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老汉卖自行车,要IPO 87岁老人买自行车 卖自行车老头后续
创始人
2025-07-27 20:41:03



折叠车王勇闯港股

作者 |余寒

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

中国折叠自行车领域里的“隐形冠军”,要上市了。

近日,投资观察网获悉,深圳市大行科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行”)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这家曾因“一秒折叠”技术风靡欧美市场的企业,或将成为“中国折叠自行车第一股”。

这家“车企”背后的缔造者是一位“超龄创业者”——83岁高龄的董事长韩德玮博士。这位曾以合著《激光手册》奠定学界地位的激光物理学巨擘,在40岁的人生分水岭毅然转向实体制造业,选择从香港一间小屋开始创造出他的“折叠王国”。历经四十年深耕,韩德玮已将大行打造为中国折叠自行车市场当之无愧的“龙头”。

“王者”的底气源自强劲的增长曲线。

第三方权威数据显示,大行目前以36.5%的市占率稳居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榜首。最新业绩成为冲击上市的核心支撑:2025年1月到4月,大行净利润同比暴涨69.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尤其是数字化转型成果非常亮眼——线上直销收入三年(2021-2023)复合增长率(CAGR)达166.1%。从深圳华强北的作坊式工厂,到全球销量突破2000万辆的行业龙头,大行的IPO之路,既是中国制造升级的缩影,也折射出城市骑行赛道的新变化。

但亮眼的增长数据背后,日益提升的代工依赖、核心海外市场的收缩、叠加行业天花板隐现,也为此次IPO增添了许多挑战。

大行的故事,要从1975年全球石油危机说起。

当时还在加州理工学院当教授的韩德玮,看着街上人们把自行车塞进汽车后备箱的场景,突然萌生一个颠覆性的想法——“为什么不能让自行车自己折叠起来?”这个看似简单的疑问,最终改变了全球出行方式。

1982年,40岁出头的韩德玮在香港一间从台湾收购的旧工厂里,造出了第一辆大行折叠自行车。这辆采用航空铝合金车架的“初代作品”,折叠后体积仅0.3立方米(相当于普通自行车的三分之一),重量12公斤,单手可拎上地铁,15秒内完成折叠操作。更关键的是,它在台湾首年销量突破6000辆,直接为大行打开东南亚市场。

彼时,东南亚快速城市化催生了“最后一公里”的需求,而台湾完善的制造业基础则为大行提供了供应链支撑。这种“市场空白+制造红利”的双重机遇,让大行迅速占据先机。

韩德玮的商业嗅觉堪称一绝。面对90年代国际巨头的垄断,他反其道而行之,在自行车领域玩起“错位竞争”:避开与传统自行车的正面竞争,专注折叠技术的迭代。

1984年推出的“一秒折叠”专利,通过双铰链设计与磁吸锁定系统,将折叠效率提升200%(从30秒压缩至1秒),同时实现车架强度提升40%、重量减轻25%,定价较欧美竞品低30%,形成“性能领先+价格优势”的双重壁垒。

当国际品牌聚焦高端商场时,大行精准切入通勤刚需场景。其模块化设计使维修成本降低60%,密封轴承系统延长3倍使用寿命,这些创新让大行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在短短三年内,迅速攀到17%。

但韩德玮并没有急于扩张,而是选择回到深圳华强北,用“作坊式生产”打磨工艺——每辆车的折叠关节要经过10万次开合测试,车架焊接误差不超过0.1毫米。

这种“慢生意”策略,让大行躲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当欧美自行车品牌因成本压力裁员时,大行已将生产基地迁至东莞,成本降低30%,却保持了德国TÜV认证的质量标准。2015年,公司对“一秒折叠”进行了重大升级,将折叠时间从30秒压缩至1秒,这项专利至今仍是行业标杆。

在折叠自行车领域摸爬滚打40多年,大行早已成为行业龙头。

翻开大行的产品手册,70多款车型密密麻麻排开,价格从几百块的入门款到上万的高端款全覆盖。有通勤族爱买的14寸迷你折叠;有带娃家庭看中的可变形儿童车;还有户外玩家酷爱的24寸电助力车,以及自研的折叠电池包能跑50公里。大行的研发中心每年推12款新品,其中6款都能成为爆款,这节奏比不少手机厂商还快。

卖货的渠道也与传统品牌不一样。

当别人还在依赖门店销售时,大行早就在抖音直播间玩出了新花样。去年双十一,大行和头部主播合作的限量款折叠车,不到一分钟就卖断了货,直接带火线上销售,当年线上营收就破了亿。

