呼声为导向,提供更多当前大家“想消费、愿消费”的商品和服务,这尤为关键。
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很大
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4.87万亿元,同比增长2.8%;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6%,制造业投资增长7.5%,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1.2%。
高技术产业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7.4%、26.3%、21.5%。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红星资本局指出,上述数据意味着当前新质生产力发展对制造业投资有较强拉动作用。
上半年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码,正在对制造业投资形成有力支撑。王青预计,下半年对制造业投资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资金规模有望上调,下半年基建投资还有进一步提速的空间。伴随下半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减弱,基建投资的宏观经济“稳定器”作用会受到进一步倚重,全年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增速有望达到6.5%左右。
盛来运在会上表示,对投资增速的变动要全面来看待。投资增速波动和小幅回落,既有现实因素,也有深层次原因。现实因素主要是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价格下行、企业竞争加剧,所以相关市场主体投资决策更趋谨慎。从深层次因素看,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发展方式在转型,新旧动能在转变,传统行业投资相对来讲比较饱和,一些产能要出清,传统产业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在短期内会加大投资增长压力。
他提到,现阶段固定资产投资潜力仍然非常大,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投资增速放缓不意味着投资空间收缩,现阶段高质量发展投资潜力非常大,比如新质生产力领域,还有城市更新改造、民生“补短板”方面,都需要有效投资。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认为,有效投资的规模在持续扩大,它对支撑经济的发展、推动高质量的前行起到了很强的推动力的作用。要推动投资和消费的良性互动,就是要把投资的效益以及投资的方向、投资需求的转化以及供给和需求的平衡等问题统筹处理好。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编辑 肖世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