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鹏特饮冲刺港股,谁与“广东富豪”共享资本盛宴?
创始人
2025-10-13 09:10:35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东鹏饮料通过高强度广告和复杂促销迅速抢占市场,但在健康属性和营销方式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网络配图

作者 | 刘俊群

编辑丨刘钦文

来源 | 野马财经

东鹏特饮布局“A+H”。

“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这句广告语曾风靡大街小巷,搭配醒目的黄瓶包装,成为许多人开车、运动、工作时的不二之选。一瓶下肚,仿佛瞬间“满血复活”,东鹏特饮也因此被称为功能饮料界的“原地续命神器”。

近日,东鹏饮料(311.680, 10.17, 3.37%)(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5499.SH,下称“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谋求“A+H”双平台布局。这是继今年4月首次递表失效后,公司二次向港股市场发起冲击。

自2021年登陆A股以来,东鹏饮料市值一度突破千亿,截至2025年10月10日,公司股价报收于311.68元/股,市值达1620.8亿元。

伴随市值攀升,一场围绕东鹏饮料的资本盛宴早已拉开帷幕。2023年限售股解禁后,包括鲲鹏投资、君正投资在内的多名股东及董监高启动减持;而上市以来公司累计实施的66亿元现金分红,也为大股东带来可观回报。以实控人林木勤为例,其通过分红就已获得约32.83亿元。

如今,随着东鹏饮料二度闯关港股,鲲鹏投资、君正投资等有望与林氏家族一同再享资本盛宴。

年入百亿、市值千亿

“饮料之王”赴港

提起功能饮料,你会想到什么?多数人会脱口而出“红牛”,除了这位长年霸榜的“一哥”,还有一家被调侃为“千年老二”的品牌——东鹏饮料。

东鹏饮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7年,作为深圳市的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它经历了30多年的沉淀,如今已成为国内功能性饮料的龙头企业。

这一切,离不开其掌舵人林木勤。林木勤1964年出生在广东汕尾的一个普通渔民家庭,1988年,他跳槽到了深圳奥林天然饮料公司——这家企业正是“功能性饮料”红牛在中国的代工厂。从基层起步,他在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岗位历练,最终升任厂长。九年的沉淀,为他日后创业埋下了伏笔。

1997年,他跳槽到深圳市豆奶饮料厂(东鹏饮料前身),担任副总经理,负责销售工作。这家创立于1987年的国企,主营豆奶和凉茶。

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的豆奶粉逐渐失去竞争力,公司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挽救企业,林木勤尝试复刻红牛的模式,于1998年推出“东鹏特饮”。2003年,豆奶饮料厂已濒临破产,林木勤与20名员工筹集253.66万元收购了公司股权,将企业民营化。林木勤也成为了豆奶饮料厂的实际控制人,占股58.04%。

2009年,他重推东鹏特饮。他将东鹏特饮定位为“平价能量饮料”,主打2-3元的定价,仅为红牛的一半,精准抓住了消费能力相对较弱的群体。同时,公司采用PET塑料瓶代替红牛的金属罐,并加上防尘盖设计,既降低成本又提升了使用体验。

2013年,红牛更换广告语,放弃了经典的“困了累了喝红牛”,林木勤则启用“累了困了,东鹏特饮”作为新广告语,并邀请谢霆锋代言,强化品牌记忆点。

更大的机会出现在2016年。红牛因授权与商标问题陷入内斗,而东鹏饮料趁机扩大市场份额。到2019年,东鹏饮料的销售额从6000万狂飙至21亿元。

2021年,东鹏饮料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功能饮料第一股”。上市后风头一时无两。

公司股价从2021年5月27日的发行价46.27元/股,一路飙升至2021年7月的207元/股,翻了4倍多。2024年全年,东鹏饮料股价涨幅接近80%,远超其他饮料股,堪称“饮料之王”。进入2025年,1月10日公司股价达到历史高点278.49元/股,截至2025年10月10日收盘,股价报收于311.68元/股,市值达1620.8亿元。

图源:wind截图

不过,东鹏饮料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早在2022年就曾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试图打开国际市场。虽然计划因上市要求收紧而搁浅,但如今的东鹏饮料又瞄准了港股市场。

在业绩方面,东鹏饮料同样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8.3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2.57亿元增长40.62%;净利润达33.64亿元,同比增长63%。

进入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营收达到107.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78.73亿元增长36.37%;净利润为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

