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仓库的租金比利润还高,我们这里压货不断,业务员的流动率太大且业绩不理想,整体算下来,我们反倒是越卖越亏。”广东某饮品商张总对《零售圈》无奈说道。
“线上化不是救命稻草吗?结果某些平台‘不投钱就歇业’,ROI倒挂,我们更不敢动了!”从线下转战线上寻求破局的经销商王总,正深陷“投流依赖症”的泥潭。
《零售圈》走访市场发现,“不卷难生存,卷了无利润”成为众多零售快消商家的现实困境。
01“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当下,商家正被渠道、模式、营销三重变革压的喘不过气,在剧变的市场中挣扎求存。
“线上广告烧钱猛,销量涨了却亏本!”一位零食品牌负责人直言苦衷,道破了“流量换销量”的做法难以为继,广告投入与利润形成倒挂,销量增长掩盖不住成本吞噬的隐忧。线下生态同样严峻,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4年快消门店数量为624万家,实体渠道扩张明显放缓……
整个快消零售业陷入“内卷”,商家的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甚至出现"越卖越亏"的恶性循环,市场正以残酷方式倒逼商家找到新的出路。
“老路子走不通了,拿着旧地图,真找不到新机会。”提到当前困境,不少商家共同认为曾经那些行之有效的打法如今都不太奏效了。
行业转型的迫切需求,正在呼唤一个更适合当前商家发展的高增长平台。
《零售圈》注意到,当多数人在传统红海中挣扎求生时,一股新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一批敏锐的零售快消品牌商家与经销商正在借助得物App,以近乎“半躺”的姿态实现逆势增长。
先来看一组数据:2024年,得物上共有6120品牌销售额翻倍,平均每15分钟诞生一款百万级销售的爆品。
“我们在5月份参加平台的登峰活动,上新了一款魔爪百香果番石榴味盲盒。上架后,在没有任何付费投流的情况下,基本上靠自然流量就能把它卖得很高了。这批货基本上在三周以内全部都售空了。”中粮可乐相关负责人李鹏翔如是说道。
“我们此前圣诞节在得物上线了一款独家定制的巧克力礼盒,创下6.8万单的纪录,峰值日销近百万。入驻得物后,两周内GMV冲至800万,3个月后单月破千万,还一口气跑出9个爆款。”玛氏德芙品牌运营人员分享道。
△德芙爆款
作为一个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电商平台,得物拥有优质且具有成长潜力的人群——据统计,得物累计用户已超5亿,中国每2个95后年轻人就有一个在用得物,且男女比例均衡近1:1,覆盖了从1线到5线城市中最具消费潜力的优质人群。
对于商家而言,这里藏着未被充分挖掘的年轻市场红利。当目标客群精准聚焦在这群消费意愿强烈的年轻人身上,商家只需打造出贴合他们喜好的商品,就能快速在这片蓝海市场中站稳脚跟、拿下亮眼成绩。而这背后,赚钱或许比想象中更轻松。
02“比想象中更轻松赚到钱”
《零售圈》观察到,凭借其独特的生态和用户属性,得物App正吸引着大批零售快消经销商及品牌商涌入。不少商家认为,在得物能快速增长,其核心是有几大红利优势。
优势一:靠90%自然流量驱动,精准“货找人”效率可观
“伊利近些年一直在大力拓展年轻用户的体量,得物整体的用户也是相对潮流和年轻一点的。所以我们双方的用户群体是比较匹配的。”谈及得物平台,伊利高级电商经理 张家毅告诉《零售圈》。
入驻得物5个月时间,伊利便登顶食品行业TOP1,品牌成交459w,爆发系数4.59。这一突破性数据正是因为伊利基于平台抓住了年轻人爱联名、同辈之间爱分享的特点。优酸乳X线条小狗联名礼盒,3天就售空,超1.3w+订单;伊利X黄油小熊联名款得物首发即爆发,得物平台订单占线上全渠道超过60%。
△伊利 X 黄油小熊
平台数据显示,该系列订单中,年轻用户占比高达67%,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得物已然成为品牌年轻化与精准营销的高效阵地。
“得物的用户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很高,他们年轻、潮流、识货、爱尝鲜,并对联名款等特色产品有着浓厚的兴趣,这让我们能够精准地触达目标消费群体,实现产品的快速销售。” 伊利相关负责人表示。
《零售圈》了解到,区别于过往大部分商家的销售爆发和大促深度绑定,需要大量投流换增长,但得物约90%流量都是自然流,意味着商家不用额外投流即可增长,取代了过去盲目地流量“军备竞赛”。
一是因为得物并非“店铺”经营模式,而是以品驱动,一个商品只有一个链接,即商家不需要养链,有货上架、出价就可直接继承该商品的过去的全部销售数据。只要出合理的价格、保证正品品质和良好履约,就能快速动销。
二是得物“货架电商+社区”的特性,其社区也是一个天然且巨大的自然流量池。得物所营造的社区生态充满着年轻用户的真实开箱体验、测评笔记和消费分享,形成强大的社区种草氛围,用户自发产生的开箱、测评等内容自带商品链接,能够长期沉淀并被持续搜索到,形成“一次种草,多次转化”的长尾效应。依靠真实内容的自然裂变,优质商品能够精准触达目标客群。
