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餐厅,正在抛弃包间
创始人
2025-07-24 22:23:2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餐厅正悄然抛弃包间这一传统设置。曾经,包间被视为私密用餐的象征,能满足人们对安静就餐环境的需求。然而,如今的餐饮市场呈现出不同的趋势。随着人们社交需求的增加,餐厅更倾向于打造开放、共享的用餐空间,以促进顾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包间的存在虽然能提供一定的隐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种社交氛围的营造。于是,许多餐厅纷纷拆除包间,将空间重新规划,以宽敞明亮的大厅取代,让顾客在开放的环境中享受美食,感受社交的乐趣,这也成为了餐饮行业的一个新动向。


曾经寸土寸金的包间,如今似乎成了餐饮经营者的“负担”。


山东某餐饮店有10个包间,每天却只有两三桌客人;合肥一家连锁餐厅坐拥40多个包间,日均仅接待十余桌;更有门店7个包间天天闲置,预订率不足两成。


在传统认知中,“散台拉人气、包间赚利润”是餐饮行业的金科玉律,以商务接待为主的包间消费,曾是中高端餐厅的重要利润来源。


然而,如今这句话似乎已经失效,一批餐饮门店正因为包间的高成本和低利用率,逐渐陷入经营困境……


日营业额最高降90%,“再扛2个月,我们也考虑关门了”


最近两个月,不少餐厅的包间生意越来越差了。


张军(化名)三年前花了200万在安徽合肥开了一家徽菜私厨,不设大厅,只有7个包间。


2021年,张军的餐厅日营业额多维持在7000元~10000元之间。然而,自今年5月开始,餐厅业绩急转直下。如今,日均营业额已跌至800至2000元之间,日营业额最高降幅达90%。


2年前,李茂(化名)在成都开了一家精致川菜馆,同样是只设包间,过去一个月客流量也明显下滑,整体营收同比下降约两成。李茂向红餐网透露,当地主打包间的餐饮店,营业额普遍下滑了3成以上。


王宁(化名)在佛山经营精致潮菜馆,他也告诉红餐网,最近不少以商务宴请、包间服务为主的餐厅都经营艰难,营业额同比减少了两到三成,部分餐厅甚至直接减半。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升学宴和谢师宴大幅减少,往年六七月是这类宴席的高峰期,但今年几乎销声匿迹。”王宁补充道。


陕西某大型酒店的前台小衣(化名)表示,往年高考前后她能接到不少升学宴、谢师宴的订单。但截至6月底,她几乎没有接到几单。“包间更是不理想,以往晚上基本没有空房。最近一个多月,中午生意好的时候只有一两桌,不好时一桌也没有,晚上同样如此。”


而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生意下滑,一些餐厅已经开始降薪、裁员,能省一点是一点。


小衣透露,其任职酒店的一些负责包间服务的厨师已处于“半休半干”状态,有的甚至主动离职,另谋出路。毕竟轮休后,到手的钱肯定少了。“就拿我自己来说,6月的工资少了接近一半,短期内咬咬牙还能撑一下,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到以前的状态。”


徐志(化名)在浙江经营一家精致粤菜店,由于生意下滑明显,最近也裁掉了3名服务员和2名厨师。


张军也不得不作出裁员、降薪的艰难决策。他的私厨原本有6名后厨人员,6月已裁员3人;前厅员工裁掉30%,其余员工统一降薪20%。


由于抗不住压力,张军门店附近一家私厨5月底已经关店了。他还透露,之前都是每季度支付一次房租,现在为了减轻负担,已经与房东商量改为每月支付。然而,即使做了这样的调整,似乎也没有带来多大帮助。


“如果我们一天的营业额还是一两千,最多再扛2个月,我们也考虑关门了。”张军补充道。


曾为中高端餐饮盈利支柱的包间,为何失灵了?


包间的生意,为什么大不如以前了?


禁酒令“靴子落地”,对高端餐饮以及依赖公务接待的包间生意无疑是一记重击。


深圳南山区一家粤式海鲜酒楼负责人表示:“‘禁酒令’刚施行的头两周,包间预订单就暴跌了80%。”


但在不少观点看来,禁酒令并非包间生意持续下滑的根本原因。


“本质上还是供求关系的问题。”王宁如是说道。据他回忆,2020年他在佛山千灯湖(商务区)开了家人均500左右的精致潮汕菜馆,起初因周边竞争少,门店生意颇为火爆,包间需要提前预定。但短短一年多,周边便涌现出五六家同类型餐厅,导致客源分流,有的餐厅因无法承受压力,没开多久就关掉了。


