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职场中层,如何找到安全感? 孤独的职场中层如何找到安全感 孤独职场人的自救方法
创始人
2025-07-25 09:41:56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新周刊

“未来将被AI淘汰的并不是体力劳动者,而是那些仅仅充当‘传声筒’的中层管理者。”最近,英伟达CEO黄仁勋在CNN专访中发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警告。经济下行,企业降本增效的刀刃首先砍向中层。

2023年底,花旗集团启动了20年来最大的架构重组,原有的13层管理架构缩减至8层,超10%高级经理岗位被裁撤;2025年,全球电商与科技巨头亚马逊公司大幅度削减其管理层队伍,涉及约1.4万个经理级别的职位,大约每7位经理中将有1位面临离职。


职场中,部分中层管理岗位面临裁员危机。(图/《凡人歌》)

据高德纳咨询公司预测,到2026年,20%的组织将借助人工智能简化组织结构,裁撤超过半数的现有中层管理岗位。在裁员潮中幸存的中层,工作量不减反增。表面光鲜的背后,是超负荷运转的残酷现实。

今天的职场中层,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局。

Part1:当会议吞噬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如何提效?

权力不大,责任不小,双面承压的职场中层,躲不开的困局是“时间困境”和“管理焦虑”。

不仅要准确理解上级的意图,还要将其转化为团队可以执行的任务,并照顾好团队中每个人的感受——“会议”成为中层管理者日常工作最多的场景。哈佛商学院曾统计,每周管理者要花18小时以上(1/3的工作时间)在会议上,但是,繁复的会议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25-50%的会议时间被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事实上,能否完成高质量的会议,正是高效管理者和普通管理者之间的关键区别所在。高质量的会议,不仅需要完成高层战略核心的传达和拆解,更要完成具体执行的落实和跟进——这和中层管理者个人的效率以及团队整体效率,都息息相关。


能否完成高质量的会议,正是高效管理者和普通管理者之间的关键区别所在。(图/《大河之水》)

新航道教育集团首席产品官张国磊发现,每次一开会,员工们都在埋头记会议纪要,“作为后期任务执行者,他们专注记笔记,失去了会议上的思考和参与感。”

更何况,即便再专业熟练,人工记录的速度也远跟不上大家讲话的速度,埋头于记录,会议效果反而大打折扣,但是,不记录又容易让信息衰减。

另一方面,对于法律、医疗、科研等专业领域的从业者而言,日常工作中有大量咨询、调研的工作,这些访谈类会议是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

曾就职于中科院基因研究所、宝洁的陈杰,如今是医疗创业公司管理者,作为精准互联网医疗的第四方,除了患者,陈杰和他的团队还需要奔波于医生、医学专家两方之间,过程之中伴随着大量的咨询调研工作。


医疗创业公司管理者对会议的高效性和准确性有着更高要求。(图/图虫创意)

往复沟通中,庞杂的工作资料就形成了。“仅仅依靠笔头和脑力进行记忆和整理,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重新整理一遍录音,无疑又增加了一倍的工作量。

针对患者的服务更是充满挑战,很多患者就诊时说方言,导致他们表达的症状信息被错误理解或遗漏。让陈杰仍记忆犹新的一次经历是,有位患者一直强调自己脖子后面长了一个“猴子”(方言),几经周折才知道,他说的是“肉瘤”。

有句话说“会议是时间的黑洞”。对于既要兼顾基层业务,更要做出关键决策的企业中层和企业创始人而言,如何提升会议、访谈等场景的效率,是突破时间困境和管理焦虑的第一步。

Part2:效率提升背后的“致命陷阱”,如何避免?

“AI不会取代人类,但未来不会使用AI的人将会被淘汰。”

近三年以来,AI普及、AI工具层出不穷,给了职场人“喘息”的可能,但同时也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压力。高层们总说着“拥抱变化”、“鼓励创新”,但中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发现每个人的AI素养不一,且如今的AI提供新工具的同时,也再挖着不为人知的“坑”。

职场中层的第二个焦虑是:如何在新工具和旧方法之间找到精准解决方案?

如今,一些简单的会议纪要、日报周报、文案撰写等事务性工作通通可以交给“AI搭子”帮忙。随传随到的“AI搭子”处理了许多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可是,这些酷炫的科技背后,一些“小插曲”足以成为中层的“致命陷阱”。

AI幻觉、张冠李戴自不必说,更容易让中层“直接下课”的是安全问题。


如何才能真正地用好AI工具?(图/图虫创意)

企业中层管理者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力量,日常会接触大量公司的机密信息和关键信息,这些信息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存发展。

中层是企业核心机密的“守门人”。AI时代,中层管理者要追求工作效率的提升,更要时刻警惕信息安全的“隐秘角落”。这无疑又在他们本就沉重的担子上,增添了一份新的挑战。


如何才能真正地用好AI工具?(图/图虫创意)

Part3 孤独的中层管理者,如何找到“安全感”?

