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赚指数不赚钱”的3600点 只赚指数个股不涨怎么回事 只赚指数不赚钱是不是见顶信号
创始人
2025-07-26 08:40:39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本轮反弹并未形成交易的主线,而是呈现‘电风扇’式的轮动特征。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证券营业厅里,吹着空调的股民正在交流投资心得;

理发师一边工作,一边和同事讨论着“雅江概念”;

地铁上,已经退休的大妈大爷掏出手机,专注盯着不断跳动的K线;

更有激进的投资者,将全部身家投入其中,期望着年底“单车变摩托”的奇迹。

2025年7月24日,上证指数上涨0.65%,收于3600点关口之上。到了周五,市场却仍在拉锯,三大股指微微走低,上证指数报收3593.66点,好不容易站上的3600点,得而复失。


7月24日:沪指全天涨0.65%站上3600点

面对闪烁着红绿光芒的手机屏幕,有的股民高呼“7月收益已超20%,牛市来了!”。然而,许多投资者却表示自己并未“吃到肉”,有人感叹“买在3400,亏在3600”,还有人说自己是“身在牛中不知牛”,更有甚者用“牛灾”来形容自己逆势下跌的账户。

那么,本轮中国股市上涨究竟有何独特之处?这波令人眼红的大肉,到底被谁吃走了?



“只涨指数不赚钱”

由于暂缺官方统计,散户投资者的具体收益目前还难以统计,但我们仍能从一些侧面数据了解下本轮行情中普通投资者的收益。

上交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新增开户数为1255.22万户,超过2024年同期的944.88万户。这表示个人投资者正在加速“跑步入场”。

但我们翻看了各大论坛,从股民和投资者的评论和留言来看,“只涨指数不赚钱”的抱怨十分普遍。

个人投资者由于资金量较少,为了追求高收益,往往偏爱短线操作,选股时也更青睐市值较小、波动较大的题材股,再加上新入场的选手则因为各种规则限制(如创业板、科创板均对投资年限、投资金额有限制),所能购买的股票数其实相对有限。

但无论是此轮上涨中的券商银行等红利板块,还是“反内卷”相关的大基建板块,都是股市中著名的“大盘股”,也是个人投资者避而远之的领域。

即便是本周异常火爆的“雅江水电”概念,相关概念股在本周一开盘时几乎均以一字涨停亮相,导致普通投资者很难及时“上车”,从而错过了这轮基建行情。而一旦选择“追涨”,那么周五下跌了3.68%的雅江水电概念股,会让接盘侠栽个大跟头。


在投资者的想象中,牛市应该是普天同庆,大家一起涨,即使没踩准最佳节奏,也至少能水涨船高,赚个10%—20%;如果运气好抓到牛股,或许能获得100%甚至更高的收益。

但实际上,在投资中,决定全年收益的往往就是那几个关键交易日,以今年为例,如果投资者有幸提前布局大金融、大基建,收益率或许在20%左右;但如果没有及时上车,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踏空甚至亏损。

再举个例子,自6 月23日至7月24日的23个交易日,上证指数从3359.90点上涨至3605.73点。如果投资者持有的是科技板块,那么就意味着与本轮“牛市”无缘。

已经有股民在网络感叹:“我这是在科技股中躲避牛市”。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刚认为:“本轮反弹并未形成交易的主线,而是呈现‘电风扇’式的轮动特征。”


A股上涨,韩国人赚钱?

除了国内投资者之外,A股的上涨也让海外投资者热情高涨,其中韩国投资者尤为突出。

根据韩国证券存托结算院(KSD)的数据,截至7月15日,韩国投资者对A股和港股的累计交易额已超过54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二大海外投资市场,仅次于美国。

韩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热情始于今年春节,当时DeepSeek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大量关注,推动韩国对中国内地及港股的交易额增长2倍,至7.82亿美元。此后,韩国股民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韩国民众观看Deepseek相关新闻

在个股偏好上,韩国股民最青睐小米,此外比亚迪、宁德时代和泡泡玛特也备受追捧。A股市场上的华夏中证机器人ETF同样成为韩国投资者的热门选择。

除了韩国投资者,欧美投资者也纷纷掏出真金白银增持中国资产。

据彭博社数据,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已将其对中国股票的看法从“战略配置”上调为“适度增持”。在今年上半年于中国市场录得14%的投资回报后,桥水进一步提升了对中国股市的配置比例。


图源:彭博社

桥水认为,中国在4月份果断出台的经济刺激政策,以及中国股市相对较低的估值水平,使其相比其他市场具有显著的吸引力。

除了桥水这样的巨头,各路外资近几个月均加大了对中国股市的投资力度。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7月22日的数据,上半年外资净增持境内股票达101亿美元。特别是在5月和6月,外资累计净增持188亿美元,彻底扭转了此前的资金净流出态势。此外,6月份证券投资项下的结售汇顺差达到253亿美元,创下8个月以来的新高,这表明海外投资者非常看好人民币资产的未来走势。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外汇管理部副主任吴金友表示:5月以来外资买入境内股票有所增多,外资对境内股票投资回暖,由去年同期的净流出转为今年的净流入。