分产品看,东鹏饮料的核心武器是“东鹏特饮”系列产品,从2元一瓶的250ml金砖到5元一瓶的500ml金瓶,公司凭借高性价比的产品,覆盖各个消费场景。2024年,单是能量饮料就为公司贡献营收133.03亿元,占总营收比例高达84%。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按销量计,东鹏饮料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6.3%。其中,核心单品“东鹏特饮”500ml瓶装,其零售额在2024年中国软饮料市场中位列第二。

然而,东鹏饮料显然不满足于现状。单品依赖虽然造就了辉煌,但也像一把双刃剑。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可能带来两方面隐患:一是削弱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二是限制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长期发展。

图源:《招股书》

于是,公司开始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从2022年起,公司推出了多款新产品,包括电解质饮料“东鹏补水啦”、咖啡风味饮料“东鹏大咖”、酒精饮料“VIVI鸡尾酒”、以及茶饮料“鹏友上茶”等。

公司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已见成效,其他饮料业务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3.3%一路提升至2024年的6.5%。

其中,运动饮料“东鹏补水啦”于2023年被划入功能饮料板块,此后,该产品增势迅猛,年营收从2023年的3.93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14.95亿元,占比从3.5%提升至9.4%。到2025年上半年,其占比已高达13.9%,超过了其他所有饮料品类的占比之和(8.2%),确立了其第二大单品地位。

图源:《招股书》

新品“东鹏补水啦”也主打极致性价比。据“中邮证券研究所”报告显示,相较于“竞品”宝矿力和外星人10元/L的定价,以及尖叫、佳得乐等品牌8元/L以上的价格,“补水啦”以7.21元/L杀入市场,显著低于竞品。同时,凭借强大的研发和渠道能力,东鹏将其精准布局于健身房、体育馆等运动补水场景,增长势头迅猛。

产品被吐槽 “糖分刺客”“难兑奖”

东鹏饮料、以及“第二增长曲线”——电解质饮料“补水啦”增长背后,是东鹏饮料在营销上的重金投入。

公司通过平面广告、电梯屏、公交车身以及影视剧植入等全方位推广,突出“快速补充电解质”功能,同时与青年演员于适合作宣传代言。

此外,东鹏饮料还与国家级电视台和地方卫视合作,高频播放“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公司还利用梯媒投放、地铁包站和亚运会赞助等方式,强化“民族品牌”形象,并连续两年赞助王者荣耀职业联赛与RNG战队,深度覆盖多个消费场景。

然而,这种高密度的推广导致公司销售费用不断攀升。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累计77.68亿元。

具体看,2022至2024年,公司经销及销售费用由14.49亿元攀升至26.81亿元,不过占总营收的比例则从17.1%微降至16.9%。2025年上半年,该费用为16.82亿元,占比已降至15.7%。

为刺激消费,东鹏饮料推出“扫码赢红包”“一元乐享”等促销活动。前者是常规的换购模式,如瓶盖内印有“一元乐享”,消费者可凭此瓶盖再向商家支付1元换购一瓶新产品。后者则是“扫码赢红包”活动,驱使消费者在24小时之内完成复购。

据新媒体“尺度商业”报道,通过开瓶有奖方式,东鹏特饮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粘性,还能通过大数据反馈,精准了解到每天实际被消耗的饮料的瓶数,并据此提升产品力、制定渠道政策。

2019年11月,东鹏饮料创始人林木勤曾公开表示,“到现在为止有1.17亿个IP号扫过我的微信红包”。

然而,这些活动却引发了大量投诉。截至2025年10月10日,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上针对东鹏饮料的投诉多达1223条,主要涉及兑奖无效、虚假宣传和复杂的兑奖规则。

对于“一元乐享”,不少消费者投诉中奖瓶盖商户扫码显示无效,或商户直接拒绝兑奖。

关于“扫码赢红包”活动,根据活动规则显示,东鹏特饮瓶盖内印有红包二维码,最高中奖金额达4元,但需要消费者在24小时之内购买第二瓶,才能将上一瓶中奖的红包提现到账。

消费者反映其规则复杂且存在问题。有用户表示,购买第一瓶中得4元红包后,40分钟内购买第二瓶却发现之前的中奖变为未中奖。

还有消费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表示,2024年11月24日购买了一瓶东鹏特饮,内盖显示中得4元红包。第一瓶中奖后,根据提示需购买第二瓶扫码才能核销4元红包。结果第二瓶开盖无奖码,扫码也无法核销,甚至需回到第一瓶的扫码页面重新操作。最终仍提示中奖码已使用,只有再买第三瓶才能核销。用户直指东鹏饮料此举为“恶意营销”。