曾提出“黄金圈法则”的国际领导力专家西蒙·斯涅克曾说:“中层管理是任何组织中最难的工作,没有人去培训刚上任的中层管理者。”在他看来,中层管理者处于一种孤独的、只能独自在黑暗中摸索的奇怪境地,“就像你不会要求别人做会计工作,而不教他们怎么做。”

某种程度上,中层管理者是最孤独的:他们各自负责一个大板块,难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决策、同担风险;也无法像基层员工一样“各司其职”、压力共担;面临更激烈的同侪竞争,甚至为了更加“职业化”也没有办法去随意吐槽解压。

如何找到“安全感”?一个趁手的AI搭子,可能是比“心腹”还要让人放心的存在。

最新发布的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就正在成为职场上“托举”精英人群不断上升的关键力量。


7月22日,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新品发布会。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

自2019年问世以来,开创“智能办公本”品类的讯飞智能办公本,便以其高效的会议录音转文字功能、流畅的书写体验以及便携的移动办公特性,赢得了众多办公人士的喜爱。

在会议记录上,讯飞智能办公本X5采用八麦克风阵列,上下各四个麦克风,360 度全向收音,高精度降噪、分角色识别——即使是在年终的大会场,总裁、副总裁们的发言也能精准记录。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臻享声麦系统。

因为有了语音识别大模型加持,普通话识别准确率高达98%,200+方言可切换识别转写——甭管领导来自哪里,它都能听得懂、写得准——说外语也行,它能支持支持 8 种外语互译以及9 种外语识别,内置16 大行业专业词库让转写更精准。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语音识别大模型。

如果你的习惯是边听边记,讯飞智能办公本X5还支持下方同步手写,会后回顾时,支持回听回看、即点即读, 点击手写文字,即能播放对应时间点的录音、高亮转写文字,快速锁定关键点。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还支持下方同步手写,全新升级读写笔记。

会后,它还能迅速生成专业会议纪要,(根据记录内容总结合适的主题、会议地点、参会人员,并提炼会议要点分级总结),2 小时会议内容, 5 分钟即可快速提炼关键信息。

战略领悟更深刻、核心传达更精准、溯源讲话更方便!

在信息安全上,讯飞智能办公本X5是全球首款本地大模型办公本,讯飞自有星火大模型专为办公本端侧优化,将云端模型整体部署到办公本上,所以能实现五大离线AI能力:离线降噪、离线大模型语音识别、离线分角色转写、离线中英翻译、离线生成会议纪要。离线模式所有笔记存入保密箱,保密箱内隔绝所有网络操作,进入保密箱需本人指纹或密码解锁。除此之外,还提供了一套从数据产生、处理到存储全周期都严格贯彻安全标准的解决方案。

核心机密更安全!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让核心机密更安全。

另外,讯飞智能办公本X5无限接近打破轻薄、续航、重量的“不可能三角”,10.65英寸墨水屏做到全球最轻、最薄。整机体积比上一代X3减少了10%、厚度减少17%、重量减少了18%,而电量反而提升了7%。4.6mm的纤薄机身,不到普通B5记事本厚度的1/4,完美适配各种办公场景,无论是内部会议、商务差旅、深度阅读,讯飞智能办公本X5都是日常办公的“最佳搭子”。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超轻、超薄机身减轻差旅负担。

与 Wacom 联合定制全新手写笔,无需充电,握持感舒适,笔尖锥度及屏幕阻尼感精心调校,书写体验流畅自然,笔尾即是橡皮擦,还原真实纸笔书写感。专属大模型技术上的OCR 排版美化,让手写内容、手绘思维导图等都可转为印刷体。

硬件更硬核,办公、差旅更便捷!而且,它还内置了百万册书籍资源,办公学习两不误。



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与 Wacom 联合定制全新手写笔。

如今,讯飞智能办公本帮陈杰实现了“办公+阅读”一体化,无论是同城见客户,还是跨城出差,陈杰公文包里装的都是它。“就像每天上班不用再犹豫穿哪套衣服,它给我的生活做了减法。”更重要的是,所有医疗服务交谈中的私密内容,都能得到绝对的保密。

从传统文化产品设计师,到清华美院艺术硕士,再到画室创始人、新航道教育集团首席产品官,张国磊每一华丽转型的背后,都有讯飞智能办公本的“添砖加瓦”。“办公本的所有功能都像是为我定制的,每一次使用,我都会和它产生链接。”


用户在发布会上体验科大讯飞智能办公本X5。

目前,讯飞智能办公本已累积数百万用户,核心用户以企业高管、总监级别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是专业领域,如法律、咨询、医疗、科研等资深专家和领导者为主。讯飞智能办公本特别成立的用户俱乐部——“莫比俱乐部”,通过定期举办一系列高质量用户活动,为用户带来更多高价值资源和前沿商业干货资讯。

