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收盘,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已连续16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拉长时间线来看,在近21个交易日中(7月2日至7月30日),该ETF累计20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净流入额超26亿元;该ETF最新流通份额、流通规模分别为197.83亿份、270亿元;其中,该ETF流通份额创上市以来新高,年内份额增长超122.59亿份,涨幅达162.93%。
除港股通科技30ETF之外,港股市场今年以来整体获南向资金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7月30日,南向资金净流入超110亿港元,连续五个交易日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超8500亿港元,创年度净流入额历史新高,超过2024年净流入的8078.69亿港元。
图源:Wind
中证报指出,机构人士认为,南向资金全年累计流入或超万亿港元,下半年流入速度可能放缓。中期来看,政策发力驱动基本面修复,叠加资金面持续改善,港股有望进一步向上。
据财联社报道,年内南向资金净买入创下同期新高的背后,港股通ETF市场在迅速增长。港股通ETF成为年内非货ETF市场的吸金主力。以挂钩指数来看,年内资金净流入最多的分别是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港股通科技指数、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及场外联接基金(A:019933;C:019934)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CNI)。Wind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截至7月30日,该指数最新市盈率TTM为24.83倍,位于上市以来29.84%的分位点。
华宝证券研报表示,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覆盖30家我国科技领域的龙头上市公司,包括互联网、生物医药、半导体、智能驾驶等科技赛道。“硬科技”底色+“低估值”洼地,具备投资性价比。
市场表现方面,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长期领跑港股科技赛道。截至7月30日收盘,该指数年内涨幅已超恒生科技指数近10个百分点,拉长时间线来看,在众多跟踪港股科技股的指数中,该指数近五年涨幅大幅领跑,跑赢恒生科技指数38个百分点,跑赢恒生互联网科技业超50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Wind;日期:截至7月30日
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往后看,依然看好港股市场机会。华泰证券强调关注港股科技板块,其正处于景气修复+估值低位交集,也是内外资的共识,且大多为大市值头部公司,更适合机构投资者“高切低”布局。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港股科技中报或存在较大弹性。预计港股2025年中期业绩将于8月中下旬集中发布。按当前已有盈利预期的公司测算,2025年上半年恒指整体营收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显著抬升,惟盈利增速或温和放缓。部分细分行业呈现信心增强趋势,如新消费、科技与医药板块,业绩高增或大幅好转预期下,财报披露前的盈利预期仍在上修,建议关注业绩预期向好且有良好确定性的板块。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注: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987008.CNI)基日为2014.12.31,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108.59%、-19.53%、-26.24%、-19.36%、30.94%。恒生科技(HSTECH.HI)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78.71%、-32.70%、-27.19%、-8.83%、18.70%;SHS科技龙头(931524.CS1)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55.62%、-17.07%、-27.98%、-8.79%、21.92%;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HSIII.HI)2020-2024年各年度收益率分别为55.47%、-31.89%、-25.38%、-24.60%、14.43%;数据来自WIND。指数过往数据不预示未来,不代表基金表现,不构成基金业绩保证。
风险提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港股通科技30ETF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本基金还可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