图源:黑猫投诉

北京商事纠纷领域律师翟天航表示,如果商家未按所公布的奖项宣传去进行兑奖,或兑换数量远少于有奖销售前所承诺的奖品数量、中奖概率,则构成虚假宣传,对消费者造成误导,情节严重的甚至构成欺诈。

此外,东鹏特饮还被指是“糖分刺客”。2024年9月2日,《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2款功能饮料,检测结果显示,雀巢、日加满牌、魔爪3款饮料属于“低糖”;力保健、东鹏特饮、红牛等8款均属“高糖”。

其中含糖量最高的是东鹏特饮,每瓶(500mL)含糖量最高(66.5g),喝一瓶相当于摄入14.6颗方糖(每颗方糖以4.54g糖计),被网友贴上“糖分刺客”标签。

对此,东鹏特饮回复称:“配方的安全性和功能性已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评价和批准,同时,我司产品标签中明确,建议每日一瓶。”

但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研究数据建议,我国健康成年人每人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最好在25g以内,最高不要超过50g。

与此同时,东鹏特饮的牛磺酸含量也明显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作为抗疲劳的关键成分,牛磺酸是功能饮料的核心之一,但东鹏每100g仅含53.2mg,不到红牛的三分之一。

对于牛磺酸含量较低的问题,东鹏饮料回复表示:“东鹏特饮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技术要求中,牛磺酸含量要求为40-60mg/100mL,我司产品在生产过程监控、出厂检验、送外部第三方法定检验机构检验中,牛磺酸含量均符合国家保健食品技术要求。”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东鹏饮料通过高强度广告和复杂促销迅速抢占市场,但在健康属性和营销方式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谁与林氏家族共享资本盛宴?

伴随着公司市值攀升,东鹏饮料背后的林氏家族也成为资本市场的焦点。

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股东包括林木勤、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林木港、林戴钦、鲲鹏投资、庄建恩与林煜鹏,持股比例分别为49.74%、9.9%、5.22%、5.22%、5.06%、5.06%及5.06%。此外,蔡运生、陈海明及加华资本旗下的君正投资分别持股1.91%、1%与1%。

值得关注的是股东之间紧密的亲缘关系:林木勤与林木港为兄弟,林戴钦为林木勤侄子,鲲鹏投资的实际控制人林煜鹏则为林木勤之子。鲲鹏投资的有限合伙人陈焕明与股东陈海明,均为林木勤妻子陈惠玲的兄弟。

2023年5月27日,东鹏饮料迎来大规模限售股解禁。仅仅三天后,包括鲲鹏投资、蔡运生等在内的13名股东及董监高便公布减持计划,拟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方式,在2023年6月20日至12月17日期间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8.94%。

据新媒体“向善财经”统计,若以2023年5月30日收盘价119.29元/股估算,林木勤家族此次减持可套现约44.45亿元。而由于实际减持起始日6月20日的股价已升至132.32元/股,高于参考价,实际套现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

图源:wind

股东减持的步伐此后仍在延续。

2025年2月,鲲鹏投资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减持不超过716.9万股,按2025年10月10日的股价计算,预计套现约22亿元。与此同时,原第一大股东君正投资自2022年起多次减持,累计套现约33.71亿元,其公开说明原因为“自身资金需求”。蔡运生、陈海明、陈义敏等其他股东也先后减持,分别套现约1707万元、2161万元和457万元。

除减持获利外,东鹏饮料也通过持续分红回馈股东。据Wind数据,公司自2021年上市以来累计实施7次现金分红,总额达66亿元。按林木勤的持股比例估算,其在四年间通过分红获得约32.83亿元。

图源:wind

继A股减持后,东鹏饮料继而寻求港股上市,据“IPO聚焦”报道称,此次公司计划募资约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1.23亿元),主要投向海外扩张与研发。

伴随公司市值增长与多轮资本运作,林木勤家族财富显著提升。在《2024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林木勤及家族以6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90亿元)财富上榜,成为新一代“广东汕尾首富”。