讯飞智能办公本X5不仅帮助职场精英解决琐碎、突破瓶颈,让他们重返思考者、决策者和破局者本该在的位置,也代表着对高效、专业和品质的追求,成为一种职场态度的表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为什么运动品牌的Slogan都... 运动品牌的 Slogan 大多不鼓励卷,是因为卷往往带来过度竞争和压力,这与运动倡导的健康、积极、快...
“事发时5块格栅板坠落”,6名... 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参观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选矿厂时,因格栅板脱落不幸...
“只赚指数不赚钱”的3600点... 点击上图▲立即收听“本轮反弹并未形成交易的主线,而是呈现‘电风扇’式的轮动特征。”文 / 巴九灵(微...
7月25日景旺电子涨6.64%... 证券之星消息,7月25日景旺电子(603228)涨6.64%创60日新高,收盘报58.3元,换手率3...
菜鸟“瘦身”:申通拟3.62亿... 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持续瘦身。7月25日晚间,申通快递股份有限公司(申通快递,002468.SZ)发布...
网红卫生巾“翻车”,辛巴又栽了... 近期,网红卫生巾领域“翻车”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中辛巴似乎又陷入了困境。原本在电商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辛...
“假发大王”瑞贝卡被立案,4月... “假发大王”瑞贝卡被证监会立案。瑞贝卡7月25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及控股股东河南瑞贝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冯德莱恩与特朗普通话 讨论欧美...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5日,总台记者获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电话会谈,围...
千年老二白银接棒黄金,白银为啥... 在世界市场上,黄金和白银一直都是贵金属的代名词,马克思说“金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就是金银”,但是相...
炒Meme股算什么?主导美股的... 一股散户投资者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涌入传统上由专业人士主导的高风险外汇市场,他们数十亿美元的集体押注,...
标普五连阳“完美一周”收官!纳... *标普与纳指再创收盘纪录*科技股涨跌互现,微软收盘创新高*英特尔二季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大跌8.5%...
半年清退300多家!小贷业加速... 2025年已然过半,清退潮与严监管,成为贯穿小贷行业上半年的关键词。 7月25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
非常时刻,关键文件出台,这次国... 又一场全国自上而下的拯救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了!7月1日,中央财经 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第一次 将“反...
*ST新潮:选举张钧昱为公司董... *ST新潮公告,公司于7月24日召开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选举公司第十三届董事...
时隔十年,曾经的洼地亏麻 时隔十年,靠现房还能赤手空拳拿下市场吗? 坪山神盘 坪山中心即将上新,老业主是否会被背刺? 作为坪山...
几毛钱的芯片,利润率直追英伟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略大参考,作者:杨知潮,题图来自:AI生成2010年,苹果在iPhone4上首次...
标普500与纳指续创新高,特斯...   中新经纬7月26日电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标普500指数与纳指均创盘中与收盘历史高位。  Wi...
“太少见”!玻璃期货价格周内大... “虽然需求没啥变化,但价格能这么个涨法,确实太少见!”谈及本周玻璃市场价格异动,行业分析人士感言。 ...
财政政策发力显效 “真金白银”...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申铖 欧阳剑环 韦夏怡)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政策护航。今年我国实施更加积极的...
头部乳企提效实践:如何让业务“... 出品丨虎嗅智库头图丨AI生成“过去两周才能做完的报表,现在只需几轮提问,系统就能自动生成。”这是某头...
25日液化石油气上涨1.33%...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25日收盘主力合约液化石油气2509,涨跌+1.3...
突发!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辞职... 被解除留置措施仅仅两个月后,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健坤就作出了辞职的决定。 7月25日晚间,万辰集团(30...
相信未来 参与成长—中信银行构... 来源:瞭望经 “启航计划”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等科技前沿领域,通过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
美股创新高,全靠AI续命? 人工智能(AI)支出激增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等半导体与软件巨头注入强劲动力,而汽车、食品、零...
“反内卷”政策驱动下,中国PX... 近期,中国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一系列显著波动,这些波动与“反内卷政策”的推行息息相关。在诸多行业中,石...
又一家亏损企业申报北交所上市月... 导读:在顺利完成上市辅导当日,普祺医药即马不停蹄地向北交所正式递交了上市申请。不过,遗憾的是,纵然在...
左手清退,右手联营,茅台的净化... 一场渠道净化与文化共创的变革,正在重塑白酒行业的竞争规则。 7月18日,茅台酱香酒公司公布最新电商授...
天宜新材股价微跌0.28% 银... 天宜新材股价报7.05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2元,跌幅0.28%。盘中最高触及7.11元,最低下...
金浦钛业连亏三年,控股股东因债... 7月25日, 金浦钛业(000545)发布公告,控股股东金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公司部分股份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