还有业内人士对红餐网表示,过去几年,大量资本和创业者涌入中高端餐饮赛道,盲目追求“高大上”,纷纷打造包间场景、强调私密性与仪式感,却忽视了市场需求的真实承载能力。


比如在成都,不少独栋的中高端餐饮店除二楼提供零餐外,其余楼层都由包间构成。“这种模式非常危险,当供给迅速膨胀,但核心消费群体并未同步增长时,便导致了严重的内卷式竞争,即便没有禁酒令,洗牌也是必然。”李茂补充道。


更严峻的事实是,市场对包间的需求非但没有提升,还呈现出下滑趋势——近年来,随着写字楼空置率的上升和企业扩张步伐的放缓,商务宴请的需求也少了不少。


以广深为例,戴德梁行数据显示,自2021年3季度起,广州、深圳两地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呈现持续攀升态势。到2024年,深圳全市甲级写字楼的空置率达27.8%。


李舒(化名)在深圳负责一产业园的企业招商工作,她告诉红餐网,今年以来园区内有不少企业搬离,写字楼整体空置率已达到百分之十几。


从事写字楼招商工作的唐灵山(化名)也告诉红餐网,在深圳某些区域,由于企业的迁出或缩减办公室面积,附近园区和写字楼空置率显著增加。


写字楼空置率持续攀升的背后,是企业扩张放缓、控制各方面预算的真实写照。这也影响了企业高管、商务团队的商务接待等活动的花销。


除了总量减少,消费行为本身也在发生变化,即便是商务接待,不少消费者也不再盲目点高价食材,人均消费水平也普遍下调。


李茂对此深有感触,此前他的川菜馆人均普遍在500以上,现在多集中在300元~500元之间。“过去在包间消费的客户群体中,高档海鲜几乎是标配,但现在这类附加消费明显减少。相比之下,我们推出的品质家常菜系列,这些菜品价格适中,但口味稳定、食材讲究,反而更受欢迎。”


顾客还在、团队还在,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面对市场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来越多餐厅选择“抛弃包间”。


一方面,是上街摆摊自救。


最近,安徽、陕西、江苏、浙江、四川、河南等地的多家大型酒楼、五星级酒店纷纷走上街头,加入“摆摊大军”。


比如天津丽思卡尔顿推出的移动汉堡车,一份套餐75元,包含和牛汉堡、薯条和可乐。虽然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并不便宜,但比起酒店动辄几百上千的消费,确实亲民了不少。


江苏常州文璞酒店则直接在街边卖起了18元一个的榴莲酥、25元一份的萝卜干炒饭,价格和街边小摊差不多。


还有河南某五星级酒店干脆在路边卖小龙虾,下午5点出摊,6点就卖完了,生意可谓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大酒店摆摊并非“无奈之举”,也不指望能通过摆摊带来高额收入。


不少从业者坦言,虽然这些做法看起来像是“自降身价”,但他们并不是指望靠摆摊赚大钱,甚至有些是贴钱维持,“我们摆地摊的目的,不是为了赚取微薄的现金流,而是让顾客还记得我们。”合肥一酒店经理告诉红餐网。


对他们来说,比短期收益更重要的是:品牌还在、团队还在。“一旦直接关门,员工流失、团队解散,这家店就真的‘死’了。”


除了走出包间、走上街头,还有些餐饮企业开始放弃依赖传统的商务接待业务,开发更多类型的业务,比如百日宴、生日宴、下午茶、闺蜜聚会等。多元化的“社交”场景,逐渐成为一些餐厅的重要收入来源。


以李茂的精致川菜馆为例,大众点评显示,其152元双人下午茶套餐人均七八十,即可独享含私家花园的包间;不到200元的生日宴,不仅包含6寸蛋糕,还可享受免费布置的黄玫瑰布场。


这种“去商务/公务包间化”“去标签化”的策略,使餐厅突破原有圈层限制,成为更贴近生活的综合性餐饮空间。据透露,在当前消费环境下,该精致川菜馆的营收依旧在保本线以上。


今年五月,北京知名餐企花家怡园旗下一家餐厅共举办了37场婚宴以及数十场寿宴、宝宝宴。高峰时,餐厅一晚上能送出几十份长寿面。


花家怡园运营总监南金刚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表示,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大客户”了,餐厅收入至今能保持稳定的原因就是客户够多、够广。尽管人均消费标准在下降,但只要包间能持续有客人,“薄利多销”的模式也能成为餐厅的一种优势。