公募基金的“饕餮盛宴”

从盈利情况来看,公募基金无疑是本轮行情的大赢家。

根据2025年基金二季度报告,公募基金在A股上半年的投资迎来了大丰收。基金整体规模较一季度增长6.76%,上半年累计盈利高达6368.45亿元,其中仅二季度单季盈利就达到了3850.98亿元。

在所有类型的基金中,偏股型基金的收益名列前茅,股票型基金在二季度实现利润1204.79亿元,是所有基金类型中盈利最高的。

当市场消化了4月份的关税“黑天鹅”后,本轮反弹行情让基金投资者率先尝到了甜头。

但这是否意味着“疯牛”已至?答案或许是否定的。从公募基金的持仓结构来看,当前市场呈现出“保守”与“机遇”并存的复杂风格。

首先来看“保守”的一面。

按照证监会行业标准划分,二季度公募基金增持最多的五大行业分别是: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其中,大金融行业的增持规模高达471.26亿元,而位列第二的采矿业增量仅为47.79亿元。不难看出,公募基金对金融业的偏好,超过了其他所有增持行业的总和。

随着公募基金的持续涌入,银行板块在二季度上涨了13.72%,成为推动本轮指数上行的重要力量。然而,机构重仓银行并非全然因为看好后市,反而更多是偏向保守的防御性投资。

在市场利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银行股凭借其高股息、高安全边际和政策红利等优势,成为市场避险资金的理想标的。


“大牛市”真的来了吗?

换言之,正是机构资金在今年年初主导并持续配置银行股,当这些市值庞大的金融股上行时,自然带动了上证指数的突破。3600点的功劳簿上,有银行股浓重的一笔。

然而,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银行板块实际上在7月11日便已触顶回落。这意味着,攻克3600点的关键一役并非由银行独立完成。那么,这次的“急先锋”又是谁呢?


图源;同花顺

首先,是“反内卷”概念股。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要求,依法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

会后,光伏、水泥、钢铁等行业迅速响应,开展减产工作。比如33家建筑企业联合发布“反内卷倡议书”,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反内卷文件,光伏玻璃企业宣布7月起减产30%,钢铁行业也收到了限产通知。这些举措有效减少了相关行业的市场供给。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

紧随其后,总投资高达1.2万亿人民币的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为A股市场注入了新的热点,直接带动基建板块的爆发,政策面的利好与“雅江水电”工程带来的题材刺激,共同推动A股顺利迈过了3600点大关。

那么,当A股站稳3600点关口,后续能否剑指4000点?不管是“国家队”还是已经吃饱喝足的公募基金,都并未给出肯定答案。

一方面,在创下新高的同时,不少资金选择了“落袋为安”。

尽管二季度股票型基金收益率表现优异,但却出现了罕见的净赎回,总赎回份额高达1402.68亿份。其中,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净赎回179.63亿份,赎回比例为4.75%,在所有基金品类中位列第一。这意味着,随着收益的增长,基民对市场未来走出大牛市的信心并不充足。

另一方面,“国家队”不仅并没有成为本轮上涨的主力,反而有意识地卖出所持有的ETF。


数据显示,六月份以来,代表核心资金持仓的四大沪深300ETF及其他股票型ETF均出现净流出。其中,股票型ETF整体流出超500亿元人民币,四大沪深300ETF合计流出超200亿元人民币。

广发证券认为,中央汇金等监管资金可能在有意识的调节上涨节奏。

尽管基民和“国家队”都流露出一定的“恐高”情绪,但仍有机构认为牛市“正在酝酿中”。

广发证券的研报指出,A股的场外资金非常充裕,市场从来不缺钱,缺的是一个让钱进场的理由。在它看来,这个理由可能是在于政策预期——如果未来的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能带来超预期的政策红利,那么市场潜在的上升空间就可能被打开,成为触发牛市的“扳机”。

同时,也不排除未来会发生类似1996-1997年牛市的“存款搬家”趋势。

当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国有大行的一年期定存利率甚至已跌破1%,这正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考虑将银行存款投入股市“博一把”。固然,当下的存款“搬进”了偏向防御的银行等红利板块,但若市场保持平稳,将会有更多板块从中受益,这便让A股市场拥有了突破指数压力的坚实基础。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鉴于上半年经济数据超预期,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下半年A股市场行情可能会超出预期。

东吴证券认为,随着“反内卷”的持续,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有望企稳,中长期看有望支撑沪指进一步上涨

中信建投认为,当前A股已具备一些牛市初期的条件,如政策友好、流动性充裕、情绪回暖、主线板块崛起等;但同时也存在外部干扰和内部结构性问题,需要时间和空间去化解。

当然,也有资深投资者提醒,沪指在3600点附近存在大量的历史套牢盘,如果后续行情不能持续放量,站稳脚跟,则很可能引发冲高回落的风险。

如此复杂的行情,非常考验投资者的择时和选股能力。格雷厄姆曾留下一句名言:牛市是普通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股市的残酷真相:“牛市”非提款机,而是人性的试炼场,如果贪婪暴富的驱动下追涨杀跌,那么就会成为牛市盛宴中“最后的买单人”。