目前大行的线上布局分为三块:京东天猫稳住基本盘,拼多多啃下沉市场,抖音专门造爆款。三年下来线上收入翻了近两番,今年前四个月线上渠道贡献了38%的营收。更绝的是,用户在直播间吐槽“折叠速度不够快”,大行转头就推出0.9秒磁吸折叠的电助力车,上市首月线上就卖了14%的份额。

在生产端大行也下了大功夫。公司将广东的工厂改成模块化生产单元。这样订单一来,系统便能马上联动供应商调配件,自行车热销款补货从45天缩短到18天。去年双十一预售,代工厂接到订单24小时内就开动,保证了爆款不断货。这些策略使其运营成本大大降低,也稳住了毛利率。

财务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2年到2024年,大行营收从2.54亿元人民币涨到4.51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33.1%。2025年前四个月,营收1.85亿元人民币,同比涨了46.8%,净利润更是暴涨69.3%,这增速在制造业里绝对算得上亮眼。

不过亮眼数据背后也有隐忧。

大行的代工占比从2022年的29.5%飙到现在的55.5%,北美及欧洲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约22.4%显著下降至2024年的约6.6%,线下门店还因为线上特供款便宜23%,出现客流涨但成交达不到预期的情况。

面对这些隐忧,83岁的韩德玮展现出了老牌创业者的稳健。他一方面通过“技术降维”巩固基本盘,推出“轻量级电动折叠车”e-DAHON;另一方面加速布局B端市场,与顺丰、京东物流合作开发“商用折叠车”。

但问题在于,电动化转型需要巨额的研发投入。若此次港股上市成功,能否将资金高效转化为技术壁垒,将决定大行能否顺利突破“中年危机”。

36.5%的市占率,让大行稳坐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的头把交椅。

尽管如此,作为中国老牌自行车企业,此次冲刺港股上市,表面看是资本市场的热闹事,实则是企业在行业变革关键期的"“关键一战”。

国内市场是大行的“大本营”。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规模达82亿,大行贡献了其中相当一部分,远超其他品牌。能站稳脚跟,靠的是“技术下沉”——把原本用在高端车型的“一秒折叠”“磁吸锁定”等技术,标配到1500元左右的亲民款上,比同价位竞品操作快好几倍;再加上自产核心部件的供应链优势,成本比行业平均低18%,价格战打得更有底气。

不过头把交椅也不好坐。高端市场被英国品牌Brompton用“手工折叠+复古设计”占据高端显著市场份额,用户多为“有钱又爱骑行”的中产;低端市场则被一些电商平台淘的白牌产品以“超低价+直播带货”的方式疯狂收割。2024年中国折叠自行车零售市场整体增速达28%,而大行公司该年营收同比增长6.8%。这种“中间高、两端低”的市场结构,像把双刃剑——既避开两头竞争,又可能被两头挤压。

此次上市,大行计划募资约15亿港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向:

一是电动化转型。大行计划投6亿港元资金用于研发“E-DAHON”系列电动折叠车,目标是两年内把电动产品营收占比从现在的8%提升到30%。虽然目前已经推出首款电动折叠车,但3999元的定价比白牌产品还是贵了不少,如何平衡性能和成本是道坎;

二是海外建厂。大行计划投4亿港元资金在越南、印度建新厂,降低对广东工厂的依赖。资金可以用来升级设备、培训工人;

三是数字化升级。剩下的5亿港元资金用来优化“Dahon Direct”线上平台,比如用AI分析用户骑行数据推荐车型,开发AR试骑功能。2025年前四个月线上渠道贡献了38%的营收。然而,正如其在招股书“风险因素”部分所提示的,公司面临线上客户忠诚度及重复购买率方面的挑战。这也促使大行计划投入更多技术资源以提升用户粘性。

当然,对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来说,给大行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小的。

现在,电动化赛道挤满了玩家,除了传统的自行车品牌,甚至小米生态链的企业都来抢饭碗,在电池技术、渠道上这些企业呈现了很多优势;此外,国际品牌也开始“下沉”,Brompton推出2999元的入门款,用“英国设计+中国制造”压价;最后,资本市场的耐心也一大隐忧,港股现在更青睐“高成长+高壁垒”的制造企业,大行的传统业务增速在逐步放缓到,如果电动化转型不及预期,预估其估值将不会太乐观。

对于83岁的韩德玮来说,这次上市是他创业四十年的“大考”。从激光物理学家到“折叠车大王”,这种“慢工出细活”的匠人精神值得敬佩,但同时,面对电动化、智能化的新浪潮,大行又不得不“快马加鞭”——用资本加速技术迭代,用数据重构用户关系。