还有经营者指出,家庭消费正逐渐成为餐饮消费的主要动力,带动了餐厅客流量和餐桌周转率的显著提升。


御掌柜、北平三兄弟涮肉的联合创始人梁丽也指出,最近两年能明显感觉到,餐厅包间的预订率虽然挺高,但消费主力逐渐从商务宴请转向家庭消费。消费者想花更少的钱,体验更好的服务。


“虽然包间的人均消费有所下滑,但包间消费的整体营收、利润仍高于散台。”梁丽补充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ID:hongcan18),作者:周沫,编辑:王秀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只赚指数不赚钱”的3600点...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本轮反弹并未形成交易的主线,而是呈现‘电风扇’式的轮动特征。”文 / 巴九灵(微...
7月25日景旺电子涨6.64%... 证券之星消息,7月25日景旺电子(603228)涨6.64%创60日新高,收盘报58.3元,换手率3...
菜鸟“瘦身”:申通拟3.62亿...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持续瘦身。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申通快递,002468.SZ)发布...
网红卫生巾“翻车”,辛巴又栽了... 近期,网红卫生巾领域“翻车”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中辛巴似乎又陷入了困境。原本在电商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辛...
“假发大王”瑞贝卡被立案,4月... “假发大王”瑞贝卡被证监会立案。瑞贝卡7月2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通话 讨论欧美...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5日,总台记者获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电话会谈,围...
千年老二白银接棒黄金,白银为啥... 在世界市场上,黄金和白银一直都是贵金属的代名词,马克思说“金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但是相...
炒Meme股算什么?主导美股的... 一股散户投资者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传统上由专业人士主导的高风险外汇市场,他们数十亿美元的集体押注,...
标普五连阳“完美一周”收官!纳... *标普与纳指再创收盘纪录*科技股涨跌互现,微软收盘创新高*英特尔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大跌8.5%...
半年清退300多家!小贷业加速... 2025年已然过半,清退潮与严监管,成为贯穿小贷行业上半年的关键词。 7月25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
非常时刻,关键文件出台,这次国... 又一场全国自上而下的拯救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7月1日,中央财经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 将“反...
*ST新潮:选举张钧昱为公司董... *ST新潮公告,公司于7月24日召开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十三届董事...
时隔十年,曾经的洼地亏麻 时隔十年,靠现房还能赤手空拳拿下市场吗? 坪山神盘 坪山中心即将上新,老业主是否会被背刺? 作为坪山...
几毛钱的芯片,利润率直追英伟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杨知潮,题图来自:AI生成2010年,苹果在iPhone4上首次...
标普500与纳指续创新高,特斯...   中新经纬7月26日电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创盘中与收盘历史高位。  Wi...
“太少见”!玻璃期货价格周内大... “虽然需求没啥变化,但价格能这么个涨法,确实太少见!”谈及本周玻璃市场价格异动,行业分析人士感言。 ...
财政政策发力显效 “真金白银”...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申铖 欧阳剑环 韦夏怡)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政策护航。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
头部乳企提效实践:如何让业务“... 出品丨虎嗅智库头图丨AI生成“过去两周才能做完的报表,现在只需几轮提问,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这是某头...
25日液化石油气上涨1.33%...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25日收盘主力合约液化石油气2509,涨跌+1.3...
突发!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辞职... 被解除留置措施仅仅两个月后,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就作出了辞职的决定。 7月25日晚间,万辰集团(30...
相信未来 参与成长—中信银行构... 来源:瞭望经 “启航计划”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科技前沿领域,通过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美股创新高,全靠AI续命? 人工智能(AI)支出激增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半导体与软件巨头注入强劲动力,而汽车、食品、零...
“反内卷”政策驱动下,中国PX... 近期,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显著波动,这些波动与“反内卷政策”的推行息息相关。在诸多行业中,石...
又一家亏损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月... 导读:在顺利完成上市辅导当日,普祺医药即马不停蹄地向北交所正式递交了上市申请。不过,遗憾的是,纵然在...
左手清退,右手联营,茅台的净化... 一场渠道净化与文化共创的变革,正在重塑白酒行业的竞争规则。 7月18日,茅台酱香酒公司公布最新电商授...
天宜新材股价微跌0.28% 银... 天宜新材股价报7.0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2元,跌幅0.28%。盘中最高触及7.11元,最低下...
金浦钛业连亏三年,控股股东因债... 7月25日, 金浦钛业(000545)发布公告,控股股东金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公司部分股份经过...
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备...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于2025年6月26日披露,高端育儿品牌BeBeBus母公司不同集团(BUTON...
“未来能源”指数本周集体走强,... 本周,中证新能源指数上涨4.7%,国证新能源电池指数上涨2.1%,中证光伏产业指数上涨3.7%,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