若此番港股上市顺利,林氏家族与鲲鹏投资、君正投资等机构有望迎来新一轮的资本盛宴。

你喝过东鹏特饮吗?口感如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美AI芯片杀疯了!AMD叫板... (图片来源:SCMP) AI芯片已经成为中美科技竞争中的重要“王牌”。 过去半个多月,高达4.5万亿...
超4500只个股下跌 超450... 2025.10.13本文字数:1562,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一财阿驴11:31 A股午盘|沪指...
横店东磁: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10月12日,横店东磁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傍上 “新中式”,现制酸奶能迎...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七饭新中式“吹醒”现制酸奶,又有新品牌跑出来了新中式这股新风,吹到哪个品类,哪个...
Windows 10将于明日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作者:宋佳楠,题图来自:AI生成10月13日,界面新闻从微软官网获悉,...
九号,县城有钱人真正买爆的豪车... 城市中产喜欢在背包上炫耀Labubu,小镇青年喜欢在短视频里炫耀电动车。是的,如果一辆电动车的解锁方...
冯仑:兄弟管公司,女朋友管章子... 封面图 | 《黑社会2:以和为贵》剧照01问:冯叔,我读了「风马牛」公众号之前发表的文章《冯仑:被蹂...
“内鬼”赶走老板!300多亿中... *此图由AI生成作者| 史大郎&猫哥来源| 是史大郎&大猫财经Pro又要开始明抢了?10月12日晚,...
百利天恒与BMS的创新药合作触... 10月12日晚间,四川百利天恒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百利天恒,688506.SH)宣布,其的全球II/I...
高德放“榜”30天:百度携程“...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作者 | 楷楷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黄金周,一场关于消费者吃喝玩乐的到店...
年薪180万!众泰汽车副总裁被... 10月9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免去尹雪峰副总裁职务。同时,为满足公...
从一家超市的开业,看大卖场的终... 国庆节,恰巧路过了一个新开的超市,号称“西北胖东来”。这个卖场在一个shpomall的负1层,大概四...
“新媒体”管理不当,英大证券高... 当下,新媒体不仅是券商营销渠道的补充,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战场。然而日前,英大证券却因“新媒体管...
还有反转?上周五“精准做空”引... 在Hyperliquid平台因精准预测市场崩盘而获利超1.5亿美元的神秘交易员,再次引发市场关注。这...
2025内河港口1-8月吞吐量... 内河港口哪家强?我国得益于长江、珠江、淮河、京杭大运河、江淮运河等水系,一直都是全球最大的内河航运国...
蓝丰生化上演“地天板” 蓝丰生... 【蓝丰生化上演“地天板”】蓝丰生化盘中触及涨停,上演“地天板”,换手率超40%。(中新经纬APP)
独家|神州数码34亿离婚案新进... 近日,神州数码(000034.SZ)“天价”离婚案在A股市场再次引发广泛关注。神州数码日前公告称,北...
稀土是啥?为啥是中国王牌? 稀... 关注 混知财经 并 回复下方词条,就能找到你想知道的答案!
这一方向,集体上攻 这一方向,... 10月13日盘中,半导体产业链持续走强,晶圆代工、先进封装等方向拉升。华虹公司、灿芯股份涨超10%,...
A股突发!刚刚,释放三大信号!... 在期待和忐忑中迎来了开盘!10月13日,经历了一个周末的情绪跌宕之后,A股和港股开盘双双低开高走,A...
火速切割,辛杰辞任万科董事长 ... 上周末辛杰的事件被曝光之后,万科官方虽未公开回应,但公司董事会却火速做出了换人动作。10月13日早,...
李开复,在成都投了一家“0卡糖... 前不久,创新工场在成都完成了一笔投资,对象是一家甜菊糖苷生产销售商——四川盈嘉合生科技有限公司。甜菊...
“精准滴灌”破解融资困局!西南... 编者按:时代之笔擘画新章,金融活水润泽实体。在金融“五篇大文章”铺就的壮阔画卷中,证券业正以创新之墨...
中兴通讯上周获融资资金买入近9... 一、证券市场回顾南财金融终端数据显示,上周(10月9日-10月10日,下同),上证综指周内上涨0.3...
关于苹果眼镜,最新爆料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财联社 (ID:cailianpress),作者:宋子乔彭博社记者马克・古尔曼(...
被预制菜笼罩,商场餐饮大撤退?... 总第4365期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商场餐饮,生意冰火两重天刚过去的十一假期,商场餐饮可谓高光频...
A股再受冲击!业内乐观:情况好... 2025.10.13本文字数:1041,阅读时长大约2分钟作者 |第一财经 李隽贸易摩擦可能升级、美...
从山海通信到智慧出行: OPP... 10月10日至12日,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隆...
A股三大指数跳空低开后跌幅缩窄... 10月13日,A股三大指数均跳空低开,沪指报3800.11,较前一交易日跌2.49%,深成指跌3.8...
宗馥莉卸任背后:首富千金的西方... 文 | 花儿街财经,作者 | cc孙聪颖 宗馥莉,1982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作为宗庆后唯一的婚生独...