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追片仔癀,1200亿医疗大白马,觉醒了! 片仔癀大白马闪崩 片仔癀100亿
创始人
2025-07-31 18:51:56



“看不到天花板!”

6年前,爱尔眼科的老板陈邦曾这样说,底气十足。那时候,国内的近视手术率极低,屈光矫正几乎就是个空白市场。

事实也佐证了这份信心,2019-2023年间,爱尔眼科的业绩一路气势如虹,营收和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9.49%、24.93%,“眼茅”也成了爱尔眼科的专属荣耀。

不过到了2024年,爱尔眼科的业绩增速明显放缓,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回落到了个位数,达到3.02%、5.87%。



放眼看一下外部环境,这并不突兀。

屈光项目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来源,结合视光和白内障项目,三者合计约贡献了公司七成以上的收入。其中,屈光和视光项目都是矫正视力的,白内障手术是复明性治疗,难度更高。

近年来,屈光、视光项目深陷价格战,白内障手术又被集采压价,使得爱尔眼科难抵价格下沉的压力,三块业务的毛利率都下滑了。

但即便在这一环境下,爱尔眼科2024年的毛利率还有48.12%,超过片仔癀(42.72%)等龙头,且业绩还能在2023年高基数的基础上维持业绩增长,很不简单。



只是,其坚韧的业绩背后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那就是与其业绩增长相伴而生的商誉规模!

近几年,爱尔眼科的商誉一路膨胀,截至2024年末已经高达84.48亿元,比2023年增加了19.15亿元,商誉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也高达25.4%。



要弄清楚爱尔眼科的商誉是怎么来的,我们得先理解公司的并购逻辑。

任何一门生意,都要遵循先投入、再产出的规律。投入期要花钱花时间,期间要是出现亏损,难免会拖累公司的业绩数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尔眼科祭出了一个巧妙的资本运作方式,即产业基金孵化+择机并购。

简单说,就是爱尔眼科通过参股产业基金的模式培育新的连锁眼科医院,通常出资比例小于20%,等到新医院稳定盈利之后,就启动收购的形式将医院装回上市公司体内。

当然,那些不赚钱的、依然处于孵化期的医院,爱尔眼科会等它们达到稳定的盈利水平后才会考虑纳入上市公司体系,在这之前的盈亏情况通常不会立即合并到公司的报表中。

通过这种模式,近年来爱尔眼科大规模扩大旗下医院和门诊的数量,仅2024年当年,爱尔眼科就收购了87家医疗机构。

截至2024年底,爱尔眼科品牌医院、眼科中心及诊所在境内已经有了581家,在境外也布局了163家,堪称并购狂魔。



而每多收购一家盈利的医疗机构,都可以直接增厚爱尔眼科的营收和净利润,从而驱动其业绩增长。

那这和商誉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些新医院盈利稳定之后,是能直接给爱尔眼科贡献利润的。所以打一开始,爱尔眼科就愿意支付超出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溢价去收购这些医院。

这个过程中,那些溢价部分就化作了商誉。而爱尔眼科并购了这么多家医疗机构,商誉的雪球自然也就越滚越大。

也可以说,这些商誉相当于是爱尔眼科为自己的战略眼光买单,买的是每一家医院的未来升值空间。只要这些医院的经营稳健,发展符合预期,那商誉的存在仅仅是记录在账本上。

但是话又说回来,商誉是把双刃剑。

其弊端也很明显,就是如果被收购的医院未来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商誉就会面临减值风险,进而直接吞噬公司的净利润。

也因此,近年来爱尔眼科每年都有要承受的商誉减值损失,2023年尤为严重,其承受了商誉减值损失3.84亿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11.43%。



所以说,商誉既是推动业绩增长的引擎,也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不过,这么多医院之中,有个别盈利不达预期从而计提商誉减值,不可怕。盈利情况不善,导致大规模系统性商誉减值,这才真正可怕!

那么,能支撑爱尔眼科这么高商誉的预期又在哪里?

首先,青少年眼健康市场需求有望释放。

2024年,爱尔眼科的屈光、视光这两块主要针对青少年的业务收入比例有61.39%

据悉,早在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就已经过半,在这之中,中高度近视的学生占比超过了53%。可见近视人群正趋向呈低龄化、高度化的形势。

而且在电子设备日益普及的背景下,在线教育、社交娱乐等方式持续增强用眼负荷,进而会催生出较多的眼科治疗需求,增加爱尔眼科屈光、视光业务的增长机遇。



其次,老龄化带来诊疗需求。

白内障、老花眼等眼病都跟年龄成相关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2亿,占比15.6%,且预计到2050年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亿以上

而目前,国内眼科手术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样是近视或白内障患者,在我国选择手术的比例只有成熟市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这意味着在庞大的存量患者群体中,仍有大量未满足的医疗需求。未来在老龄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叠加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或许眼科手术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

由此可见,行业增长前景为爱尔眼科的高商誉提供了价值基础。不过,未来公司能不能兑现预期,还得看各家医院的经营管理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除商誉之外公司的这种扩张模式还另有隐患。

因为为了维持增长,爱尔眼科不得不持续投入资金进行并购,这就意味着爱尔眼科总是要把赚到的钱再重新投进去。

也因此,一直以来爱尔眼科的分红和股息率都不高。

截至2024年,爱尔眼科自上市以来的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为71.2亿元。其中,2024年公司分派了现金14.87亿元,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42%。

而且,近年来爱尔眼科的股息率始终在1%左右,即便2024年有所增长,也只有1.21%。



当然,爱尔眼科也已经意识到了并购驱动业绩背后暗藏的风险。为此,2024年5月,其老板陈邦就曾宣布要逐步退出并购模式。

但就在2025年5月13日,爱尔眼科公告其子公司滨海爱尔获得了广盛数码60%的股权和特定债券,再一次沿用了熟悉的并购套路...