本篇作者| 王振超|责任编辑|何梦飞

主编|何梦飞|图源|VCG

时代造就企业家,企业家也影响时代,企业赛道的长度和雪的厚度决定了战略的意义。吴晓波激荡讲堂秋季课即将开启,9月19日—9月21日,和吴晓波一起前往海滨之城大连,开启“周期之门”。

点击下图▼立即了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巴西总统:可以就关税问题与美谈... 当地时间24日,巴西总统卢拉表示,面对关税问题将捍卫国家主权并保护巴西利益,同时希望他国尊重巴西内政...
百度原智能体业务负责人谢天轮岗... 来源:猎云网 7月24日,百度宣布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原行业搜索及智能体业务总经理谢天,从移动生态事...
“国补”来了!第三批690亿元...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下达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 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2025年以来,国家...
饿了么前CEO巨贪案:供应链管... 出品|虎嗅ESG组作者|陈玉立头图|视觉中国本文是#ESG进步观察#系列第141篇文章本次观察关键词...
懂车帝智驾测试,揭露了哪家车企... 7月23日,懂车帝联合央视发布了关于辅助驾驶的测试节目《懂车智炼场》,节目一经播出争议颇多。节目选取...
湖南第二城打上“烧烤牌”,实际...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夜里十一点,夜市里热气蒸腾,空气都带着焦香。香气从街边的烧烤摊而来...
AI四小强重新上桌了? AI四... 当7月16日身着唐装的黄仁勋在公开演讲中,将MiniMax与“DeepSeek、阿里巴巴、百度”一同...
新消费周报 | 美团京东启动万... 《CBNData新消费周报》精选本周新消费领域最新动态,公司头条、消费风向、营销动态、可持续消费一文...
ATFX港股:光伏概念股回调,... ATFX港股:今日港股止步了近期的强劲连涨,自三年8个月高位调整,不过在蓝筹股中,昨日大涨逾7%的信...
永辉天津武清胖东来模式调改店开... 7月25日,永辉超市天津第三家、武清区首家“学习胖东来”调改门店——武清住总大光明中心店正式开门迎客...
不足10人的团队,如何撬开华为...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陈伊凡、孙晓晨编辑|苗正卿头图|视觉中国“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
美股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 缇庤... 2025.07.26本文字数:3131,阅读时长大约6分钟来源 |玉渊谭天最近,和一位做全球资产配置...
吴清挂帅!资本市场“超级智囊团...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孙永乐 北京、上海报道一场关乎2亿股民的重磅会议召开!资本市场“国家...
因自身资金需求,国光股份原董事... 微成都报道7月25日,国光股份(002749.SZ)公告称,股东胡利霞计划在本公告披露次日起十五个交...
蔚来、理想高管打嘴仗,“挑事”... 红星资本局7月26日消息,在引发了理想汽车(02015.HK)、蔚来(09866.HK)的高管对空嘴...
有友食品暴涨背后,“山姆概念”... 文 | 大V商业,作者 | 刘颖 有友食品业绩暴涨,让市场关注到了“山姆概念股”。 近日,有友食品...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出品丨虎嗅汽车组作者丨李赓头图丨视觉中国懂车帝周三中午开始陆续推送的“36车智驾大测试”,在整整两天...
21辟谣|被爆财务造假?华熙生... 近日,一位自称叫“David”的人在“bnsqueen(玻尿酸女王)”相关域名的网站发文,称华熙生物...
中国儒意如何消化万达“弃子” ... 万达的又一笔资产迎来新的归属。日前,中国儒意披露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儒意星辰企业管理已与万达集团旗下的上...
内推前任成了最时髦的恋爱运动 ...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阿珂可编辑、题图 | 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G...
数智交行 模塑未来 交通银行亮...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于上海开幕。作为唯一总部在沪的国有大...
40个项目签约新城,上海青浦打... 7月25日下午,40个项目在青浦新城开发建设大会暨“潮涌浦江”新城发力青浦系列活动上集中签约。上海理...
华熙生物辟谣称李振诽谤,3年内... 华熙生物的“多事之秋”作者:高岩编辑:高远山一条朋友圈引发的企业舆论危机,揭开“玻尿酸帝国”——华熙...
芦哲:改革有力度,创新有突破 ... 芦哲、潘京(芦哲系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成员)核心观点2024年以来,科创板改革...
熊园:6月财政有喜有忧,下半年... 熊园、穆仁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事件:2025年1-6月一般财...
鲁政委:当前债市赎回压力几何?... 鲁政委、顾怀宇、郭再冉(鲁政委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利率,赎回7月以来,...
央企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推进优... 365亿元规模的国家电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项目签约,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相...
逆涨6%!碾压新房!历史新高!... 2025年上半年二手详细报告来了! 7月23日,“数享人居 媒好同行”2025贝壳媒体开放日在华南国...
原创 美... 据报道,美国的国债已经突破了34.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即便美国的民众放弃一切消费,依靠每年约4万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