市场的残酷在于,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永远的进化。此次IPO的成败,或许将决定大行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结婚对象暴雷了 结婚对象暴雷了... 图:sirjoancornella我一个朋友是做HR的,分享了一个小故事。她有个姐妹前段时间谈恋爱了...
AI+智能驾驶发展如何?智能座... 7月下旬的上海,高温与暴雨侵袭,却挡不住AI热潮。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
湾财周报 大事记 6名大学生选... 一周大事(2025年7月21日-27日)头条“6名大学生选矿厂遇难”引发关注中金黄金市值两日蒸发超5...
【2025速通秘籍】三天拿下5... 订单来了却缺周转资金?项目要启动差一笔投入,别慌!掌握这几招,三天内从银行拿到 500 万不是空想,...
中欧构建新共识 中欧构建新共识... 中欧关系在摩擦与协同中稳步前行。自1975年,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建交以来,半个世纪的风云...
83岁老汉卖自行车,要IPO ... 折叠车王勇闯港股作者 |余寒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中国折叠自行车领域里的“隐形冠...
【重要通知】山西3家银行终止营...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临汾监管分局关于山西浮山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米家垣支行终止营业的批复 临金管...
欧盟反击美国千亿关税,中欧合作... 近期,欧盟高层批准了一项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决定,这份清单的总金额高达930亿欧元,矛头直指美国的...
首创证券拟赴港上市,“A+H”... 来源:北京商报 首创证券在A股上市不足三年便启动赴港上市计划。近日,首创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已审...
累计套现超400亿元!61岁富... 红星资本局7月27日消息,近日,昔日全球首富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近期完成了一轮大规模亚马逊股...
渤海银行年薪201万副行长辞任... 卸任执行董事半年后,入行6年的杜刚再次辞任渤海银行副行长。湘财Plus注意到,渤海银行现为一正四副的...
业绩大幅预增!券商股或迎多方利... 在A股突破3600点之际,被称做“牛市旗手”的券商指数自4月8日低点以来,累计涨幅超25%。即便如此...
苏超休赛,他们很忙,有人去赣超... “苏超”南通主场地周边用巨型足球造型营造的“苏超”打卡景点。中新社发 吴树建 摄文/段修健“没有苏超...
起拍价3.9亿元!富力地产38... 红星资本局7月27日消息,富力地产(02777.HK)再次出售核心资产。近日,京东资产交易平台披露的...
收到这种“银行卡”,剪碎! 诈骗分子为了骗钱 又有了新套路! 而且这一次骗术的迷惑性 真的非常强! 近期 北京市大兴区某银行向警...
原创 前... 近期,上海警方破获了一起令人瞩目的互联网企业商业贿赂案件,涉案金额高达 4000 余万元,将饿了么物...
亚丁金融携手锦绣商会 共创新股... 亚丁金融与锦绣商会的强强联合,既是金融行业资源整合的里程碑事件,更是以创新之力重塑新股基金生态的重要...
证监会发布新规,小额遗产继承更... 关于简化办理已故投资者小额遗产继承程序的通知 中国证监会各监管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中国...
阿里加入“百镜大战”!首款夸克...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婷一副放大版的夸克AI眼镜模型悬挂于空中,两个超大镜片分别演示导航和AI...
83岁老翁,卖自行车年入4.5... 前段时间,马老师被网友偶遇夜骑。意外走红的, 还有马老师当晚的“坐骑”——售价1.85万的折叠自行车...
少林寺方丈被带走调查?背后商业... 上一次大方丈被带走,是900多年前了吧。这两天,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失联一事,引发热烈讨论。少林寺刚刚最...
机构论后市丨科创板有望迎来补涨... 沪指本周累计涨1.67%,深证成指累计涨2.33%,创业板指累计涨2.76%。A股后市怎么走?看看机...
2025WAIC飞鹤爱本全球首...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首批AI乳企”...
债券ETF破5000亿元!这些... 全市场39只债券ETF规模突破5000亿元关口。从券商中国记者梳理来看,债券ETF规模再创新高,与几...
逆风中打造「清欢节」:年销10... 在“快钱”当道的新消费赛道里,「逐本」的创始人刘倩菲显得有些“不合群”。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中...
逆风中打造「清欢节」:年销10... 在“快钱”当道的新消费赛道里,「逐本」的创始人刘倩菲显得有些“不合群”。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中...
张朝阳对话诺奖得主,年轻人学到... 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的硬核物理知识直播,又双叒出圈了。近日,微博话题#诺贝尔奖得主称AI被过度炒作#登上...
周末利好!10部门,重磅发布! 农产品消费迎来利好政策。 今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 《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从九个方面部署了...
晓数点|一周个股动向:三大指数... 本周(7月21日至7月25日)的五个交易日中,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累计涨1.67%,深成指涨2...
如何在《猎金游戏》中生存?以证... 近期热映的金融犯罪电影《猎金游戏》讲述了一场看似华丽的资本操盘“奇迹”,也揭开了操控市场、误导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