美妆品牌半亩花田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物是全渠道运营成本最低的平台之一,其核心在于社区流量端口的长期价值释放。” 这意味着商家前期的优质内容和爆款商品,能持续带来自然流量和新增订单,实现经营动作的“复利”增长。
优势二:轻量化“半托管”运营,2-5人团队撬动千万生意
“在得物,运营团队规模大约在1-2人,平台会帮助做设计、客服,我们只用做上架、发货等简单的操作,有时我们的货品还可提前入仓,由得物平台直接发货。”一位休食经销商表示。
对于饱受高昂运营成本困扰的商家而言,得物的“半托管”模式能大幅节省人力成本,让经营更省心。
不少新入驻的商家向《零售圈》反馈,在得物做经营是“半托管”模式,不用花时间处理比如美工设计、店铺装修、客服响应等大量繁杂运营工作,大大解放人力,商家仅需1-2人即可高效运营,让商家的核心职责聚焦于货品管理和发货。
“在其它平台,我们可能需要视频剪辑、设计及商城运营等多人团队来合作完成。而在得物,我们只要利用好平台工具,做好上架发货,剩下的全交给得物。”C咖在得物上的运营人员极少,去年GMV为3000万左右。
“2-5人运营,首月破千万”的案例在得物并非孤例,更是印证了该模式的高效性。这种低门槛、高效率的运营模式,使得物成为许多传统商家转型线上的首选平台。
优势三:10%极低退货率,最快7天回款,构建买卖双方信任体系
“以前卖100万,退货能占70%,中间花了很多钱,有些货还没法二次销售,不赚反亏,等于白干。”一位商家曾向《零售圈》吐槽。
众所周知,高退货率一直是压垮零售快消商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为专注代理轩尼诗、人头马等国际一线洋酒品牌的传统高端酒水经销商,对于退货率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自2024年入驻得物后,不仅精准触达得物的高净值用户群体,还解决了一直以来的“心腹大患”。
据该商家介绍,他们在得物的退货率低于行业均值50%”,并且充分利用得物的“新商扶持计划”,获得流量曝光资源及费率补贴等优惠政策,刚入驻得物三个月,销售额迅速突破100万元。
“得物的这些政策,不仅让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更加信任,也让我们对平台充满了信心。我们看到了‘卖得真、退得少、回款快’的良性循环,商家、平台和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让生意做起来特别踏实。” 某酒类商家相关负责人告诉《零售圈》。
多个类目数据显示,得物平台的退货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普遍维持在10%左右,远优于传统平台动辄30%-70%的退货率。
△得物快消品类一览
《零售圈》了解到,得物“先鉴别,后发货”的模式,是会将商品送到平台质检环节,再把具有好品质、正品的商品送达消费者手中,增加了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减少退货。并且得物的用户普遍具有较高的“识货”能力和品质追求,都带有明确的购物需求,进一步降低了因冲动消费带来的高退货。
03“共享新增长红利”
在传统渠道日益内卷、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得物凭借其自然流量驱动、轻量化运营、高信任闭环的独特模式,为零售快消商家提供了一条可复制的“躺赢”路径
对于这些商家而言,得物已远不止是一个新兴销售渠道,它正日益成为连接年轻核心消费群体的战略入口、品牌年轻化的重要阵地以及实现高效增长的“新蓝海”。
在得物,竞争焦点不是投流能力,而是对年轻用户的理解;不是价格高低,而是对产品的品质把控和差异化价值。
众多商家已用实践证明着,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用对策略,真的可以 “躺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年轻人的心,赢得市场的认可。
当前,得物平台在多个零售快消细分品类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得物上过亿商家数超过70%,多品类动销商家数和GMV都呈现出两位数、三位数的高增“态势”。
《零售圈》观察到,相比过往其他平台上供给过剩,得物目前优质供给和充分竞争尚未饱和,正处于平台红利释放的黄金窗口期,呈现出人群红利、生意机会多的市场机遇。
代理美可卓奶粉的二湖贸易经销负责人则坦言:“对于经销商及中小商家来说,这意味着更大的增长空间和更少的竞争压力。”
为加速吸引优质商家入驻,得物推出多项招商优惠政策,如百亿流量补贴、5亿营销返现、10亿费率专项扶持,还有0保证金入驻、1对1指导等新商政策,助力商家打出“低风险试错 + 高确定性增长”的组合拳。
现目前得物运动户外、美妆个护、鞋服箱包、3C数码、黄金珠宝、食品饮料、母婴童装、家用电器、家居百货等30+品类都在高速增长。手头有优质货源,想要抓住年轻消费者机会的品牌商、经销商、渠道商、贸易商,如果你也想跳出“卷不动”的怪圈,不妨试试这片年轻人聚集的新蓝海,现在点文末链接报名入驻,享最新惠商政策。
https://stark.dewu.com/h5/form?source=pr.wx.ls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