总之,在并购这条路上,爱尔眼科好像越走越远了。

但规模扩张终有上限,未来爱尔眼科将如何平衡外延扩张与内生增长的关系,或许才是要长期解答的命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新... 这哪是来上市的,这是来割韭菜的吧,上市第一天风风光光,然后连跌4天,中间都不带喘气的,股价直接从最高...
牛市中的操作策略! 水岸 在经过了一轮3个多月的稳健反弹后,指数在7月底、8月初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从历史规律来看,牛市...
朝阳区办理全市首个“简单制售类...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8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修订的《北京市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正式实施。当日,...
徐翔母亲持股遭124份拆售,“... 徐翔家族在资本市场还剩多少布局?作者 | 于婞编辑丨高岩来源 | 野马财经一代“私募枭雄”徐翔的资本...
警惕u型锁,什么佛法解散 ?天... ���2025年,新风口来了:掌握第一手策略信息,才是你改变命运的关键大家最近有没有从“释永信的活佛...
药械创新获医保价格政策持续赋能...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丁爽)8月1日,A股多只创新药股大涨。截至当日收盘,A股新天药业、福元医药涨停...
“饺子与醋”迟早害死姜文 饺子... 出品 | 虎嗅青年文化组作者 | 黄瓜汽水编辑、题图 | 渣渣郡本文首发于虎嗅年轻内容公众号“那個N...
江浙沪爱特斯拉、东北喜欢比亚迪... 随着上半年的结束,国内各地区的热销车型排行榜陆续出炉。近期,易车平台发布了《2025年1—6月各省车...
苹果最新季报“逆袭”:营收94... 北京时间8月1日,苹果公司在官网发布了截至6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这一季度苹果总营收达...
8吨重卡撞不赢理想i8?乘龙卡... 一次简单的碰撞试验,却引发一场舆论战。碰撞试验引发舆论近日,理想汽车(下称“理想”)新车理想i8上市...
美国失业率上升 股市和美元指数... 新华社纽约8月1日电(记者刘亚南)美国劳工部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美国失业率环比上升,当月非农业部...
3600元育儿补贴,能撬动什么... 母婴市场能接好这笔补贴吗?01 国家补贴生娃家庭,你会考虑生吗?2024年新出生人口在900万左右,...
“‘1分钟’不是商标”!拉芳广... 红星资本局8月2日消息,近日,日化品牌拉芳的一条广告引发热议。有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拉芳广告语中写道...
娃哈哈遗产案香港高院开庭,宗庆... 昨天,几大主流媒体推送信息,香港高院关于娃哈哈的遗嘱案件有了最新的庭审结果。简要点说,目前的判词裁定...
全国农商银行新动作,小微企业融...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关键力量。然而,资金周转难题一直是...
全国农商银行新动作,小微企业融...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的关键力量。然而,资金周转难题一直是...
关于恢复征收国债增值税、反内卷... 近期,关于恢复征收国债增值税这一举措备受关注。同时,“反内卷”思潮兴起,人们渴望摆脱过度竞争的困境,...
内斗10年,中国厨电第一股彻底...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实在对不起,我看错了人!”2015年,厨电第一...
这个夏天,来上海|从网红奶茶到... 打卡“上海之夏”,舌尖滋味不可或缺。在餐饮门店焕新、美食品牌走红的背后,上海银行正以金融之力,服务“...
英特尔前首席工程师、玻璃基板技... IT之家 8 月 2 日消息,自今年 3 月 18 日英特尔新 CEO 陈立武上任后,这家半导体龙头...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推进价格法... 中国网财经8月1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以下为文字实录...
内斗10年,中国厨电第一股彻底...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实在对不起,我看错了人!”2015年,厨电第一...
年内23家、2019年至今21... 中经记者 罗辑 北京报道7月25日,退市锦港(600190.SH,原“锦州港”)终止上市并摘牌。在此...
中国神华筹划大规模重组,拟一次... 2025.08.02本文字数:1009,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一财大政封图来源|国家能源集团8月1...
韩国发现推拿按摩可抗阿尔兹海默... 文/赵斌 李博近日,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韩国基础科学研究所KOHGouYoung团队的一项...
光伏反内卷,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 01一场推迟的光伏制造企业座谈会赶碳号今天本来准备停更一天,行业混乱,难得摸鱼。但有些话,还是想讲一...
中国神华启动大规模产业链资产重... 中国神华(601088)启动大规模产业链相关资产重组,涉及国家能源集团旗下13家公司。8月1日晚,中...
原创 外... 2025年,持续数月的外卖补贴大战终于落下帷幕。这场曾让百万商家、骑手和消费者疲惫不堪的“价格战”,...
深夜,崩盘!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美国就业数据意外“崩盘”。 今晚,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7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骤降至7.3...
经济日报金观平:依法依规治理企... 外卖免单券满天飞、车企大打价格战、光伏微利争订单……看似热闹的市场背后,潜藏着企业过度竞争甚至滑向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