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9992.HK)的上半年业绩如期“炸裂”。
收入增幅预计不低于200%;扣除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化后,利润增长预计不低于350%。
按此推算,泡泡玛特2025上半年收入将超过137亿元,净利润超过45亿元,双双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品类多元化与海外收入占比提升,叠加规模效应,正显著优化泡泡玛特盈利能力。
机构预测上半年经调整净利率将超过30%,在去年同期22%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
然而市场似乎已提前兑现预期。
作为新消费领域标杆股的泡泡玛特,其股价年初至今屡创历史新高,涨幅达到1.8倍。
摩根大通认为,公司业绩虽大幅超越卖方一致预期逾50%,但仅接近买方预期区间(45-55亿元人民币)的下限。
高盛也指出,尽管业绩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与稳健的利润率扩张,但鉴于买方预期已显著上修,实际表现仅大致符合其乐观预期。
预告落地次日,泡泡玛特股价跌超4%。
潮玩IP自有生命周期,LABUBU的如日中天未来难免会有熄火之日。届时,由此掀动的二级市场高预期及港股市场关注度的降温又会以何种方式打开,尚无定论。
如今身处顶峰的泡泡玛特,将如何为自身谋划未来?
LABUBU“降温”
LABUBU及搪胶毛绒系列产品的流行度,是支撑泡泡玛特当前市场表现的重要原因。
LABUBU搪胶毛绒3.0系列自4月底问世以来,在全球各地引发排队热潮。
二手市场上,这款玩偶溢价较比99元的发售价达到两倍以上。
热度甚至传导到LABUBU系列其他产品,线下门店产品一度普遍售罄。永乐拍卖会上一款初代藏品级薄荷色LABUBU更以超百万价格成交。
泡泡玛特似乎正在主动出手戳破泡沫。
其先后在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多国线下店停售LABUBU系列产品,更在6月中旬放出大规模预售订单,二手售价随即下跌。
市场认为,此举有助于缓解因供应紧张和假货泛滥导致的IP价值过度消耗问题。
但供给稀缺并非全源自黄牛囤积居奇,也与泡泡玛特自身的产能瓶颈相关。
国内搪胶毛绒玩具供应链已有一定成熟度。
一个佐证是,年初以来包括TOPTOY、寻找独角兽、TNT、52toys、Letsvan在内的诸多潮玩品牌均已在旗下IP上推出搪胶毛绒产品。
这难免引发市场对泡泡玛特“人为制造稀缺”的质疑。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曾提过“七分饱”的供货策略。
即公司实际生产的货量约是市场需求的七成,后续再根据市场反馈情况追加订单。
泡泡玛特采用代工合作模式生产,核心工厂几乎实现了专供。
但LABUBU搪胶毛绒的热度似乎在屡次突破产能规划上线。
2025年4月财报会上,泡泡玛特坦言产能已从2024年初的月均30万只激增至1000万只,并表示当下的扩张曲线“远超正常企业的运营经验”。
近期针对全球性缺货的现象,公司再度对外解释:“需求远超产能预期的失衡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连续发生的预测偏差——每当我们认为‘已达需求天花板’,市场总能刷新预期。”
与之对应的是,泡泡玛特仍在加速扩容搪胶毛绒产品的矩阵。
除了LABUBU外,SKULLPANDA、CRYBABY、星星人等IP,都推出了搪胶毛绒产品。
若过度将产能集中于单一爆款,或将挤占其他IP的资源,扰乱全局的发展节奏。
适度拓展产品线,有助于“降温”目前LABUBU系列的稀缺性光环。
但在中信建投证券传媒首席分析师杨艾莉看来,LABUBU搪胶毛绒有望成为泡泡玛特继“Molly 的一天”、SKULLPANDA温度系列之后的又一个长青系列产品。
对比行业多数潮玩仅维持约半年的热度周期,前述两款产品已持续畅销超30个月。
杨艾莉据此认为,LABUBU 3.0在产能爬坡期后,仍具备显著的跨周期长尾潜力。
野心与平衡
LABUBU“泼天流量”的冲击背后,泡泡玛特仍然要在IP价值、稀缺性与规模收入间寻求平衡。
按照王宁的看法,IP产业的最大优点是延展性较高,可以链接的产业比较多,泡泡玛特真正的价值在于IP产业价值。
这需要公司持续创造好IP并精细运营,同时在变现时做出明智的战略选择。
2024年,泡泡玛特首次在财报披露口径中拆分出了手办、毛绒、MEGA、衍生品四大品类,暴露其在品类扩容方面的更多野心。
IP变现路径包括授权、商品销售两种方式。
如三丽鸥等IP版权方的核心商业模式为形象授权。该模式凭借轻资产优势,可快速铺开产品线并提升IP市场能见度,公司则可集中更多精力用于IP运营。
而泡泡玛特前期在外部合作的过程中侧重塑造和丰富IP表现力。
例如和奢侈品级的Moncler、BALMAIN、兰博基尼合作,并接触同样具备潮流属性的CLOT、VANS等品牌。
随着整体规模的壮大,亿元级核心IP近年开始以授权合作的形式,渗透至高频次的大众消费场景。
如CRYBABY与if椰子水、小甜豆与乐事薯片、以及MOLLY和DIMOO的周大生黄金串珠等一系列联名。
但泡泡玛特仍然对IP授权保持了相对审慎的态度。
2024年,IP的对外授权业务相关收入仅5.6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由2023年同期6.8%降至4.5%。
华西证券分析师刘文正认为,IP变现方式与粉丝圈层、IP属性、IP发展阶段相关。
短期内,泡泡玛特严格把控设计端、走直营模式有助于形成鲜明的风格并维持稀缺性,加速品牌心智建立。
防范IP资产价值透支的同时,泡泡玛特也意在通过掌控高价值环节的核心利润,实现长期利益最大化。
今年以来,泡泡玛特强化了对非标化、高定制性及溢价空间显著的品类创新。
2月,泡泡玛特为情绪系IP“Hirono小野”单独开出旗舰店,引入大量家居及生活方式类SKU;店内所售服装类目由常见于联名的T恤、卫衣,进一步延伸至夹克、毛衣、棉服。
4个月后,又于京沪连开两家POPOP,主销500元-1300元价位段的银制首饰,同期还传出在家电领域进行人才招聘的消息。
泡泡玛特正在推进更多内容项目,通过即将推出的LABUBU动画、以及线下乐园的扩充,进一步丰富内容设定与IP世界观构建。
这些都是巩固IP竞争力而非诉之快速折现的动作。
“后LABUBU”时代未至,泡泡玛特已落子开局。
上一篇:进门难、走过场、缺监督,股东会欺“小”现象当休矣 进门难 进门难脸难看办事难的解决措施
下一篇:加拿大攘外安内:考虑限制木材出口促进加美贸易和解,出台钢铁关税配额制 加拿大放宽贸易限制 加拿大对华贸易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